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案的设计

八年级历史教案的五个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解决学习成绩问题的过程。那么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你整理的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欢迎咨询一下。

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1)一、学习目标

1.记住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愿军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和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和过程,分析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者报效国家和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第二,独立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成员刘道一、蔡绍南在赣湘边界发动武装起义。这是国联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赴越南河内,与黄兴* * *策划并领导攻打南关镇。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和,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策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第三,合作探索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打倒了自古以来不可侵犯的天子,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得称对方为“大老爷”、“老夫子”、“大人”,而应称之为“先生”、“先生”、“同志”,政府官员不得坐轿子。一些曾经的颓废青年对亲人说:“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新中国的新人。”

(1)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第四,课堂练习

1,在同盟会的影响下,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a、平六一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最大起义是()

a、李起义B、浙皖起义C、黄花岗起义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起到了()的作用。

一、基本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进程。

扩大革命者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一、革命者没有发动和依靠群众;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者没有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以下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历史事实:

(1)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出现;(三)反帝斗争不断高涨;(4)孙中山等革命家为起义做了长期的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一、20世纪初收回权利的斗争。

b、湖北文学学会和* * *进入宣传和组织工作。

c,四川护路运动发展成为反清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者发动的武装起义

8.在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精心策划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倡议D、立宪派改变策略,借机呼应。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后反思

一.答案

第二,独立预习

1、萍乡、浏阳、醴陵平刘一起义

2.广西起义

3、文学俱乐部* * *进会场

4.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合作探索

(1)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原因:辛亥革命。

(2)观点:错误;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都会性质(或者: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让民主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第四,课堂练习

1、A2、C3、C4、A5、D6、C7、C8、C

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下)教学目标

孙中山成立钟惺会的原因及其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张、邹容、陈天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著作;华兴社和光复会的建立;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的时间、地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人民日报、同盟会的机关报、同盟会的性质;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通过孙中山等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三民主义的实行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成为时代主流,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等人为了振兴祖国,站在了时代的前沿。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些先进人物的爱国主义传统,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建议

状态分析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历史,是先进中国人民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是这段斗争探索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光辉的一页。这场以武装起义为特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同中国近代以前的一切革命斗争和探索救国道路相比,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的革命成就和经验教训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19年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可分为兴起(1894 ~1901年)、发展(1901年~1905年)和高潮(1年)。本课所描述的事件主要发生在1894 ~1905年,这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阶段。

关键分析:

(1)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在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怕的阴影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同于旧式的书生意气,他们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着敏锐的感觉,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当时不仅国内学校建立,留学也成为一种潮流。掀起了向西方求实的浪潮,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理论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张、邹容、陈天华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中国联盟的建立。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明确宣布孙中山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均分地权”。其中,建立中华民国和平平等地权的主张是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的一大贡献..在同盟会成立之前,一直主张清政府的人都是用复明或者建立汉帝国的口号。钟惺俱乐部在1894年提出的方案包括建立一个联合政府,但不如联盟提出的方案明确。同盟会成立后,建立中华民国的想法迅速流行,很少有人再提建立汉帝国的想法。

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的组织形式、组成和纲领,这表明它既不同于旧式的社会党派或秘密结社,也不同于它成立前各省区的革命团体。它是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难点分析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同盟会的政纲是“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均分地权”。孙中山将其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原则,即三民主义。

教学建议:

在“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方面,张、邹容、陈天华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宣传者,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做一点准备,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讲这三位宣传员的故事。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和同学的故事,归纳出张、邹容、陈天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对历史知识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关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需要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人员、组织来源等基本信息,同时需要明确中国同盟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师要讲解它的组织形式,它的成员构成,它的纲领,让学生明确这个团不同于过去的一系列革命团体,成为一个革命党。

至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这是学生觉得难学的地方。作为一名初中生,老师应该注意不要说得太重。只要他们清楚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能正确地把“驱逐鞑靼、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十六字纲领与民族、民权、民生对应起来,有一点了解。

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讲解,学生探究一些问题;用配套课件实施多媒体综合教学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该资源库提供的网络课件开展网络教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教学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的课程: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危害?中外反动势力对人民的镇压和搜刮,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他们逐渐认识到,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他们必须_帝国主义的走狗清除政府。一场推倒清朝封建专制的大革命开始了。怎么开始的?今天我们将学习: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展示孙中山画像并介绍其生平)他在27岁时从资产阶级改良派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派。从此走上了封建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和国家的革命道路。

1,成立兴中会(1894)

10月,孙中山先生去了檀香山,在那里他创立了钟惺协会。钟惺将“驱逐继任者,恢复中国,并创建一个团结的政府。”作为一个革命性的项目。要求会员为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 * *和国家而斗争。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钟惺同乡会成立后,立即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

2.孙中山派鲁策划广州起义。

孙中山派鲁在广州组织革命机关,准备起义。但是起义还没开始,就被广东官方发现了。鲁和等人被捕并被杀。孙中山活了下来,但清政府下令彻查孙中山,孙中山并没有因为起义的失败而气馁。他流亡海外,考察日、美、英三国社会形势,发展革命组织,准备再次发动起义。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辛丑条约》签订后,许多进步的中国人开始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知识分子是最先觉醒的。他们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1,上海和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

