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官学的办学。

一是“尊儒尊佛尊老”的文教政策

唐朝的学制是隋朝开创的。隋朝虽然很短,但在学制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写作

建国之初,皇帝广泛收集儒家经典,到杨皇帝时整理分类,即甲、乙、丙、丁,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后来成为正统的史记分类方法。隋文帝初年,定国子庙(后改名为国子监)设1人饮酒,主簿、办事员有1人,领导了官学,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职教育行政人员的先河。在中央政府,有四个学校,即郭子,国子监和法律,以及书法,算术和法律。书籍、算术和法律都是在这里创立的。它是继汉代洪都门学校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大学教育的又一新发展。郭子、国子监、四校、书法和算术都由郭子寺领导,而法家则由大理寺直接管理。此外,中医科招生,传授医术,培养医学人才。在当地设立州、县、郡学校。杨迪时,“国、郡、县之学,帝开之初更盛。”可以说,隋代的官学制度为唐代学术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后来仍不完整,衰落了,但其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得到历史的肯定。

就唐朝的文化教育政策而言,继承隋制的基本特征是“尊儒尊佛尊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唐高祖的李渊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儒生大臣”。除了立儒之外,武德二年,他下诏升官崇儒,命公司在学堂设立周公和孔庙,四时祭祀,并亲自到国子监参加“释礼”。一时间“士欲声,儒兴。”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经世致用”。他在秦王当官的时候,在宫中设立了文学馆,聚集了方、、杜如晦等18名士为学士。即登基后设立弘文馆,选拔世界著名儒生余士南、姚思廉为官学。贞观元年,撤销周公庙,建立孔庙。四年间,他还下令各郡县建立孔庙;13年,设立崇贤阁,招收儒生,研究经学。公元15年,注意到天下各州皆以儒学闻名,学于师范。后来我亲自写了265,438+0篇帝范文章,阐述儒家的君之道和帝王之术,并自白:“今我唯一擅长的人是尧舜,又听了周、孔的教诲,以为鸟若有翼,如鱼依水,失则亡。”(《贞观政治家》卷六)太宗以后,基本上所有的皇帝都崇儒升官。

唐玄宗李隆基当太子时,曾亲自到国子监讲学。他即位后,多次致函各州、县、官,推荐人才。开元二十七年,孔子被封为文宣王。第二年,应郭子祭酒栏的邀请,史殿日的官员和海关都要去国子监看。

仪式,并作为一种常规制度。唐代宗·李煜更是“决心要管好身体,尤其是儒学”。(《旧唐书·戴宗传·Xi卷》)后来文人李昂、玄宗陈丽等灭道灭佛的行动,也都与儒家思想有关。

唐代尊儒的文教政策还表现在对儒家经典做了大量的统经工作。基于政治需要和思想统一,唐太宗认为儒家学派众多,章句繁杂。赵之子孔主编的170卷《五经正义》几经修改后,在全国出版发行,被指定为全国各级各类官学的统一教材,每年的明经考试也以此为依据。唐文宗开埠两年后,他完成了宏伟的《开石成经》。开城石经典共分十二经(除《孟子》为近代十三经外),附五经正字、唐九经,65万字,114方石,两面刻字。这部《石经》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Xi安的碑林中。唐代崇儒的文教政策还体现在唐律和唐律的制定上。《唐礼》充分体现了儒家“道之德、气之礼”、“唐凯李源”的政教思想

卷150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一点可以从李隆基对《孝经》的个人注释中看出。《唐律》将儒家精神和伦理规范法典化,明确提出“德礼为政之本,刑为政教之用”的儒家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唐朝的文化教育政策是在尊儒的同时提倡佛道,以儒为本,佛道为辅。基于现实利益和治国需要,对佛道时而兴时而抑,时而兴时而抑,有时甚至灭佛道。唐代皇帝大多信佛,大力弘扬佛教。武德三年,唐高祖建佛寺,造佛像;贞观三年,唐太宗下诏翻译佛经,为著名法师玄奘翻译的佛经作序。唐高宗还为它作序,同时派法师易经去印度取经。易经回国,皇帝亲自迎接。肃宗、代宗在宫中设道场;宪宗派使者到扶风法门寺迎接佛骨进京朝拜。韩愈极谏,被贬潮州,以至于吴宗石“天下之宝,佛有其七八。”反映在教育上,唐代佛教虽未立为官学,但各地寺庙众多,争论成为常态。寺庙不仅对信众进行佛教教育,还翻译和注释佛经。其实每个寺庙都是佛学院。他的讲学、译注、抄录、藏经等活动,都为后世书院所效仿,客观上促进了佛教的研究和发展。

