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档案有哪些?

清代档案是清代中央和地方各机构在处理日常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书籍和档案,是清代政府活动的原始记录。包括官阁、国史馆(清史馆)、总纲馆的档案,宫内各处存放的“大内档案”,以及宫外其他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档案,还有一些个人档案。

清代档案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宗教、教育、司法、民族、风俗、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地震、灾害、外国侵华、农民战争、宫廷生活、皇室事务、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

清代档案的发现。

清光绪二十四年、五年(1898、1899),内阁金库年久失修,因雨水渗漏需要修缮。为了方便施工,将把存放在图书馆的一部分档案移走,暂时存放在图书馆北面的文华厅,其余部分仍裸露在图书馆的墙内。厚春亲王摄政需要查阅清初多尔衮摄政大典的旧档案,但无法查阅。所以他认为图书馆里没用的文件太多了,就让他们烧了,被批准了。当时张之洞以大学士的身份管理系里的事务,邀请大图书馆收藏的书籍交给系里,成立系图书馆。该系辅导员罗振宇参与交接。罗振玉“看见朝廷里堆的红书,高如小山、土堆,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结尾整齐”,偶尔翻看其中两本,一本是乾隆时漕运总督的奏折;另一件是乾隆年间兵部尚书阿桂征金川时的奏折,两者第二次相连。”罗振宇问为什么把产品放在法庭上。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玩烧东西,不要破坏。”强烈建议张之洞奏停烧,把要烧的部分交给本部,存放在国子监薛楠大厅和本部。

民国成立后,教育部接管了清部保管的档案。1913教育部在国子监设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负责保管清朝档案。1916办公地点移至午门,将国子监及本部原有档案移至午门、端门。但这些珍贵的档案并没有得到妥善保管,只挑出比较完整的放在午门的大门上,其余的都装在麻袋里,放在端门的门口。1921年,政府财政困难时,教育部以4000元的价格将端门门洞存放的8000麻袋(约15万斤)档案卖给北京西单通茂增智店作为造纸原料。罗振宇得知此事后,以原价三倍的价格,即12000元买回了这批档案,这批珍贵的清朝档案一直保存至今。这就是档案史上著名的“八千麻袋事件”。

清代档案的整理。

清代档案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形式多样,不利于保管和利用,必须进行系统整理。

首先,档案分全宗。全总是指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著名人士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全族原则是当今世界档案界公认的一项档案整理原则。归档必须以整个宗族为单位,同一宗族的档案不得分散,不同宗族的档案不得混放在一起。这样才能维护文档之间的历史关系,便于管理和利用。

区分全宗后,需要对档案进行分类,即把每个全宗档案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在每个类别下划分为不同的项,再在每个项下划分为子项。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文档名称(语言类型)分类、按问题分类、按机构分类、按年份分类、按年份分类等。

整个宗族中的档案分类后,要根据档案的不同情况进行归档,即根据档案的特点,如原因、名称、作者、收发机关、时间、地域等,组成一个单独的档案。档案是文件最基本的存储、统计和检索单位。清代档案立卷可分为详细立卷和简单立卷。详细归档要求对卷内文件逐一进行整理、排列和编号,并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卷末参考表”。简单的归档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捡,只需要按顺序,并附上参考表。

以上整理后,还要编制文件目录、名片等检索工具,做到有章可循,有目的可查。

清代档案收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清代档案900多万件。包括清朝入关前九年(1607),顺治元年(1644)至入关后宣彤三年(1911),以及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住在紫禁城,住在天津的张远、静园(6544)包括内阁、兵部、公仲,共73例。除了中文档案,还有满、蒙、藏等少数民族文字的档案,以及英、日、俄、拉丁文等外文的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朝档案,几乎涉及清朝历史的方方面面:内政方面,包括官职、官制、警护、礼仪、法庭、墓葬、戊戌变法、预备立宪等;军事方面,包括营制、武职官员的晋升与薪酬、军事训练、军事工程等;在外交方面,它包括边境承包、开放贸易港口、支付和雇用联系人等。镇压人民反抗包括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辛亥革命等反清斗争和秘密结社。民族事务包括从清朝到宣彤末年,瑶族、黎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高山族、哈萨克族等30多个民族的情况。财政,包括税收、盐务、捐运、仓储、仓储、漕运、基金、货币和金融;在文化教育方面,包括有关科举考试、国子监、书法各馆、清末举办的各种学校和文字狱的档案,以及少量戏曲档案;工业交通,包括驿站、车站,清末铁路的修建,邮电业务的开通;司法方面,包括土地房屋纠纷、金钱债务纠纷、盗窃诈骗案件、家庭婚姻纠纷、贪污贿赂等刑事和民事案件;天文地理包括编纂出版历书,记录日月星辰变化,日食,地震等。

