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历史问题高分知识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派驻北京的武官。官衔为“九门提督五营都督”,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个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出入管制,还负责夜间巡逻、救火和编制。步军指挥衙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五营司令”,是首都荣威军。在北京负责警卫、稽查、门禁、夜巡、禁酒、护甲、缉捕、审理案件、囚禁罪犯、发信号枪等重要岗位。

九门是指东边的东直门和朝阳门;西边的西直门、阜成门;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合称“内九”、“内城”,九知府权力很大,相当于守备司令,也就是内城的负责人。

前九知府衙门位于崇文门。辛亥革命后仍在使用。1924,其权限属于史静监察处。

北京有句话叫“内九外七,皇城四”。内城九门比较重要,各有用途。用老北京的话说,叫“九门九车”。别急,让我们走遍北京的东南西北。我一个一个告诉你。

朝阳门:粮车。过去,没有铁路交通。南方出产的粮食必须通过水路运到北京东部的通州(今通县)。对了,通州分南通和北通州,有个著名的一对“南通,北通州,北通州,南通州,北通州,南通州,北通州,北通州,南通州”,正是这么回事。粮食到通州后,就要装车进城。朝阳门是进城的必经之路。所以朝阳门的大门天花板上,刻着一个纹耳。粮食进入朝阳门,就储存在附近的粮仓里。现在朝阳门的地名有“米露仓”、“海运仓”、“新太仓”,都是当年储存粮食的仓库。

崇文门:坐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是城外的酒道。当年的美酒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的,进京自然要走南路。酒车推进到外城左安门,再到崇文门纳税。当时在清朝,北京卖白酒的招牌上要写“南路烧酒”,意思是我交过税,我的白酒不是盗版的。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产权,呵呵。清末杨柳青年画中有一幅叫《秋江晚渡》。它的画面上画着酒札幌,上面写着“南路”和“御酒”的字样,体现了这种全民纳税的好风尚。以前崇文门外,有一只东北铁龟,造型很简单。据说在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所以人们用一只乌龟来托住海眼,保护北京的和平。

正阳门:坐“龙车”。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墙中间,是皇帝专用的。皇帝一年出正阳门两次,一次是冬天,去天坛祭天,一次是休克,去先农坛种地。这两趟都是走正阳门。正阳门,又名前门,是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进军的遗址。“大前门”香烟也以此命名。你记得烟盒上的设计吗?对,就是那座雄伟的正阳门,对面的图是建于明四年(1439)的箭楼。

宣武门:坐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场。犯人经刑部审定,从玄武门出,请斩。玄武门大门的天花板上刻着三个大字:“悔之晚矣”,但悔之不晚。该提问了,后悔还来得及。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区。南方省份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北京内城,都要经过它。很久以前这里是著名的杀戮之地。菜市口的刑场没有固定的地点。通常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药店门口设立法官。宋末元初,被元朝统治者囚禁了四年的宋朝宰相文天祥,因为不肯屈服,终于在菜市口被杀。在刑场上,他郑重地监督砍头官说了一句“我能为宋朝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然后就慷慨赴死了。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在这里喊出他那豪迈的遗言“愿杀贼者,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则快矣”,为这片刑场平添了一份寒意。

阜成门:坐煤车。因为北京西部的门头沟地区是产煤区,北京用的煤都是从那里运过来的。门头沟煤要进京,最近的大门是阜成门。不然老阜成门门口顶上刻着一朵梅花,古色古香,颇有画意。梅与煤谐音,表示此地坐煤车。

西直门:坐水车。西直门的门洞上刻着水的波纹。以前皇帝不喝城里的水,因为城里的水苦,只喝玉泉山的水。听,玉泉山,这水让人觉得甜。乾隆皇帝曾夸口说,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是天下第一泉。这不是传说。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把这个水送去鉴定。确实杂质少,口感纯正。