到了唐代,除了重视佛教,道教也备受推崇。汉高祖尚武时为老子建庙,高宗时为太上皇轩辕。玄宗以画老子为借口,梦见老子,颁布天下。出于对道教的尊重,法律还规定道士、女冠等罪犯享有特权,郡县不得任意处罚。据唐说,仅在长安就有30多座道观。玄宗亲自注释《道德经》经典,使家家户户收藏老子书籍1册。同时,他在两城设立玄学派,研究老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经典,并每年派他们到中央参加道教科举考试,客观上促进了老庄哲学的研究。

二、唐代的教育制度及其管理制度

根据《新唐书》、《旧唐书》和唐赵达纪灵的记载,唐代官学的设置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个层次。在中央政府中,有:学、国子监、四校、馆、崇文馆、崇玄馆、法律、书法、算术、医学、天文、畜牧兽医等此外,还有小学教皇室和英雄的孩子。

地方上有:州县学,医学,玄学等等。贞观元年,官学领导体制因唐代隋制而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设1人献酒,任教育长官;系里2个人,负责成绩、学籍等具体事务。据《新唐书选录》记载:“凡学六者,皆从国子监转来。”郭子、国子监、四书、法律、书法、算术等六科均由国子监管理。后来情况变了:“学书法的调到兰台,学算术的调到秘阁,学法律的调到刑殿。”(《旧唐书·高宗传》卷四)由此,书、法、算三学从国子监中分离出来,由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和领导。弘文阁属厦省,崇文阁属东宫,崇玄阁属尚书省,医学属中书省管辖的太医司,天文历算属司天台,畜牧兽医学由太仆寺领导。唐朝有地方教育官,即长官,负责州县学校的统一领导。官方的学校放假制度包括长期和短期。长假是“场假”和“衣假”。“外地假”在5月,“礼品假”在9月,各有1个月的时长。允许学生回老家探亲,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短期假期为“十天假期”,即每10天,就是1天。官方考试分三种:一种是十天考试,考察学生在10天内所学的课程;二是年审,即年末1年所学课程;三是期末考试,即修完全部必修课的学生,成绩合格或愿意继续学习者,可增补四名学生为泰生,泰生可增补为国生;或者参加科举考试;或者直接分配各种官职。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官学明确规定了“束”制,束礼随学校性质而异。据《文通考·校考二》记载:“神龙二年,学生按辈分顺序受教,新入学者对老师都彬彬有礼。郭子、太学三帛,军师、律学、算术、州县学一帛,均有存酒。”此外,还同时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太子缚帛一捆五匹,酒一壶两斗,一箱三箱”。至于入学年龄,据《新唐书选录》“凡生限十四至十九,法十八至二十五。”

唐代官学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经学学校、专科学校和职业教育。以研究儒家经典为主的所谓经学派,在唐代官方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1)郭子学校,始建于武德年间。“有五个医生,他们都在五品上。他们以三品教孙,以国教孙,以二品教曾孙。他的经典五分:《李周》、《李逸》、《石矛》、《礼记》、《春秋左氏传》,各六十人;五位助教,来自六大产品,负责左博士的授课;直接对四个人讲,由张佐博士和助教教授;五经各有二博士,上五品,以其经书之学教民。”可以看出,郭子有300名学生,都是贵族子弟,还有24名教师。博士既是老师又是高官。(2)太学,亦建于武德元年,“博士六人;论正六品;有六个助教,来自七个年级。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子孙者,以三品重孙为生者,以五分为业,每次通百人。”(《新唐书·正史》卷四十八)这里的国子监学生人数为500人,比郭子学校多,但国子监学生的录取资格和教师的职位都比郭子学校低。

(3)四科,建于武德元年,“设博士六七名,共七级;有六个助教,来自八个年级,其中四个负责七个以上年级的教学。侯波子是以男人为生,庶人是以绅士为生。”(《新唐书·百官志》卷四十八)据《新唐书》记载,四科定级为1300,其中500人获三等以上勋衔,四人获封,七人及以上文武科;800人对庶人的美丽印象深刻。

