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长沙之战不仅挫败了日本一举进攻华北的阴谋,而且牵制了日本的主力,使他们无法西进,与德国战区汇合。因此,长沙会战对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意义重大,长沙会战对后世史家的意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国内。

1,在1941,一位英国记者在《泰晤士报》上说。自65438+2月以来,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中国人民在长沙的胜利。其实长沙会战的意义并不逊于台儿庄大战。两场战争都震惊了世界,长沙会战的指挥官薛岳将军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日本人和国民党人士的尊敬。

2.其实从伤亡规模来说,长沙会战中日双方的伤亡人数差不多,但长沙会战确实一举粉碎了日军的阴谋,把他们的主力拖入了战争的泥潭。

3.日本侵华时,蒋介石采取消极避战的态度,任由侵华日军进攻中国。在美英的支持下,蒋介石开始积极作战。长沙之战,蒋介石投入近百万兵力与日本决斗。

4.长沙之战后,南京的汪伪政府也发生了动摇。他们以为日本会一举拿下长沙,没想到中国士兵在长沙拖住了日本的主力。汪伪政府在没有后续支持的情况下很快就垮台了,所以长沙之战的意义应该还包括对汪伪政权的打击。

第二,国际化。

1.长沙会战的国际背景是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波兰是英法的盟友,英法在德国进攻波兰的第二天就向德国宣战。美英对甲午战争不再持观望态度,开始支持中国。

2.得知德国与英法开战后,日本认为世界大战开始了。当时太平洋是英美的势力范围,日本对太平洋早就饥渴难耐。为了和美国开战,日本人需要解决中国的战争。因此,日本政府派冈村宁次担任长沙会战的指挥官。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有着丰富的对华作战经验,战争以日本战败告终。

3.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指挥官是冈村宁次,他指挥日军从三个地区进攻中国军队:赣北、鄂南和湘北。在这场战役中,中国的伤亡比日本多,但却阻止了日本夺取第九战区。日本在长沙战败后,整个太平洋战场也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4.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指挥官为阿南·维基,指挥65438+20万日军在湘北与中国军队作战。中国指挥官薛岳运用冲天炉战术,带领日军到新河墙决战。中国军队伤亡比日军多,但粉碎了日本摧毁第九战区的野心。

5.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大败,死伤5万余人。这场战斗是中国军队的全面胜利。这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和军队也起到了鼓舞作用。欧美媒体专门报道了这场国会战。

这场战役是日军突袭珍珠港后,中国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进攻,也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盟军在一系列失败中的第一次胜利的记录。它鼓舞了人心,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美国对华援助计划的迅速实施,也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迫使美、英等国自愿放弃自1840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获得的各种治外法权。

第三,长沙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沙会战保证了中国西南的安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在西南的重庆。如果日本入侵西南,随着国民政府的崩溃,将没有政府来领导中国人民抗战。

因此,历史学家评价长沙会战确保了中国政府的安全。长沙之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长沙之战中国军队伤亡超过65438+万。

扩展数据:

长沙之战前后有三次。可见,在抗战第二阶段,长沙的战略地位确实比其他地区更重要,否则敌人不会第三个被打败,而仍然会安于现状。

1.敌人攻占长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通粤汉路,如前所述。粤汉路开通后,北接平汉、平绥、北宁、中长线;南方连接广九、湘黔,纵贯中国南北的大动脉,都在敌人手里。这一尝试极具战略价值,再接再厉自然是理所当然。

2.其次,湖南是中国的米仓,年产量12000多万石。自古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抗战第二阶段以来,敌人确实要“以战养战”,我们要争取自力更生,争取对抗。

所以,长沙之战是敌人夺取我米仓之战,是我军保卫我米仓之战。敌人的胜利,无异于“以战养战”战略的成功;我赢了,就是和敌人“以战养战”的狡猾计划失败没什么区别。一进一出关系太大。

3.而且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在二十八年(1939年)九月,当时汪兆铭正在加紧勾结敌人,准备当年的双十节,傀儡就出现了。如果此时敌军一举南下长沙,一方面可以给王姬政权以强大的声势,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日本国内厌战反战的民众。这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次要原因。

4.第二次长沙会战于三十年(1941年)九月打响。当年4月,日苏签订协议,6月德苏战争爆发。在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下,于勇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进行了第二次迁长沙,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日阀的算计中,这至少可以阻止国军试图反攻武汉。如果战事顺利,拿下长沙,我们就可以在对美谈判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迫使美国让步。这是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次要原因。

5.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30年末(1941年)至31年初(1942年)发动的。此时日本侵略者挑起太平洋战争,实际上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寇主动进攻香港的那一天,也就是集结兵力,企图三次入侵长沙的那一天,很明显是为了牵制我们的军队,不让帮助香港成为可能。这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副因。

百度百科-长沙会战(长沙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