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道情的历史渊源

道情,因古代道士念经,唱诵道教中的道理而得名。根据《唐书·礼乐志》中的表述“公元679年,高宗皇帝命乐师作《道情调》祭拜老子”和志安的说法,道教唱爱情,佛教唱,儒家唱理智,故称道情,或曰道情,即道情与法乐同名”,可知道情起源于唐代,最早。后来,它吸收了词和曲牌的曲调,演变成在民间讲道中唱的“新古典韵”,又称“道格”。

唐代皇权与道教关系密切,道教被视为国教。为了维护道教的地位,争取信徒,道士们在道观里唱道教故事。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被用来传唱,道观里的说唱也逐渐流传到民间。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形成了简单而最早的陶青清唱剧和说唱形式。道教就是这样随着道教的兴盛而兴起的。

宋代将道教视为正统宗教,大力弘扬道教。真宗尊称老子为“混元和的上老君皇帝”,并修建了宏伟的宫和灵异观。后来,惠宗对道教的痴迷超过了真正的教派,他在全国各地实践道教,这导致了道教学校和道士的急剧增加。这就扩大和发展了当时民间流行的道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唐代使用琵琶、鼓、铃、磬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增加了道情至今仍在使用的主要乐器——渔鼓和简易板,促进了道情曲式和风格的确立。

元朝时,元世祖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信奉道教来统一中国。他们禁止宣扬汉民族统治的剧目,但很少干涉永垂不朽的剧目,所以元杂剧作家创作的八孔永垂不朽剧目占元曲的四分之一以上。此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坐班到广场唱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皮影戏,成为有人物、有情节的对唱表演,已被视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雏形。

到了清代,喇嘛教更加重要,道教逐渐衰落。但由于慈禧有长生不老的梦想,道士高云熙“以长生不老之术蛊惑慈禧,却在宫中逗留数日”,暗中参与朝廷事务,所以道教得以延续,道教在此时继续发展。也有学者沿袭旧调创作新曲,充实了道教的肌体。道情以“儿戏”、“引清江”、“遮袍”为主要唱腔,吸收和采用了秦腔和其他梆子剧种的一些锣、鼓、唱腔、表演、剧目和民歌,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道情戏。

从上述道教戏剧的说唱、街头唱腔、化妆表演、舞台表演等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道情不仅起源于道教,而且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与道教密切相关,是一种离不开道教的戏曲艺术形式。

陕北道教情调最早出现在清涧县东街沟玄武村。据本村道教艺人王如伦介绍,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一批山西忻州的道教艺人来本村及附近寨沟演出,才把山西道教情怀引入清涧。后来与当地民歌相结合,吸收了胡美和秧歌的艺术元素,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的群演是王如伦的爷爷,叫王家班,以坐唱的形式表演。从光绪年间到20世纪30年代,清涧县出现了石家河、岩头、袁家河和乐堂堡村的道教队伍。他们经常外出演出,使道戏流传到子洲、子长、志丹、衡山、绥德等地,出现了家家有队的繁荣局面。表演形式从坐唱发展到舞台表演,成为各地庙会、比赛的主要娱乐品种。经常是白天演一出道教戏,晚上搞个秧歌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村村道情和秧歌队还会以发帖回帖的形式互相邀请表演,当地称之为“热闹”。

民国二十四年(1935),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教形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道教艺术家在传统道教情怀的基础上,在衡山等地创造了新的道教情怀。因为他们演出了许多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被群众称为“翻道情”。艺术风格与旧式情调大相径庭,深沉悲壮,而新式情调则开朗豪放,充满新的时代特征,受到普遍欢迎。于是,守旧情绪日渐式微,各地城乡班社纷纷改唱新道情,如清涧的吴瑕村班、曹家塔班、陈家坪班、坡家沟班、八斗岔班、怀家湾班、衡山的罗鹏村班、柴心良班、子洲的裴家湾班、强家沟班、刘家川班、子长强家沟班、玉林镇川保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教有了进一步发展。村庄和城堡中的民间阶级俱乐部不断扩大,一些阶级俱乐部还购买了新的包厢,培养了新一代演员,创作并演出了大量现代戏剧。

现在主要分布在陕北的延安、榆林一带。最集中的是子长县、延川县、清涧县。其辐射区域延伸至内蒙古河套地区、晋西北及临近陕北的甘肃、宁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