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大北洋时代:北洋时代的当代意义

说起北洋时期,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总是与军阀混战、动乱、民不聊生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北洋时期确实很乱,很动荡。那是近代中国最暴力最混乱的时期。各派争权夺利,政坛更迭频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但这只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陈琴在《北洋时代》一书中指出,对军阀混战、人民疾苦、动荡不安的描写实在过于简单化。陈琴认为,其实在北洋时期,除了军阀混战带来的政治动荡之外,当时留下了很多积极的东西,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历史特征:北洋时期是中华王朝政治解体走向宪政民主国家的过渡时代。当时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发展迅速,民主和科学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清华、北大的学术自由也是北洋政府时期奠定的。正是因为北洋政府的包容和人性,北大和清华在20世纪。

陈琴在《北洋时代》中还原尘封历史的学术态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新军如何在北洋时期诞生。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是如何诞生的;中国第一艘万吨船如何生产;如何颁布实施第一部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和演变,向世人展示了北洋时代充满活力的一面。在这些重要的历史叙事中,我们分别聚焦袁世凯、李、冯、徐世昌、曹锟、段、张等北洋英雄如何在国家历史转折和个人命运大洗牌的戏剧性时期施展神通,也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侵华日军希望段能成为傀儡政权,想尽办法把他赶出大山,但都遭到了强烈的批判。1937七七事变后,靠贿赂当上总统的曹锟与日本亡国势力势不两立,扬言“就算天天喝粥,也绝不出去给日本人打工。”日本侵华后,吴因坚决拒绝日本人的求医,在求医途中被日本人杀害。

除了袁世凯、段和张,书中特别关注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连德武。1910公元5438+00年6月,中国东北爆发大瘟疫,各国列强以单独主持防疫为由,企图对东北主张主权。疫情铺天盖地,列强野心勃勃。此时,医学博士连德武奉命赶赴重灾区付家店,主持东北防疫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中国第一次人体解剖,发现了比以前危险百倍的新鼠疫——可通过飞沫传播的肺鼠疫。接着,连德武借鉴隔离、消毒、阻断交通等西方科学防疫方法预防灾害,大胆撰文指出朝廷必须“焚尸”,彻底制止肺鼠疫的蔓延。“焚尸”严重挑战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但清政府却以开放的心态同意了“焚尸”。肆虐哈尔滨半年之久的大瘟疫被中国人民彻底遏制,让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场大瘟疫战争不仅成功遏制了日俄侵略者在东北的扩张野心,而且在政治外交上也具有历史意义。与此同时,以连德武为首的日本医务工作者在防疫方面采取的科学措施,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特别是火葬这种方便卫生的新型丧葬方式的出现,成为人们科学文明观念克服丧葬观念中愚昧迷信的时代标志。可见自由多元的北洋时代崇尚新文化、新文明,在人文思想、科技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振兴和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反思北洋时代,正如作者陈琴所说:“挖掘和发扬北洋时期思想自由的人文精神,使北洋时代的这段历史重新照亮民族未来之路,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