上海新兴产业比较发达,日本东京是中国留学生的聚居地,也是革命宣传的中心。

革命知识分子通过这些刊物发表文章,翻译书籍,大力鼓吹革命,抨击清政府,宣传民主思想,批判改良主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做思想准备。看课本中张、邹容、陈天华的图片和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宣传革命思想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宣传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宣传的同一点是清除政府,建立* * *共和国。

2、张的《驳康有为革命书》

保皇派形容光绪皇帝是前所未有的“开明君主”,要人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张针锋相对地写下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一书》,提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团结和谐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篇文章是当时传诵的佳作。这篇文章发表在《苏报》上。

3.邹容的革命军

19岁时,邹容写了《革命军》一书。这本书虽然只有两万字,却饱含热情。它歌颂革命,主张用革命来统治清朝,谋求中国在世界上的独立地位。鲁迅先生曾说:“若论影响,其他的话大概还不及邹容这个革命军简单直白的马前卒写的革命军。”

4.陈天华的“回头路”和“警钟”

阅读课本的节选,思考作者在这里推广的是什么。在这里,作者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罪行和清朝的走狗本性。他在书中主张驱逐外国侵略者,恢复国家主权。这两本书出版后,成为革命者极其重要的宣传材料。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和启发。许多革命者秘密地把它复制成几千份,广为流传。毛泽东十几岁时,在湖南老家也受到陈天华小册子的影响。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各种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纷纷建立,终于在1905年8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

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与第一个革命团体钟惺回族相比,这一时期成立的革命团体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成员以知识分子为主,与钟惺回族以华侨为主不同;(2)在国内成立(长沙、上海、武汉等。),这不同于国外钟惺协会的成立。这些革命团体的相继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这些革命团体如同革命的火种,到处被点燃,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为革命成为燎原之势准备了条件。

光复会华兴会1

(展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的形式,让学生介绍华兴会和光复会的概况)问:这些革命团体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学(_满清统治,恢复中国。这为建立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奠定了基础。(展示相关图片)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集团的建立

2、联盟成立65438+8月0905东京。

为了推动革命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孙中山和1905各革命团体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展示相关图片)

3.联盟的政治纲领。

“驱逐继承者,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均分地权。”(显示)是联盟的政治纲领。

4.联盟的性质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问: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看教材相关内容)①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②有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领导机构..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孙中山当选为总理,同时还选举了议事部、法务部和执行部,并成立了领导机构。该联盟总部设在东京,在中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设有五个分会,在海外华人中设有东南亚、欧洲、美洲和檀香山四个分会。国内分公司下按省设立分公司,分公司负责人推定。(3)中国同盟会创办机关报《人民日报》,作为宣传革命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从那以后,革命潮流高涨."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人民日报》上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概要)19年末20世纪初,中国遍体鳞伤,其根源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催生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孙中山站在民主革命的前沿,张、邹容、陈天华主张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同盟会阐述的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黑板设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成立兴中会(1894)

2.孙中山派鲁策划广州起义。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上海和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

2、张的《驳康有为革命书》

3.邹容的革命军

4.陈天华的“回头路”和“警钟”

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光复会华兴会1

2.联盟的成立(1905)

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平均地权”)

4.联盟的性质

5.“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三)一、教学目标

了解西学、申报、商务印书馆的传播,了解其特点和影响;了解国子监的创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讲述中国近代教育开端的基本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会学会自主学习。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研究清末的文教改革,了解西学东渐,中国的近代教育和传媒事业正在与世界潮流同步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认识到近代出版物和出版业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感受到创办者的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早期大众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创新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认可和学习拓荒者的开拓精神。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略知一二,但不熟悉。从知识点本身来说,属于背诵层面。虽然缺乏故事性和生动性,但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收集的素材很多。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课前收集资料、比较、调查等方法,提升本班级形象,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提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比较分析。

中国的传统教育和文化事业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逐渐落后。西方文化和知识随着洋务运动和传教士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而丰富的内容。他们是中国现代传媒的先驱,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旧的学校和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化的媒体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以史静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四)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业行政、宋与天工开物、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及其在国内外的重大影响。

2.能力目标:①能够比较分析晚明主要科技成果,发现晚明主要科技成果的特点。(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例,分析晚明科技发展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明末科学家为榜样,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中的难点

1.重点:了解明清时期的科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论》、宋《天工开物》等。

2.难点: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学的辉煌成就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教学中采用探究-讨论模式,贯穿教学方法和讨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第五章)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呈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主线,一条是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收复新疆是这条主线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情境的分析

八年级学生积累的历史知识较少。他们要想掌握更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层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逐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这节课的设计:课前,老师和学生将收集有关收复新疆的信息。可以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辩论和讨论的发言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设置。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海防”与“堵防”之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海防”与“堵防”之争。。

②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因为中国用一大片土地和一大笔赔偿换来了一座山城,高二的学生很难接受和理解。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介绍一门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线索,并讨论和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结局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索新课程。

阿古柏入侵新疆。

学生阅读11页的“导入框”和这篇课文的内容,并根据老师的提问在书中的答案下划线或标记。

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泱泱大国”→喀什→天山南麓→【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有人说阿古博是“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当家”是谁?这些国家是哪个直接出兵占领伊犁的?(俄罗斯)

疑问过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对新疆如此严重的危机,你会怎么考虑?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中自由表达,然后让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他们实际上是如何处理危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