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器是如何制作的,经历了哪些工序?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建水,呈红紫色而得名。根据现有史料和考证,建水紫陶产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繁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水陶瓷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

传统的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用粘土捣成粉末,筛出粗砂,按制陶要求混合不同的粉末生土,放入缸中加水制成泥浆,搅拌洗涤,当含砂浆的泥浆沉入缸底时,用勺子从中取出漂白浆,倒入另一缸中再次洗涤。如此重复五六次后,让其自然凝固,在封闭状态下干成泥状。这时候的泥,油腻的像油脂,没有一点沙子。

由于陶土细腻,湿态可塑性比较弱,建水紫陶一般不采用注浆、注射成型的方法制作成器,也不适合制作大型的器。建水紫陶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才能在器物表面做出精雕细刻、填泥、不上釉抛光的特殊工艺。这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建水紫陶的绿色粘土是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元素的红色粘土,填色粘土是含硅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绿色,浅深红色和橙黄色的天然彩色泥浆奇妙地涂上了紫色粘土。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展示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残糊”是在陶瓷坯体上绘制粘土艺术的绝佳诠释。残贴的做法是:将字画分别用阴阳两种雕刻方法在坯体上交叉雕刻,并用彩泥交替填刻,不超过五六块,最少两三块,使观者的心随其意念和想象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