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花样促销屡被吐槽?

1,焦点——天猫双11购物狂欢,1682亿又创新高。

165438+10月12零点,全球电商平台单日新增成交额定格在1682亿元。这是天猫双11的全天成交额。去年这个数字是6543.8+0207亿元。2009年双11诞生的时候,阿里巴巴的交易额只有5200万元。今年的营业额比9年前增长了3000多倍。

11秒破1000亿,3分钟01秒破100亿,6分05秒破200亿,40分钟12秒破500亿,去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18: 55: 36破1000亿。

九年来,“双11”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合力。这个一年一度的“超级大工程”也成为商业实力和技术创新的集中展示。

2、分析——有很多复杂的规则,消费者要小心陷阱。

复杂的规则考验智商。

几年前的双十一,你只要开开心心地“剁手”就行了。现在很多人发现自己数学更好了,不然你不知道抢购的东西打折了没有。

对于今年的“双十一”活动,51.07%的受访者表示会去凑热闹,只有30%的受访者表示期待。女性对“双十一”的期望值略高于男性。谈“双十”

第一期,47.65%的受访者认为商品价格比平时便宜,但没有达到优惠宣传。年龄对受访者的热情也有影响,80后、90后积极参与“双十一”。

性别高于其他年龄段。

这个双11恐怕是有史以来难度系数最高的一个了。有预售、定金膨胀、满减红包、直减红包、返现券、分期利率优惠、增加花呗额度、X天价格保护政策等优惠券...就算这些你都能理解,你也一定会在抢购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个计划意味着什么。

“存款”和“存款”的区别,差之千里。

如果你既不是法律人,也不是网购者,你可能很少注意这两个词的区别,但现在你必须掌握它们,否则你可能会被骗。“存款”和“存款”是有区别的,但意义却大不相同。最直白的就是“押金不退就退”。

今年双十一预售商品,消费者需要支付的基本是“定金”,而不是“订金”。虽然有“定金可以翻倍”等看似非常优惠的条件,但如果消费者是在支付尾款,

之前不想买,定金不退。该规则在押金支付页面也有相关约定,需要消费者手动核对。为了不损失定金,很多人只好硬着头皮买了。

红包和优惠券的使用有很多限制。

双十一“满减”红包看起来很吸引人,类别也很多。优惠券和购物券早就被抢购一空。但是你用的时候会发现,各种红包、优惠券、津贴的使用都有很多限制。

首先,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使用满减红包,只有商品标注了红包,才可以用来实现满减。其次,预售商品和非预售商品不付款。

能够组合使用满红包和减红包。还有其他种类的优惠券,名称各种各样,比如直投红包、返现券、商家券等。很多优惠活动和优惠券、购物券、津贴是不能叠加的,总之。

“优惠券”的使用有很多限制。很多消费者每天定闹钟抢有价值的优惠券,最后发现没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先上后下:傻不清楚

回顾历年的“双11”可以发现,“先涨价再打折”是很多商家常用的销售战术,而这也成为消费者反映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监管部门今年提出。

干预之前,加强监管。由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在“双11”前,对部分省市2017网络进行了调查。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为集中监管。电商平台也回应称,“双11”有严格的价格监控机制。“第一,要求注册“双11”的商品价格不允许高于过去。

支付的最低价格,系统会在注册时进行检查;二、商家参与“双11”活动的商品,之前已经进入系统锁定一段时间,锁定后商家不能随意更改价格。

但“先涨价后打折”的现象依然突出。消费者王女士想利用“双11”给妈妈买一个滤芯。她在比兰德网上旗舰店找到的,在页面上。

“双11”的价格写着“原价429元,现价239元”,“但是我几个月前买的价格是239元”。最有意思的是,她咨询客服说:“我今年7月份在你家买的东西是。

239元,后来涨价了吗?”客服坦然回应“是的,亲爱的”。某商家表示,虽然电商平台规定“双11”的价格必须低于9月15至6月11。

最低价打九折,10月112至2月11期间不得低于“双11”的卖价。但是,所谓的折扣是根据柜台价格,而不是通常的实际售价。“专柜价格基本都是随便的。”

填写”。

“双11”期间,各类电商采取秒杀、让利、送红包等促销措施。许多消费者不会询问历史价格,所以他们会冲动消费。

预售商品价格高于双11。

提前预售,虚增定金,打折打折...跟不上电商。今年的“双11”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烧脑游戏。“要提前很多天开。

一开始没说什么,结果不小心没拿到折扣,还跳进了商家先涨后打折的陷阱。消费者李女士说,她遇到的是提前预售的商品,当天却没有“双11”便宜。

“以前‘双11’只是凌晨在电脑前一拼,现在要提前半个多月开始规划。关键预售的货不便宜。如果我直接用‘双11’下单,会比预售更方便。

应该在300元以上!”消费者李女士说,“感觉自己这次被‘坑’了。“李女士说,她在某家居旗舰店以预售的形式选中了一堆有定金的床上用品,预售活动结束后的价格。

就是1746+438+0元。6月11,她又看了一下,“三件八折”的折扣是1440.4元。如果前两个小时直拍还能返现100元。但是,预售人预先支付了“定金”,如

因为当天没有支付尾款,感觉自己被“骗”了的李女士,直接去找客服理论。没想到客服直接回复她说:“亲爱的,预售方没说比‘双11’活动低。”

