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须写两篇历史探究活动的短文。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服饰和文化的改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

比如穿鞋帽,这是一个纯粹的个人行为,却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人思想启蒙的先行者,生活方式国际化的起源。

鸦片战争后,人们觉得国弱是因为民智。要想启迪民智,首先要摆脱陋习和习俗对人民的禁锢,尤其是抽鸦片和缠足这两大危害人民健康、屈辱国民性的公害。先进知识分子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批判。如果说禁烟是纠正少数人的陋习,那么反对缠足将改变几千年的刻板印象,影响千家万户。19年底,男子编发风潮兴起,成为维新运动和国民革命的动员号召。

反对女缠足,男扎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装改革。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就写过《请禁止妇女缠足折》、《请破发换衣归元折》,认为妇女因缠足而不能劳动;编发长且下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在一个脱去外衣知识丰富,步伐优雅的时代,不方便各国竞争,所以必须放下,剪掉头发,换上衣服,才能“符合欧美的习俗”。这使得更衣成为学习西方文明的重要内容,具有启迪民智的意义。辫剪和辫编从上到下分为两组。上层当然有死忠,但下层尤其是封闭的农村更有力量。辫子虽然不是汉族的服饰,但是已经流行了几百年,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有人哭,有人骂妈妈,有人骂妈妈丢了辫子,有人自发组织辫子抗议,甚至罢工。主笔将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号召,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高潮。人们兴高采烈地选择吉日,祭祖,放鞭炮,剪辫子。在一些地方,“辫子”成了骂人的话。你应该说:“你真的是辫子!”就像被人骂“不是东西”。对辫子的态度是对与错的两极对立和快速转换,敏感地反映了革命潮流中社会风尚的起伏。

破发换衣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习俗改良。与历代的换衣不同。历史上的更衣造型是有伦理和等级的。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役制度规定,官员无论等级高低,都要穿西式大礼服和燕尾服,这是对封建服役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孙中山也提出“宜生,宜动,宜济,宜壮。”曾经,作为改良服装的指导思想,这种符合现代文明的服装理念在中国的推行,使人人念念不忘的服装彻底摆脱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服装的变化中,穿洋装是大时尚,不能简单归结为崇洋媚外的倾向。民主的建立激发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着迷于自由、平等和自然人权的理念。他们认为这种观念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了社会的方向,服饰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外国服饰在中国的流行并没有取代中国的服饰,反而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它以西装为样板,把大翻领改成立领,四个口袋,五个扣子,去掉腰带。女装从宽大、挺拔、饱满的连衣裙变成了根据西方人体曲线美的剪裁,演变成了今天的旗袍。这些都是遵循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结合中国的一些传统形式而创造出来的新的服装风格,可谓是中国运用西式最成功的作品。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把个人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看作是个人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的个人权利。个性解放的呼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对服饰的求新、求异,合理与不合理的浪潮汹涌而来。西装领带,礼服外套,光胸光背,长期依靠短打,新旧异域,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真正开始了服装免费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饰的变化走在潮流的前面,敏感地表现出文化气候的走向。

从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的角度看服装的变化,服装成为审视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因此,一部优秀的社会生活史必然是一部社会文化史;一部优秀的社会文化史,必然会对社会生活做出具体细致的文化社会解读。这是从不同方向对同一主题的描述和分析,也是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联系和区别。

服饰习俗的变迁:中国的服饰习俗源远流长,每个时代都有丰富多彩的服饰。清代中国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女性则穿旗袍。民间谚语说“孔雀翎,马蹄袖”。服装具有等级森严、崇尚服饰的特点,与现代人的平等要求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相协调。为此,中国一些人开始接受西式服装。19的50年代,香港广州都有人模仿洋人的打扮,更多的华商穿礼服。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倡“易服”。20世纪初,穿西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胡任教的梧州中学1903,允许学生在大年初一“穿洋衣服颂孔孟”(注:胡自传,[京]近代史第2期+0981)。),可见学生中穿洋装的不在少数。当时穿洋装的留学生比较多。清朝以后,出现了“洋装热”。在大同,人们“换了洋服洋帽,数目不详”(注:“潘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65438+2002年3月4日。),在一个偏僻的小镇,“文武礼服,冠以毡,皮,短期使用,完全欧式”(注:中华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气的衬衫、毛衣、毛衣、裤子、纱袜、胶鞋、皮鞋也逐渐普及。总之,中国服装中的西方因素在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是近代中西服饰结合最典型的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衣和打扮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纹身、化妆、发型、饰品、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来到中国,首先看到的是长辫子的男人和裹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可笑、最奇怪的人;他们剃光的头发、梳成辫子的头发、斜视的眼睛、奇怪的衣服和被毁容的女性脚,长期以来一直为制作滑稽事物的漫画家提供题材。(注: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传》,王维舟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长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中国清朝人的基本装束。但是,19的80后,这种服装的中国人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来华传教士中有一部分人最早主张天足。改革派带头反对缠足,提倡缠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缠足社,1896年,在广州成立缠足社,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缠足社,很快就传遍了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颁布了禁止缠足的诏书。1901年,慈禧太后颁布圣旨,禁止缠足。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劝说各省禁止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来看,不缠足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在清代是男性形象的象征,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它成了中国人的国家象征,而这个国家象征,在近代文明世界里,成了与短发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落后”和“不文明”的象征。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公开要求清政府为光绪皇帝“剪去头发,改衣为元折”,广大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子的声音。清政府甚至在1911允许官民自由理发。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纷纷被剪掉。当时甚至有很多理发店代替了很多“理发师”。连袁世凯都剪掉了辫子。民国的建立带来了短发的流行。

当代服装的发展变化是多姿多彩的,你想发展到什么程度。轻便、休闲成为市民服装的主流,带有等级标志的服装和与之相匹配的封建礼仪已经消失。但是各种制服还是很受推崇的。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选美文化的影响,现代人热衷于独特、鲜艳、创新的服装。

中外服饰相互影响,传统服饰与现代交融,也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