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星或撞击地球的行星的历史

对于宇宙的探索,很多人都充满了好奇,科学家也在不断寻找宇宙的探索。最近获悉该行星将于2022年撞击地球,我们就以这一期的民族文化来看看相关的天文信息吧。

行星2022或撞击地球

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一颗长128米、大小接近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小行星(命名为JF1)可能于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其撞击能量相当于23万吨TNT炸药,是1945年投放广岛原子弹的15倍以上(广岛原子弹的威力约为15

科学家说,如果JF1击中人口稠密的地区,它将立即摧毁整个城市,威胁数百万人的生命。即使落在太平洋最偏远的地方,也会引发毁灭性的海啸和“核冬天”,可能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这颗小行星受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近地监测系统“哨兵”的密切关注。Sentinel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碰撞监测系统,它不断扫描最新的小行星目录,寻找未来100年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这颗小行星与地球东部相撞的可能性很低。不过,虽然JF1“不太可能撞上地球,但不可忽视”

考虑到未来撞击可能带来的危险,世界各地的太空机构都在研究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灭绝事件。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和航天器工程师正在考虑一项任务,即“转向”小行星,“证明这项技术是一种可行的行星防御方法”。在任务的第一阶段,一艘宇宙飞船将故意撞上这颗小行星。之后,第二艘航天器将评估撞击地点并收集撞击数据。

地球的历史

从古典时代神圣的流浪星球到科学时代的真实实体,人们对行星的认识是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的。行星的概念不仅扩展到了太阳系,还扩展到了其他太阳系以外的系统。行星定义的内在模糊性导致了许多科学争论。

自古以来,肉眼可见的五大经典行星就为人们所知,它们对神学、宗教宇宙论和古代天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在古代,天文学家记录了一些特定的光点如何相对于其他恒星在天空中移动。古希腊人称这些光点为小行星,planē toi,即今天的英文名称planet,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在古希腊、中国、巴比伦和几乎所有前现代文明中,人们几乎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它旋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人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星星。看来地球是坚固稳定的,静止而不是运动。直到1543年,这个理论才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