德胜门:运兵车。北方根据星星是玄武的。玄武主剑兵,所以发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它被命名为德胜门。德胜门东墙有一门炮。但是,这把枪不是用来战斗的,而是用来报时的。每天中午,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鸣炮,城内百姓都听炮声。不过北京人管它叫“宣武正午炮”却不说“德胜正午炮”。估计玄武门总是中午杀人,枪一响就有人倒地,比鬼门关还出名。德胜门瓮城的宝物,中间应该算个亭子吧。亭子里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乾隆皇帝62岁时(1797)的御诗。当时的太上皇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抒发豪情。

安定门:坐什么车?北京的说法是,战车回城,取安定之门——出兵必胜,退兵自然安定。如果你输了呢?看,你又在打架了。如果打输了,就得回安定门。这次我没赢。下次再定也不迟。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八旗的精锐士兵都在安定门扎营,所以士兵都回到了这里。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清朝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制。八旗分为满族八旗、蒙古族八旗和汉族八旗。一* *是黄白红蓝黄白红蓝。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入驻北京后,清廷下令占用内城的房屋供旗人居住。过去住在内城的汉族人和回族人都搬到了外城居住。内城以皇城为中心,被八旗分为四角——两面黄旗位于北面:黄旗位于安定门,黄旗位于德胜门;两个白旗住东:白旗在朝阳门,白旗在东直门;两个红旗住西边:红旗嵌阜成门,红旗位于西直门;两蓝旗居南:镶蓝旗居宣武门,正蓝旗居崇文门。我们不需要撤退到那里。我们都走安定门吧。其实安定门坐粪车,因为地坛附近以前是北京主要的粪场。之所以说战车回城,其实是一种优雅,就像臭皮胡同变墙胡同,臭皮厂变寿比胡同,牛蹄胡同变题胡同,粪厂院子变张芬大院一样。

东直门:坐砖木车。以前砖窑都在东直门外,南方的木材也从东直门进城。其实东直门不仅坐砖木车,还坐各种车。如果给它起个硬名字,那就是东直门拉人车。最早的东直门大街其实就是现在东直门外的一条小街。整条街大约有三英里长,地面铺着石板路。有150多家商业店铺。冰室之后,茶、米、油、盐、酱、醋在这条街上都能找到,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须的,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

编辑此段落以设置

清顺治元年(1644),清廷入关,定都北京,设立军事机构——“布军统领衙门”,长官为“布军统领”,统率满蒙八旗步兵营及九名官兵,同时牵制二营,绿营马步兵。步兵营主要防守内城,按照八旗方向防守。巡逻营主要保卫外城(也叫程楠)和郊区的重要地方。

顺治十六年(1660),清廷为“统领提督九门巡军三营”[1],增设了一个巡防营,仍归衙门大佐指挥。

编辑这段进化

自设立以来,九知府的职位主要由满族大臣担任,因为这关系到首都的防务,但康熙时期的汉族官员吴六一曾担任过这一职位。

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廷将三营(南、北、中)增至五营,均由步兵部队控制。至此,衙门主官的头衔正式改为“九门巡兵五营司令”。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设立安民办事处维持治安。八国联军入京前,最后一任统帅是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1901年,清廷为光复会设立巡防营,后更名为巡防总办,取代原步军领导的巡防营。1902年,太子苏被任命为步兵司令,支持军警分离改革。1905年,清廷正式成立巡检司,并开办近代警校,培养警察人才。从此,军警编制分离,现代警察制度初步建立。

辛亥革命后(1911),民国北洋政府保留了这一官职,但改称“京师、步兵指挥衙门”,管辖左右翼指挥官;1924 11最终被废除。

清代中国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女真人祖先以狩猎为职业。每年狩猎季节,以氏族或村庄为单位,由一位有声望的人担任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被称为耕牛记录。一般的领袖叫做鲁牛额真理(鲁牛的意思是大箭头;尔真,又名尔真,意为主要)。