④弘文馆,建于武德四年,有学士教授和30名学生。贞观元年,任命五品以上24人为京官,并设博士讲学。京龙两年四个大学生,如同四季;本科8人,喜欢八段;有12直学士,好像十二点了。开元七年,还办起了校书商。学生教考试的地方,比如国家考试系统。

(5)崇文阁,建于贞观十三年,学士2人,教授和学生各2人,校尉2人,学生20人。元初以丞相为学士,掌管* * *。崇文阁和弘文阁的学生都是皇族的亲戚,皇太后和皇太后,中书三品和中书一样,六部尚书,英雄,京官职校的后代,黄门侍郎的后代。这两个博物馆不仅教授学生和学徒,而且“朝廷制度的演变和仪式的严厉程度都在讨论之中。”可见两个博物馆的地位之重要。

(6)文光博物馆成立较晚,建于天宝九年。它有四个博士和两个助教,负责全国学生的事业,也就是专门培养他们参加入学考试。据《新唐书·郑虔传》“玄宗爱才,欲为左撇子,以致不为所欲为,又广设博物,以虔诚为博。

石。我不知道曹在哪里,所以我要起诉总理。丞相曰:‘国若增子,立文光亭,使有识之士,使后人讲文光为医。

从你开始,就没有那么美好了。当时,西京文光博物馆有60名学生,而杜东文光博物馆只有10名学生。但是好景不长。

(7)玄学崇拜建于开元二十五年。据《新唐书》和正史记载,“开元二十五年,玄学祀置轩辕皇殿。”博士和助教1人,学生100人。第二年,改名为崇玄殿。博士叫光棍,助教叫直学士,有1个大学生,总理当it。

(8)郡学。据《子同治鉴》卷185记载,初唐时,不仅在理学之外设置,而且明确在地方设置。“吴初,各县学校也设立了自己的学生”;据《唐人诏令集》卷一o五:“武德七年,召县乡,令置。

学习“;”吴德初,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德宗即位,改博士为文学。元和六年,废中州、周霞文学。京兆等三府有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都督兼商州助教一名;中都杜甫50人;下福和周霞的四十个人。”(《新唐书·关白志》)“郡三等,上郡校六十人,中下十人;上贤学校有四十个学生,中、下差十个。”(《新唐书·儒林外史》卷一九八)据《新唐书·选》记载,唐代地方经学派学生约有八万三千人。各个县的学生大多是普通孩子,老师的地位和待遇。

也比较低,大概八到九个产品,课程设置比较简单。

唐代的专门学校主要有法律、书法、算术、医学、天文等。

(1)法家创立于武德初年,曾隶属国子监,后归详刑寺。博士3人,助教1,负责8年级以下学生和庶人的教学。最初的名额是50个,后来就减少了。

(2)书法,创立于贞观二年,先属国子监,后属兰台。博士2名,1助教,30个名额。

(3)数学,设备相对较晚,成立于咸庆元年,属秘阁,博士2人,1助教,学生30人。

(4)医学,在贞观三年,隶属中医科。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100人,考试用国子监。(5)天文历书,建立于唐初,属四天台,博士4人,学生100人。唐代除了设置太仆寺、太仆部、泰勒部等初级学院为行政机关外,还设置博士、助教,招收学生和学徒,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这是唐代学校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比如乐部,据《新唐书百官志》说:“凡学音乐者,当有师教,但三十岁时,其师学术工作为三等及以上礼部。十年不成功,五年上学。”再比如门下省里有个学校记账员,负责校对经典,出版正误。除了官员,还有30个教考试的学生,比如国考系统。此外,音乐舞蹈教育更具特色。

据文献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年,在长安设立左右教学坊,培养乐舞人才,并设音乐博士,学生二千多人。

是中国最早培养音乐舞蹈人才的机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唐代官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一是加强层级,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入学资格。这个规定不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育程度,而是根据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录取资格。

第二,儒家思想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种类多,地方多,待遇优厚。

第三,学院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建立了文理学院,如法律和书法;而且建立了算术、医学、天文等自然科学的专业学校,科技教育占有相当的地位。

