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历史

将冰雕刻成艺术品可以在王人禹的《开元天宝遗》中找到,该书描述了8世纪上半叶唐瑄宫中的轶事和习俗。书中记载,唐明帝宠妃的堂妹杨,是一个右翼女子,朝野权贵,生活奢侈。为了赢得人心,他请工匠用硬冰雕刻出凤凰、瑞兽等美丽的造型,用丝带系好,装在精致的雕花盘子里送给王公大臣,美化环境,降低室温。每年夏天,他还要求工匠们用冰雕刻出山,放在宴会厅的周围。他邀请来参加聚会的人虽然喝了很多酒,但并不觉得热,甚至脸上还带着冷色。所以,有人带着丝棉衣服来吃饭。这是当时中国最早的宴会冰雕。

最早描写冰灯的诗是的《元冰灯赋》,生于1507-1560:“我在怜火树,争春之美,忽见明光照夜。出海时还有水,袖子里全是冷。蜡烛不妨碍空气中的影子,月亮照得我头晕目眩。我是暂时借来的,我得尽我所能来过夜。”在今天人们所喜爱的元宵灯会上,我突然看到闪烁的清亮冰灯映衬着沉重的夜空。冰灯像是一条鲨鱼带着水滴跃出海面,迷离的光影又像是月亮发出的光,让在厅前跳舞的歌手似乎有些发冷。可以断言,关于冰灯的诗词和文字记载明显增多。

现代人认为,冰灯的起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在古代,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农民或渔民在滴水成冰的情况下夜间喂马或捕鱼时,为了弥补照明设备的不足,偶尔会用水桶盛水冻成冰盖,并在里面放上油灯或蜡烛,以防被风吹灭。后来,一些穷人,不甘寂寞,又买不起灯笼,就在春节或上元之夜,做一些冰灯放在门前取乐。所以冰灯又叫穷棒子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冰灯成为元宵节中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观赏品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