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元朝大历史,利用高考复习高考,重点是经济文化史,顺便考一下元朝的科举。总之,越详细越好。一个月后。

元代高中历史实行省制。

元代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政治、财政、行政等方面极力削弱地方,营造了强干弱支的政治局面,以巩固中央集权。明代地方权力也分为三个部分,即承办宣传部署部、提刑使司、使臣指挥部。这也是通过划分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而处于两者之间的元朝却反其道而行之,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行省权力大到“军国万贯”,但仍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元朝作为游牧草原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能够统治史无前例的辽阔疆域近百年,而不是像正常思维中认为的那样容易出现民族分裂和军阀割据。为了理清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元代行省制度的起源

“省”的本义是宫内禁止,后来引申为中央机要和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省起初是指临时中央机构,意思是代表中央政府行使权力。它主要是一个为军事需要而设立的临时机构。行省制度起源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初、金初出现的“省省”,到了金代后期又重新出现,并频繁使用“省省”的简称。比如金朝末年,君主为了抗蒙,镇压农民起义,往往命载臣为各路长官,或者授予地方督抚丞相称号,都称为行省,先后设置大明、河北、陕西、河东、中都、山东、东平、辽东、上京、益都、JD.COM等行省。元初各省性质与金朝相似,仍是中央机构,编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各省迅速转化为固定的、永久的地方行政区域。

二、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必要性

1,疆域辽阔的需要。据介绍,全国统一后的元朝疆域为:北有西伯利亚,南有南海,西南有藏滇,西北有新疆,东北有鄂霍次克海。“元朝之天下,以前代为盛”(《元史·军事志四》),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广阔,《元史·地理志》也写道,“自封建至郡县,得天下者,汉、隋、唐、宋皆盛,但疆域广大咸。”面对这样一个大国,如何有效治理地方,如何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因此,元朝设立有限的行省,而不是中央书省来管理越权的地区,中央从大局、纲、纲上对行省进行约束,确实是一种优势明显的统治模式。所以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

2.压制一些贵族的需求。元朝沿袭了大蒙古以来的游牧分封制,在漠北和东北地区分封了大量的皇族外戚,并在中原各有大小不一的土地。对于这些皇亲国戚及其臣子来说,普通的地方政府很难治理,除非设立高位行省,否则不足以压制。辽阳、岭北两省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种考虑。同时,元朝中央还明确限制蒙古贵族在封地内派自己官员的权力,规定各省直接向贵族封地的住户收税,再由中央拨给贵族,不得在封地内勒索钱财。这些措施有助于元朝统治秩序的稳定。

3、国家政权的需要。元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王朝,长期受到南宋残余势力的抵抗,后来江南人民因不堪赋税重负,开始揭竿而起。在这种背景下,位高权重的行省不应该停止退兵,而需要进一步强化权责,以便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决策和采取行动,维护元朝的统治。即使在完全统一之后,行省在稳定地方统治方面的特殊价值也没有消失。这就为全国的省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使省的基本性质从中央机构演变为最高的地方政府。

第三,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省份二元有利于集权。起初,元朝的行省只是临时的中央机构,直到忽必烈在元世祖统治的后期,它们才开始形成规模,并成为永久性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是,即使在各省完全定型和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具有中央机构的性质,或者说是中书省的分支机构。这使得行省具有二元性的特点,这是其他朝代中央政府与地方行政区域关系中所不具备的。这一特点使得各省既服从中央政府的约束,又服务于元朝的统治。

2.中央政府对各省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虽然“军务重要,都是领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受到中央的牵制和制约。比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员的选拔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在财政方面,各省只是充当了朝廷集中财政税收的工具。各省必须对中央和地方实行73%的悬殊比例,也有义务遵从朝廷的命令,额外拨款弥补中央财政税收支出的不足。军事方面,各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在中央枢密院。在司法方面,朝廷也为各省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能逾越。

3.各省内部权力的相互制约有利于中央集权。元代实行的是省官分管集团,实行会议制,即通过省官集体会议,官员之间既有责任,又有协调,又有制约,每个省官不能独立行使权力,而是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制来监督各省,防止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

4.省级权力的归属有利于中央集权。作为国家统治的有效工具,元朝的省级官员主要由蒙古和色目人掌握权力。以最关键、最敏感的军事力量为例。只有平章以上的省级官员才能掌握军权,汉人是不允许掌握的。通常只能由蒙古和色目人贵族持有。这些人更是元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忠实捍卫者,很难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因为作为一个有着不同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省长,即使他执政,也很难想象他会煽动汉族或者能够煽动汉族分裂。因此,我们在理解元代行省制度时,不应该完全从汉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来解释,而应该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蒙古族统治集团独特的统治意识来解释。这也是为什么元朝的行省制度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而朱元璋在明初依然一分为三。

5.分省有利于中央集权。自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由山川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决定,行政区自然属性具有较强的经济文化融合趋势,容易出现割据局面。元朝以来的分省主要是针对中央军事控制,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区任意组合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当地的经济文化认同,人为制造犬牙交错、北控南的局面。这样一来,各省官员就失去了冒险防守的地理条件,朝廷更容易控制。比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划归陕西省,打开了四川盆地的北进门户。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虽然元代的行省制度确实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集权的观念相矛盾,但作为元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仍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

如何在高考最后阶段“冲刺”历史复习

期末阶段,如何复习历史,有哪些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要突出重点,突出高考导向。

重点是体现新高考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知识,如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近代中国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与中国现代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重点是对认识和理解热点问题有帮助的知识,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际时事有关的各种热点问题,如与大国崛起、人文关怀、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关的问题,与政治民主化、改革发展、道德建设有关的历史知识。

高二学习如何掌握历史概念?

不同种类的历史概念有不同的结构,如历史事件、人物、法规、思想文化、经典著作等。虽然我们都需要研究它们的外部关系,如各种背景因素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性质、作用和影响,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大不相同。

历史事件概念的内部结构包括其发展过程的各种要素,即:开始或爆发、挫折或转折、发展或扩大、高潮或低潮、胜利或失败等等。历史人物的概念主要是指他们的经历。一个历史人物或某个群体或政党,往往会经历很多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