编辑本段中关于八旗的详细解释

八旗制度正式建立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刚成立的时候有四面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四旗因“为广大之利”而改为黄白红蓝,并增加黄白红蓝四旗,合称八旗,统领满蒙汉军。规定每三百人一个牛录,一个牛录,五个牛录为一队,一人为领队,一人为固山,一人为固山(总司令、旗主),一人为副将,称为左右梅勒(副总司令)。

皇太极继位后,在满清八旗的基础上创制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清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和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清朝入关后,八旗军队分为禁游八旗和驻防八旗。

正黄旗

以纯正的黄色旗色命名。黄旗、镶黄旗、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没有国王,都在皇帝的亲自掌控之下。士兵是皇帝的贴身士兵,皇室成员也是从上面三面旗中挑选的。到清朝末年,是八旗满洲人口最多的一个,全辅首领92人,半辅首领2人,士兵约3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654.38+0.5万人。

边界黄色旗帜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旗面黄边红边而得名。黄旗是三大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控制。士兵都是皇帝自己的兵,锦衣卫的成员也是从前三名的旗里挑选出来的。清末规模为84名专职助理员和2名半职助理员,士兵约2.6万人,总人口65438+男女老少0.3万人。许多清朝皇室成员都装饰着黄旗。比如嘉庆帝的孝和瑞皇后,乾隆的贵妃,朝廷的很多高官也都是用黄旗装饰的。

正红旗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是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因旗色纯正而得名。红旗是下五旗,由大王、贝勒、贝子分旗。到清朝末年,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旗,规模为74名专职都督,2.3万名士兵,总人口约11.5万男女老少。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调到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大士绅也是正红旗的人。

向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请代表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旗色红白相间而得名。红旗是后来的五旗之一,被贝勒和贝子两个国王瓜分。清朝末年,规模达到86名专职统帅,2.6万名士兵,总人口约654.38+0.3万男女老少。清朝光绪皇帝最喜欢的公主就是一个红旗不倒的人。

正白旗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初建,以纯白旗命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前三旗之一。顺治以前,前三旗没有正白旗,只有一个正蓝旗。因为顺治之初,多尔衮将正白旗纳入前三旗,将正蓝旗降入后五旗,成为一种习俗。正白旗是皇帝亲统的旗帜之一。旗号里没有国王,士兵都是皇帝的亲兵,从里面选拔皇室成员。清朝末年,共有专职统帅86人(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士兵约2.6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654.38+03万人。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香百奇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旗面白底红而得名。白旗是下五旗之一,并不是皇帝统一的,而是被诸王、贝勒、巴蜀瓜分的。清朝末年的规模为84个专职首领,士兵约2.6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

正蓝旗

在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贯穿并毗邻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因旗色纯蓝而得名。顺治以前,正蓝旗与黄征并列为上三旗,镶黄。顺治初,被多尔衮降为下五旗,不再由皇帝统一,而是由诸王、贝勒、贝子统一。到清朝末年,规模达到了83个全统领领和11个半统领领,士兵26000人,男女老少总人口1300人。

香兰淇

在今天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其颜色为蓝红色而得名。镶蓝旗为后五旗,由王氏、贝勒、贝子三人分旗。清末规模达到87名专职助理员和1名半职助理员,士兵2.7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是一个打着蓝旗的人,包括声名狼藉的慈禧太后和刚正不阿的钱璐皇后(又称东宫)。

编辑八旗的建立这一段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连连获胜。随着势力和人口的扩大,他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称为真黄、真白、真红、真蓝,旗面均为纯色。四十三年,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尔哈赤在原有牛录的基础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加了四旗(镶、白、红、蓝)。除了四种颜色,黄白蓝都是红色镶的,红色镶的是白色。把后金管辖的所有人都放在旗里。三面旗,黄色,镶嵌黄白两色,皇帝本人称为上三面旗,其余五面旗称为下五面旗。