第四,学校多样化。除正规学校外,在一些行政部门,如太岳部、大埔部、太仆寺、四天台等,也设置博士,对学生进行授课,并进行职业训练和教育。教育、行政和研究融为一体。

第五,当地的学校制度更加细致完善。按府州县人口划分等级,规定师生人数,在乡镇设置学校。

第六,明确规定了“捆绑”制度。“束”之礼在战国时期孔子私塾就有,在官学中成为制度,却是唐代首创。

第三,唐代官学的课程与文化交流

唐代的官学教学计划相当详细,科目设置也较过去有所扩充。据《新唐书选录》记载,唐朝将儒。

经典分为正经和旁经两类。佳能分为大经典、中经典和小经典。大经包括《礼记》、《春秋》、《左传》。经典名著包括《诗经》、《李周》和《李逸》。《小经》包括《易经》、《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旁经主要有《孝经》、《论语》、《老子》。学科设置根据学校性质不同而不同。但是,学、国子监和四书五经都是在上述学科中设置的,而不是寻求全面的学习。规定学二本经典,必须选一本大的,一本小的,或者两本中的。学三经,一定要选大中小经;学五经的话,必须要学所有的大经,剩下的是中经和小经各一本。《孝经》和《论语》是兼读科目。《道德经》是玄学的主科,但在三学中有时被列为兼科。

各科修业年限为:《孝经》《论语》限定1年;《尚书》、《公羊传》、《梁传》各限1.5年;易经、诗经、李周、李逸各限2年;《礼记》和《左传》各以三年为限。从上面提到的各个学科的学习年限,可以推断出各个学校的学习总年限是9年。书法中的《诗经》三体,限定三年;《说文》限2年;森林这个词限定在1年。所以书法的学习年限是6年。算术的学制分为六年和七年,6

一年制学习课程:《孙子兵法》《曹无》限定1年;《九章》《孤岛》限定3年;张秋俭和夏侯阳限1年;周谢和吴京suan限1年和***6年。7年的学习课程由4年的专修和3年的吉谷组成,共7年。6年制和7年制的算术都要考笔记和三等数。各医学学科的修业年限为:物理治疗7年;“肿痛”和“少效”各5年;《耳目》4年;“角度法”3年。需要解释

但法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修业年限不详,也少有明文可考,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关于官学的考试制度,《新唐书选录》载:“假博士考前,读者有千言;试一贴,贴三个字;演讲者有两千个单词。问大义有三种方式,第二种是第一种。不这样做的人将受到惩罚。年底,我有一年的职业生涯,问了十个关于大义的问题。八为上,六为中,五为下。还有三次,回家陪那些上学九岁,法律六岁的。”据《唐·姚辉开元礼》:“学《开元礼》者,问义百问,试三策,全通者为上;80多条原则,两个以上政策,劣迹斑斑;其他一切都服从于三个仪式。”

唐代官学制度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唐代的学术发展和文化交流,使当时许多国家和边疆

少数民族地区把海外学生送到政府的官方学校。据《新唐书》、《唐·姚辉》等文献记载,开元年间朝鲜新罗王多次访朝,同时将子女送到国子监学习经学。开城二年三月,共派出260余名留学生,其中包括新罗亲王。公元9世纪至100世纪中叶,约有90名朝鲜人在中国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在国内学校阅读的书籍主要是五经、历史和文选,考试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多受唐制影响。

当时日本的学校教育受唐朝学制的影响很大。大学毕业的学生被称为士、士、学者,一科是唐例:《周易》、《尚书》、《周立》、《仪礼》、《礼记》、《石矛》、《左传》,而《孝经》、《论语》是七经。

此外,还有算术、书法、法律、医学等学科;州政府也仿唐朝设置了博士和学生。在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中,留学生和留学僧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唐使来唐的留学生,因研究目的不同,可分为留学生和留学僧两大类。从事一般文化知识和专门技术的,称为留学生;佛学研究者称为留学僧。留学生分为学习生和申请身体好的;留学和尚也分两类:学僧和受益僧。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长期留学,以深造为目的;邀益生益僧是带着一定的问题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研究能力。他们中有些是著名的学者,如阿部中马陆(后改名为晁衡)。

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交流也十分密切。《新唐书·吐蕃候》载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入藏后,“送各路伟人子弟入国学,学诗文,邀儒士著书。”开元十九年,金城公主进藏,带来了《石矛》、《李记》、《左传》、《文选》等许多经典书籍,供贵族子弟学习。在这方面,唐的《求经史》中有大量的叙述。此外,当时的南诏、渤海等国多次派人到长安、洛阳官学“了解古今制度”。尤其是开城二年三月,渤海国在太子何正的陪同下,16学生入朝。吉博

上海邀学,宜令青州守,遣六人上渡。"

以上讨论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