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

1393年,锦衣卫让都督参加蓝玉叛乱,朱元璋立即让人拿下,交由吏部审判。当官臣展辉命令蓝玉招募战友时,蓝玉大叫:“展辉是我的战友!”话音未落,勇士们就把詹辉拿下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处死,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清洗和牵连。

1382年,由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掌管禁军的亲军杜威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予侦察、逮捕、审判、惩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正式的军事秘密服务机构。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帝国监狱”,在里面采用剥皮、拔肠、刺心等各种酷刑。朱元璋还要求锦衣卫在朝廷执行权杖。许多大臣死在权杖之下,工业部部长向雪就是这样被活活打死的。朱元璋派了大批名为“查校”的特务去刺探。有一次,单身汉宋濂上朝,朱元璋问宋濂有没有在家里喝过酒,请过哪些客人。宋濂如实回答了他们。朱元璋听后满意地说:“我没有骗你。”

但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渐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以及一些残酷的刑法。

第二,地方改革

在地方上,废除省制,分别设立承办宣传、任命指挥、制作裁判等部门,承担省内的省书职责。三个部门分开,互相牵制,防止地方权力过重。

朱元璋在任期间处理的腐败案件;

洪武十五年,住建部官员与地方政府勾结,事先在空白报表上盖章后填写虚假支出,以中饱私囊,侵吞财产。朱元璋发现后,立即处决了所有掌管地方官府的官吏;副局长用100根棍子将军队驱逐出边境。

洪武十六年,刑部尚书接受一名死囚家属贿赂两万两千元,用另一名死囚做替罪羊。他还向其他犯人家庭勒索钱财,一家20口人全部自杀。

洪武十八年:。另查明,住建部部长助理郭桓及各部门博士、外交部长与在中央纳税的官员结成腐败团伙,采取多收少付的手段,侵吞国库物资折合粮食2400万石。朱元璋把这些贪官全部处死,各省、各州、各县涉案人员全部幸免。

洪武十八年,工部多名官员借修建宫殿之机,虚报工匠劳动天数,多领工银,在发放时克扣工匠银子私用。朱元璋在一次突击检查中,查处了侍郎韩铎、李真贪污受贿案,并把中央政府专门派来监督工部的工程部拉了出来。

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知望以征兵为生财之道,收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袭军户贿赂23.2万元。朱元璋也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洪武十九年:

一、刑部郎中、员外郎受贿虚报死讯,私自释放两名死囚。这些贪官都被朱元璋斩首了。

第二,礼部侍郎张祥和外交大臣秦心侵吞了皇帝送给公主的结婚用银,朱元璋当场抓获。为了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朱元璋在都察院设置了御史一职和六科。

三、都察院御史刘知仁奉命到淮安办理一件案子。他到了之后,故意拖着案子不审,吃了原告和被告,敲诈了两家很多钱,勾引了一家好人家。他被朱元璋处死了。朱元璋还查出六科61起贪污受贿案件,逐一处理。

洪武二十五年,户部尚书赵勉夫妇内外受贿数十万银。结果夫妻二人被斩首。

再次,朱元璋用残酷的刑法对付贪官,用“剥草”、挑筋、断指、断手、割膝等酷刑。?“剥皮草”的刑法,就是把那些贪官拖到每个府州县设立的“皮庙”里剥皮,然后用稻草和石灰把皮填满,放在处决贪官的法庭桌子旁边,以此来警示后继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种“臭皮制度”就是他的下场。此举震惊了一批官员,极大地约束了他们的行为。

在各州县的重要地方,朱元璋还设立了巡检司,负责盘查、抓贼、盘问汉奸。

第五,朱元璋制定了一个清除腐败的方案——大告和《醒世贪腐记》。《大高》这本书是他亲自审理和判决的一些腐败案件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了他对贪官的态度、处理方式和处置方法。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广为宣传此书;他还叫人抄下节录,贴在路边和亭子里显眼的地方,让官员看后自律,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第六,允许人民请愿。明朝允许人民交出违法官员。如果官员在收税、收粮、摊派军官作弊,民众可以向上级官员举报,也可以直接上缴。对于封建时代来说,彻底打破了“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惯例。赋予人民直接视察和派遣官员的权力,是中国几千年法治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创举。?

此外,朱元璋还特意在午门外立了一面“鼓以示不平”。如果民众有怨气,在当地得不到正义,可以直接去北京打鼓,状告朝廷。

朱元璋用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准,收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从登基到去世,朱元璋“诛杀贪官”的运动从未减弱,但贪官现象始终没有根除。晚年只能发出“朝政暮犯,暮政晨同;尸体没有移动,人们跟随着脚跟。你治愈的越多,你犯的越多。”哀叹。

朱元璋执政31年,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反腐运动,杀死了1.5万贪官。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害怕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遗诏中说:“三十年后有一年,忧危积心,日日不偷懒。”据史料记载,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内外各部门奏* * * 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平均每天奏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

朱元璋的节俭也是历代帝王的巅峰。他称帝后,在应天修建宫殿,只求坚固耐用,不求花哨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的早餐,“只有蔬菜,外加一份豆腐”?。他用的床没有金龙,“和中国家庭的床没什么区别”。当他命令工人为他制造汽车和轿子时,用的是铜而不是金。负责的官员报告说,他不需要多少黄金,但朱元璋说,他对这点黄金并不吝啬,而是提倡节俭,他应该是一个典范。朱元璋还命人在宫中开荒种菜。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张床单,送给大臣们。当你看着它的时候,它都是由小块的丝绸组成的。朱元璋曰:“此衣当被,不如弃之。

明初,朱元璋实行发展生产,与民同息的政策。1368年,外国州县官员进京,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之初,民穷财穷,犹如刚会飞的鸟,不要拔毛;像新栽的树,根不能动摇,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朱元璋还鼓励开垦荒地,并在1370年下令:北方郡县荒田不限亩数,一律免税三年。他还采取强制措施,将农民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转移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对于开垦荒地的人,政府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还规定免税三年,耕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有五亩至十亩地的农民必须种植桑、棉、麻,十亩以上的必须加倍种植。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开垦热情。

明初除了平民村落,还有军事村落和商业村落。军营由警卫队管理,政府提供牛和农具。明军士守备比例为:边军守城三分,屯田七分;大陆军队分为两部分守城,八部分开田。军粮基本自给。上屯就是商人在边境雇人耕种土地,当场交粮,省去了贩运成本,利润更大。上屯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口粮问题,还开发了边疆。

减少徭役,减少税收

朱元璋深知饥荒给农民带来的痛苦。他即位后,经常减免受灾和战乱地区的农民。全国范围内多次实施大规模免税。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规模免税。随后的三、四、九年,应天、河南、北平、山东、江西、浙江等地也免了税。到洪武二十四年统计,天下农田已达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公顷。

朱元璋也很珍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明初农业迅速发展,改变了元末农村的破败景象。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修建灌溉工程

朱元璋非常重视水利救灾。他在登基之初就下令,地方官员要及时上报民众提出的任何关于水利的建议,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到1395,开放了约40987个池塘,疏浚了约4162条河流。

移民政策

明初,由于连年战乱、疫病流行、河流反复泛滥,中原人口锐减,而山西人口密集,没有战乱。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加起来还不到山西的一半。中原之地千里之外,人杰地灵。为此,朱元璋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中整治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史称“洪武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