电商独家供应:一分钱一分货。

同样的纸巾,为什么从网上看要薄很多?为什么网上买的同款羊毛大衣羊毛含量少很多?你可能买了“电商专享”。

所谓“电商专用”商品,是指厂家专门为电商打造,只在网络交易平台流通的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商品略有不同。他们的特点如下:一是销售渠道单一。

第一,只在网上卖;二是价格优惠。这类商品一般会根据一个实体店的产品型号做一些改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价格比实体店低,质量也会提高。

差异

礼品是有猫腻的:享受不到售后服务。

电商促销的惯用伎俩之一就是商品附赠赠品,一般情况下,如果赠品有质量问题,卖家一般会拒绝保修。以购买家用电器为例。消费者买冰。

盒子赠送电饭煲一个,冰箱可以享受正常保修和退换服务,但是电饭煲明确规定不能享受7天包退、15天包换、质量问题一年保修等售后服务。

3、新零售——从“左右”到“上下同价”

“双11”所展现的消费力也引发了争议: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这一天的销售额与全年业绩直接相关,甚至“一天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一半甚至更多”。但是,一天卖半年的货,剩下的364天呢?“双11”的销售是否透支了未来的消费?

对于这个答案,有人理直气壮地说“不”,但也有人在反思短期销售的不可持续性,有人在研究“双11”的成交量延伸...不管怎样,

都表明“双11”的主题不再是销售本身,而是商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最终目的是将“双11”的日常销售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曾几何时,同一个品牌的线上线下运作被称为“左右逢源”——线上生意好,线下有投诉;线下的生意不错,但是线上的发展让我有些担心。

一分钟销售额过亿,这是优衣库在今年天猫“双11”狂欢节表现的一小部分。优衣库近年来一直占据天猫“双11”服装商品销售榜第一名,去年交易额达到6亿元。

不仅线上风光,线下也风光。在“双11”正式推出之前,优衣库提前在全国各地门店启动了“双11”的价格,消费者可以提前在实体店使用“双11”。

为什么优衣库可以在线上取得骄人的成绩,而不用担心线下的生意?优衣库首席营销官吴品辉觉得,这是因为优衣库从触网的第一天就清楚地意识到,线上和

线下只是渠道的区别,不是零售业的本质:“零售业的本质是品质和服务。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只有品质和服务才能留住消费者。”

面对当下的热词“新零售”,吴品辉表示,优衣库很早就开始实践。一方面,优衣库支持各种新技术的终端应用,包括所有支持移动支付的店铺;对方

面,并利用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包括支持消费者网上下单,门店取货,全国取货。在线预订店的背后,线上线下* * *享一个物流和订单系统,这是一个技术层面。

通过;另一方面也为线下赢得了更多的机会:“比如线下门店支持现场改裤长,线上是不可能的。也许从一次发货开始,消费者就了解了线下的门店,以后就变成线上了。

隔壁商店的回头客。"

对于新零售,强生消费品个人护理业务市场副总裁蒋畅也深有体会。“‘双11’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新的营销手段和形式,与其说是想创造多少销售额。

让我们充分理解‘新零售’应该怎么玩。"。强生有多个品牌参与“双11”,涉及婴幼儿洗护用品、漱口水等品种,大部分是快速消费品。

一次买很多的,肯定会停买相当一段时间。品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借助“双11”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带来新客户”,即引入新客户;另一个是

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让消费者成为回头客。

要做到这两者,用好新零售技术非常重要。蒋畅举例说:“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本以为会在网上为宝宝购买婴儿洗护用品的女性,结果发现她们实际上在网上购买了更多的成人洗护用品。女性顾客。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精准营销技术。”

同时,现场也是强生在“双11”的收获。在“双11”之前,强生把一辆上海地铁9号线变成了“吐槽”嘉年华列车,把“吐槽”文案印在李士德林身上漱口。

水的产品标签上,在专列上以“扫码购买”的方式销售,线上线下的转化率很高。同时,强生在郑达乐城、K11等以pop-up shop的方式进行了类似的互动。同样的,

发现这种场景化的营销方式对吸引品牌的粉丝有明显的作用:“我们通过这些场景来引导粉丝参与线上互动吧。只用了20天,粉丝就超过了网店两年的积累。”根据

对此,蒋畅觉得线上线下很难分开,而对于品牌来说,从“双11”变成“日红”,就是利用好线上线下不同的资源和优势。

4.摘要

“双11”由原淘宝一家发起9年,已经成为电商推广的集体狂欢。规模如此宏大的人造消费节,也制造了消费需求泡沫。泡沫

最终会转化为理性,狂欢最终会回归品质。在“新零售”时代,商家和消费者真正共赢,少烧脑,多真诚,在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才是健康可持续的。

发展的道路。

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