编辑本段中八旗的分类

清朝八旗分为满清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其中满清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其普通士兵分为骑兵、战兵、守兵三个等级,薪酬依次递减。普通的满族八旗和蒙古族八旗男子,从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考一次。如果他们符合标准,他们将被驻军,并享受薪酬。之后,他们可以每三年参加一次晋升考试。如果他们通过考试,他们将被提升一级,他们的工资也将增加。无论你是否骑马,骑士、战士和守卫者都是等级。汉军八旗又叫乌镇朝哈(重兵),以火炮为主。

编辑此段落中八旗的方向

清朝的八旗军队,包括八旗满洲、蒙古和汉军,行军和宿营时都住在固定的位置。据说是根据“五行相抗”理论制定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记载:“两黄旗位于北方,借土胜水。两面白旗位于正东,金胜于林。两面红旗在西,火中夺金。两蓝旗位于南方,水胜于火。水色黑,旗指六师,或夜难辩,故以蓝代之。”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为木,色为蓝,木能克土;南方属火,颜色为红色,火能生土,生金;西方属金,色为白,金能生水、生木;北方属水,色黑,水能使木生火;中央部分属土,颜色为黄色,土能生金、生水。从五行的颜色和五行的互阻来看,八旗的方位和五行的方位是一模一样的:两个黄旗属土,土能抗水,所以在北方;两红旗属火,火能炼金,所以两红旗位于西方;两白旗属金,金能木,所以两白旗位于东方;两个蓝旗属水,水能灭火,所以位于南方。

八旗制度在编辑这段文字中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所有满洲成员都在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生产等多种职能。入关前,八旗士兵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争时霍戈应征入伍,军械、粮草都是自己提供。入关后,建立了八旗常兵制和兵饷制,八旗兵成为职业兵。清朝定都北京后,八旗兵大部分驻扎在北京附近,而守卫首都的八旗则是按职位驻扎,称为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际上是一支皇军。另一部分旗兵驻扎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为八旗守备。八旗有完整的体系。如崇德元年(1636),任命诸侯、郡王、贝勒、贝子、甄国公、符国公、甄国公、符国公、冯国公。八旗是按照旗的颜色登记的。八旗设立宗室学校和官学教育子女。八旗宗室的王子和军官的婚丧嫁娶都有规矩。清朝初期禁止满汉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解禁。事实上,人们已经结婚了。

编辑八旗的建立这一段

八旗的最小单位是鲁牛,鲁牛的数字真的是1。5鲁牛是1贾拉,贾拉是1人;5嘉拉是1孤山,孤山有1人。鲁牛不仅是一个社会组织,也是战争时期的一个编制单位。每个鲁牛有300户人家,每户都有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全军出动,每个鲁牛才能有三百人。一般来说,每头牛只有几十个人。八旗由满清八旗的300头牛记录组成,其中已经满清的蒙古牛记录约100头,纯满清牛记录只有210头。蒙古八旗129鲁牛和汉族八旗167鲁牛。清末牛的记录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增加。

据史料记载,满人牛308头,蒙古牛76头,汉军牛16头,* * 400头。此时八旗编成,成为满洲八旗。清太宗年间,蒙古八旗、汉军建立,旗制与满清相同。八旗由皇帝、国王和贝勒掌管,旗制不变。

编辑这一段八旗的兴衰

八旗兴亡,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于是八旗官兵获得了部分旗地。士兵的土地大部分是自己和家人耕种的,大部分是因为生计所迫典当出去的。清朝统治全国后,八旗兵的生活日益贫困。虽然清朝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直到清朝末年,八旗的生计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陷于贫困之中。

从八旗制度正式建立到辛亥革命后清朝崩溃191,* * *存在了296年。是清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的防御和防止外来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演变,八旗制度落后的一面日益明显,严重束缚了满族人的发展,在战役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八旗制度与清朝的命运紧密相连,经历了由盛到衰、由衰到亡的整个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