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中学的历史沿革

百年沧桑中的三次巨变

开始于云淡风轻的现代,成长于硝烟弥漫的现代,成长于跌宕起伏的当代。三水中学走过了95个春秋,浸淫了两个世纪的风雨,从峥嵘岁月中走来...

三水中学自1917年2月建校以来,历经九次搬迁,奋斗成长至今已95周年。

1965438+2007年2月,三水中学正式成立。学校设在县城(河口镇)凤岗学院,招收新生42人(当时报名人数200多人,经过严格审核,县上只收了一个班)。首任校长是谢荣喜。学校行政人员设校长一人,监事一人,监事一人。除教室外,还有8间学生宿舍(称“斋”),教师宿舍、礼堂、图书馆一应俱全。

1927在大革命的影响下,我省实行学制改革,三水县中学由四年一贯制改为初中三年制。秋季开学,更名为三水县初级中学。在过去的十年里,各行各业的人都热情地互相帮助。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设施逐步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增设了篮球场、排球场和小足球场。学生们组成了各种运动队。为了发展当地的农村教育,学校新增了三个农村师范班,150多名学生,加上其他初中学生,全校有近300名学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00年,侵华日军占领县城,三水中学被迫停办,校舍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一片荒地。

1941年春,三水中学在芦苞江安村李家村祠堂重新开学,李作奎任校长,2名专任教师。

1942年,侵华日军占领芦苞,学校迁至周野。半年后,由于战火蔓延,他再次搬到龙潭乡茶园村,直到抗战胜利。

三水中学1946从茶园迁到新安镇太和怡园。半年后,三水中学搬到了河口镇的救济院,因为医院要用作县政府。经过一番整编,于1947年秋季招收了两个班约100名新生。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将位于芦苞镇的私立龙坡中学与三水中学合并,命名为三水县联合中学。校舍再次迁回太和怡园,校名于1951春季恢复为三水中学,招收150名初中新生,学期较短(半年)。为满足三水县人民的文化教育需求,1956年秋,县人民政府决定在三水中学设立高级中学班,使学校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那一年,60名高一新生入学。这个班的学生是1959毕业的。49名学生报考高校,42名学生被国家录取。

1958年国家在修建三毛铁路时,要征用三水中学的校址,于是国家拨款将校址迁到西南火车站对面的沙滩上重建学校(即环城路旧址),校舍10315平方米,标准足球场一个。并于1961被评为佛山市重点中学。

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平安校园。

“三位一体”办学理念

传承与创新并举。

既抓基础,又抓专业。

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重。

办学的“三点”特征

分阶段教育中分层教学的分类指导

“五一”学校目标

实施一流管理建设一流教师

创造一流环境,培养一流人才,办一流学校

管理哲学

没有常规的不稳定,没有特色,没有实力。

教学理念

乐于教,善于教,乐于学,善于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