位于台湾省台北郊区双溪的故宫博物院是另一个清朝档案的集中保存中心。医院有204箱清代档案。其中,宫廷档案31件,兵部档案47件,清史档案61件,日常登记50件,传记9件,诏令2件,图书1件,满文旧档1件,杂档2件,共计40余万件。宫内内容主要是满文和汉文的朱批奏折及其附件;军部档案主要分为两类:月折包和档案册;国史馆档案包括清代国史馆档案和民国初年清史馆档案,主要包括纪、志、表、传的各种手稿及相关资料。

四川省档案馆现有清代档案11.5万余卷,包括巴县、重庆、川东、建昌等地。其中,八仙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清代地方政府档案,总卷数达11.3万余册,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宣彤三年(1911)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辽宁省档案馆藏有清代档案20多万卷。从天命、天聪(1616~1635)到光绪、宣彤(1875-1911)的历代文献均有保存,其中一部分原藏于沈阳故宫崇墨。一部分是伪满洲国时期国立奉天图书馆保存的奉天交涉本部、盛京将军及部分县的档案。

此外,山东曲阜孔府还有顺治至宣彤的档案6527卷。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藏有大量清代藏文档案。北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等地方档案馆都有不同数量的清代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许多珍贵的清代档案散落在国外和世界各地。这部分档案主要存在于以下机构:英国公共档案馆、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东方图书馆;前苏联科学院以及法国、荷兰等国的一些档案馆和图书馆。

清代档案出版。

用青花云龙纹瓶编纂出版档案史料,是开放清代档案利用的重要途径。清代档案编纂可以将档案史料编成书籍,从不同角度、不同需求出版。它具有主题性强、内容集中、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户不用去档案馆就能阅读到所需的档案史料,有利于档案的长期广泛流通。档案文献的编纂大多经过编者的校勘、加工和标点,有的还有批注、注释、序言、插图、年表、例文等。,对读者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许多档案文献集相继出版。如《筹办洋务始末》、《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清代旧金山史料》、《清代外交史料》、《中法战争》、《辛亥革命》、《天地会》、《义和团史料》、《洋务运动》、《康熙公馆笔记》、《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981以来出版的《历史档案(季刊)》杂志,是一份以出版明清档案为主的知识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发布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设有档案历史、档案介绍、档案介绍、档案图书评价等栏目。

台湾省省立故宫博物院自1969起出版《故宫档案(季刊)》,定期出版清代历史档案。

清代档案的历史价值。

这些保存至今的清代档案,是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300多年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我国保存最大、最集中的古代档案,是研究清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清代学者章学诚曾高度评价档案的史料价值。档案是最真实、最可靠的第一手史料,可以“弥补历史的缺失、参考历史的错误、历史的细节、历史的延续的不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而档案通常存放的地方就是编史、修志的地方。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居居笔记》(本草)所引档案近二十种。清代学者龚自珍利用档案编纂了《蒙古图册》。阮奎生每次遇夜勤,都“推三蜡枝,晚间浏览(档案)不厌”,并由此写成《茶客谈》一书。

档案作为一种史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不完全性。就反映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而言,档案可以具体、详细、生动地反映一个具体的过程。但对于整个过程来说,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要么缺少开头,要么没有结果,要么缺少一个过程或环节,往往是由于年代、自然灾害、自然破坏,不像系统的历史著作能够系统地反映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全貌。另外,总体来说,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是真实可信的。但并不是每一份档案都是可信的,或者是赝品,或者是真品,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其记载已经严重失实。“有档案总比没有档案好”,所以有时候需要用书籍等文件来补充档案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