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印中冲突中,印度士兵分三路前往中印边境。毛主席:给印度三天时间。

1965年8月初,第二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印度军队集结了6个师,越过了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停火线,向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战争持续了四个月,无数士兵的生命枯萎在这片英国刻意留下的土地上。

在战争初期,印度和巴基斯坦互有胜负。然而,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停止支持,巴基斯坦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急。

虽然周边的小国还是愿意给巴基斯坦提供物资的,但是这些物资在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在印度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根本无法帮助巴基斯坦提供对抗印度的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决定向中国求助,没想到中国一句话就改变了整个印巴战场的局势!

当初英勇的印度军队在中国面前成了舞台上的小丑,一场针对克什米尔的军事行动草草收场。

而这句话是毛主席发出的:“一切侵略性的工事,必须在三天之内拆除!”

为什么毛主席会发出这样的通知,为什么印度不敢挑战中国,为什么中国决定帮助巴基斯坦?

故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二战结束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无力控制其在印度的殖民地。

经济危机,加上世界和当地居民人权意识的觉醒,使得英国决定放弃殖民统治,同意英属印度的独立请求。

按照英国当时的想法,如果印度能够实现独立。一方面不用担心印度,另一方面可以拉拢印度,让它成为“亲西方”的亚洲国家。

这个国家一旦强大起来,站在西方阵营,就能对中国形成威慑。无论是当时统一中国的国民党还是* * *产党,都不得不面对来自印度的胁迫。

抱着这样的目的,时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的蒙巴顿开始提议建立印度。但是,他忽略了印度的两大宗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为了取得建国后的统治地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对立日益激烈。有多激烈?他们谁也不愿意屈服让步,甚至不惜发动内战来获得建国权!

两大宗教的斗争让当时的英国和蒙巴顿非常尴尬。为了顺利解决印度问题,蒙巴顿和英国领导人最终提出了一个计划:蒙巴顿计划。

这个计划的意思就是你们两个宗教都不要再抢你的东西了。既然大家都不喜欢对方,那就干脆过好自己的生活吧!在每一个区域,谁的信徒多,就给谁这个区域。

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诞生了。只是因为当时的穆斯林集中在印度的东部和西部,所以巴基斯坦就成了“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

在蒙巴顿的斡旋下,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似乎解决了,但一个难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克什米尔。

此地不仅是印度通往中亚的重要门户,也是巴基斯坦首都的重要屏障。无论蒙巴顿把克什米尔划分给谁,对方都不愿意接受。

所以蒙巴顿干脆让克什米尔的统治者自己决定,无论是独立还是加入,蒙巴顿和英国都会支持。

只是这个地方77%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但他们的统治者哈里·辛格却是印度教徒。

因为优柔寡断的统治者引起了当地大多数穆斯林的不满,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这次起义本想让哈里·辛格下定决心加入巴基斯坦,没想到哈里·辛格为了镇压起义,向印度求助,导致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这场战争给印度和巴基斯坦都造成了重大伤亡。战事从1947年的10,发展到1949年的10,最后在多方斡旋下暂歇。

整个克什米尔被双方瓜分,但两国的矛盾仍难以消除。

看完印巴关系,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中国对印巴的态度。

我们前面说过,英国之所以决定让印度独立,是为了更好地牵制即将成立的中国。

曾几何时,中印关系亲如兄弟,但在英国的推动下,印度的野心逐渐开始膨胀。

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印度在克什米尔获得了大量土地,同时拥有了一条可以穿越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直接与中国接壤的西部边境线。

于是,觉得自己变强大了的印度开始插手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的事情。但是没有成功。

时间已到1951。这一年,台湾省新中国蒋介石面前有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和平解放的西藏处于“无边界防御”状态。

抗美援朝时期,印度曾在中国攫取了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开始为新疆打算盘。

但印度人没想到,他们的算盘竟然打得这么尴尬。

1960年初,中苏关系恶化和台湾省问题使得中国90%的兵力部署在中苏边境和东南沿海。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加紧了他的侵略。

1961年,65438+2月,印度凭借自己的力量从葡萄牙手中夺回港口城市果阿后,尼赫鲁的自信心空前膨胀。

自以为可以同时抵御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进攻,发动了尼赫鲁口中的“肃清中国侵略军”的侵略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尼赫鲁从与中国领土接壤的三条战线同时出兵,咄咄逼人,嚣张跋扈。面对印度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动,中国再也不能屈服,当即决定出兵反击。

