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现代科学,但其发展历程却源远流长,从古代经济地理学资料的积累、现代学科的形成和演变到现代经济地理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在2000多年前,由于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人类就开始从各个方面观察和记录地理环境、生产活动以及各种相关现象的分布,逐渐积累了经济地理知识。经济地理学的早期记述大多见于历史学家的著作,如:

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撰写了17卷的《地理学》,描述了当时欧洲人所知道的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物产、居民、风俗习惯,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经济地理学。

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纂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主编的《韩曙》包括《地理与食粮》,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山川、物产、户籍、城市、田亩制度、税收、仓储、水运、农牧业、手工业、矿业、市场等。

此后,正史的编纂继承了这一风格,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济和地理资料。到了九世纪,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地理学,描述了西亚和地中海沿岸的产品、商业和交通。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地方志开始盛行,预计在未来的一千年里,全国各地共出版各类地方志一万多种。其内容包括行政沿革、山川、户籍、农耕、物产、水利设施、道路、交通、朝贡、城市、风俗、灾害、民俗等。,配有地理地图。

公元14年至17年,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种子,伴随着地理大发现活动,开辟了新的航海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大量移民海外,掠夺殖民资源,拓展了世界市场。因此,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大多实行海禁,中国基本不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不对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著作停留在地方志中。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民族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戈茨出版了《经济地理学的任务》,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和构成。

与以前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更广,内容更系统,这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经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在这个时候,德国经济学家图能在1826年提出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在1909年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经济学家廖实在1940年发表了《区位经济学》,逐渐丰富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是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到20世纪40年代末,10多个大学地理系系统地教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史泰博为代表的统计叙事学派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区划、边疆调查和区域调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显促进了地理知识的普及。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论是分布理论,关注区域差异。战后进入现代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存环境被迅速改变,经济活动创造的区域布局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全球性或区域性问题。这种新形势给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区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