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历史

“贵州”在历史上曾是贵阳的名字。

1,贵阳北宋初期开始称“贵州”。据地方志记载,北宋初年,一个彝族先民乌蛮(旧志称乌蛮,或称露露,又名)占领桂阳,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2.但后来的“贵州”主要是指今天的贵阳。虽然在整个宋代,今天的贵阳仍有大宛古罗总经理府、黑杨青等名称,但“贵州”这个名称存在的时间最长。

3.宋代时,贵阳有土墙,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主要是仡佬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的先民。

4.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元军占领今贵阳之地,驻城,改称贵州城顺源城。意思是“顺从元朝”,但这只是统治者的一厢情愿。民间至今仍称之为“贵州”,甚至元朝蒙古人写的《招降通志》一书,至今仍称今天的贵阳为“贵州”。

5.元代的贵州城还是一个土城,在今天贵阳市的南部。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也有随元军而来的蒙古族和回族。

6.贵阳在明代还叫“贵州”。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开始作为贵州政治部成立后的省名。从此,“贵州”不仅是贵阳的市名,也是贵州省的省名,两者并驾齐驱。直到明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崇祯十一年(1638)到贵阳考察,才在《徐霞客游记》中将贵阳称为贵州城。

7.然而,自明朝开始,“贵阳”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今天贵阳的主要名称,另一个名字“朱珪”也被使用。明代的贵阳已经有了石墙,城市范围扩大了很多。除了少数民族,还有大量涌入的汉族。

8.“贵州”现在是我们居住的省份的名字。但“贵州”曾是贵阳的历史名称,延续了宋元明六百年。

9.“贵州”名称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是贵州省的殷商时期有鬼。“贵州”与鬼面有历史渊源。“贵”字是由“鬼”字演变而来的,两个字发音相近。“桂”字由“鬼”字演变而来的理论,现在当然不成立,因为“贵州”这个名称始于北宋初期。

扩展数据:

广义的贵州方言包括贵州所有的汉语方言,但实际上与四川在地理上是相通的,语音系统和词汇与川南第二大方言岷江方言相同。黔北、黔东北的赤水、习水、桐梓、务川、沿河、印江、思南、德江九县的岷江,常被四川人视为四川话。

剩下的贵州方言,除了黔北分布在秀山,其他的四川都没有,所以是狭义的贵州方言。

分类如下:

1、黔北:以遵义-六盘水-毕节为中心的黔北27个县市。

2.昆桂片:贵阳市-贵州省安顺市、黔西南州等。

3.姜岑电影:黔东南镇远-岑巩-黎平-金平-台江12县。

4.黔东南、黔南:比如贵州省南部的凯里-都匀-麻江县。

因为贵州的西南官话有五小块,差别也很大,所以说某某是贵州方言的标准发音是扯淡。

黔北、黔东北九县岷江在贵州方言中独树一帜,因为它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声调,有独立的调值33/22。

由于其独特的语音和音韵系统,一些专家建议将其分为西南官话和李善蜀方言,因此无法概括岷江片和其他四片在贵州的地位。贵州其他四首虽然口音不同,但都是典型的西南官话。

其中,姜岑片剂的内部差异最大。

昆桂话桂阳话以瑶淼、壮侗为底,失去了昆桂话的许多特点,正在向成渝话新派靠拢。黔南、川庆人的古汉语方言有类似吴语、江淮官话的鼻韵特点,甚至普通话的鼻韵方言也没有鼻尾。

比如ian改成ienn/ie,与汉族传说祖先来自南京等江淮地区不谋而合。而贵州黔东南方言带有当地苗族口音,俗称“苗音”。比如麻江话、雷山话、凯里话都有苗音。

百度百科-贵州历史

百度百科-贵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