尼赫鲁和他的印度军队做梦也没想到,前一秒还沉浸在打败葡萄牙的喜悦中,下一秒就被中国的军队打得体无完肤。

前面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尴尬。要知道中国的解放军,可是从长征一路走来的。三十多年的抗战经历,让我和美日同台竞技。印度呢?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印度只是英国统治下的一个小殖民地。他们的尊严和力量,他们军队的所谓强大和不可战胜,在中国军队的一触之下,就会被粉碎。

只是一场对抗,印军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

他们号称打败了隆美尔沙漠兵团的王牌部队——第四师第七旅,仅用了15分钟就被炮火击溃。

其中,115团2营冒着枪林弹雨行军,在三个小时内以极少的伤亡赢得了围攻和包围。

各条战线的战斗全面开花,所谓的王牌部队甚至溃逃。就连对尼赫鲁寄予厚望的第七旅旅长,也是在又丢又饿的情况下被我军俘虏的。

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中将·张国华,频频收到喜讯,不禁感慨万千。印度的王牌还不如一支普通的人民军队呢!

这场战争直接把印度打老实了几十年。这是第二次印巴冲突中,中国一句话改变战局的经典一幕。

既然知道中印关系不和谐,反过来看巴基斯坦,就能知道巴基斯坦为什么对中国这么上心,这么尊重。

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感激之情足以让无数国家汗颜。

那么当时中国为什么要帮助巴基斯坦人呢?这也是指巴基斯坦对美国态度的转变。可以说,巴基斯坦已经彻底对西方国家“伤透了心”。

巴基斯坦建国初期,巴基斯坦其实是站在美国一边的。不仅加入了两个美国军事同盟条约,还公开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

这种做法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更多的支持。但是巴基斯坦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得到回报。

在1965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曾经用大量从美国进口的先进武器压制了来势汹汹的印度军队。

谁能想到,美国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候切断了巴基斯坦的战略补给和物资支持,直接给巴基斯坦带来了一个“建筑抽屉”。

这种做法有多致命?要知道,当时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的军事力量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另一方面,印度作为美苏霸权的马前卒。在得到美苏双方支持的同时,还有英国对其“英联邦”的支持。

失去美国的援助后,周边其他小国提供的支持根本水解不了渴。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与中国对立的巴基斯坦最终向中国求助。

那么中国是如何帮助的呢?中国没有像支持朝鲜那样派兵进入巴基斯坦作战,而是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一份极其严肃的文件。

文件上写的是毛主席的决定。那就是印度必须在三天内拆除中国边境的所有侵略设施!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在未来不能再蓄意挑起侵略。

如果有违反,印度必须权衡所有可能的后果,想想自己有没有能力面对一个要捍卫国家主权的中国!

仅仅依靠一些话,就给了印度很大的压力。更不用说1965九月15,中国已经派了三支军队去中印边境。

印度一度认为可以抵御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同时进攻,但现实告诉他们,印度很容易被中国自己打败。

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僵持不下。如果中国乘机出兵进攻,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形势岌岌可危。

这种做法不仅让印度不敢轻举妄动,就连美国也不得不介入。毕竟一旦中国参战,整个亚洲大陆的局势可能会天翻地覆。

这样一来,印度原本在中国干预后美国可以帮助印度的梦想瞬间破灭。面对中国的态度,美国甚至表示,如果中国介入,美国不会保护印度。

此外,中国还巧妙地说服阿富汗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保持绝对中立,切断了印度可能获得的军事援助。

至此,印巴战争以中国的介入而告终。9月20日,两个国家知道这场战争不会有结果,终于愿意停下来,接受联合国的调解。

第二次印巴战争就这样暂时结束了。

从此,巴基斯坦认识到谁才是真正能在困境中自助的真正伙伴。不像美国喜欢画饼,喜欢搞小动作,中国对巴基斯坦人真的是亲兄弟。

战后,为了加深友谊,更好地与巴基斯坦人交流,中国修建了喀喇昆仑公路。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它一直不断地向巴基斯坦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因此,现在巴基斯坦对中国人民的态度非常友好。而当我们习惯性地提到巴基斯坦时,我们会开玩笑地称他们为“巴铁”。

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只有身处险境才能看清真相,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魄力和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