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船的人口迁移

近100年来,彭泽县移民多为通城县和枞阳县。

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民国初年。《通城县志》(1995版)在大事记一栏中记载:“民国二年(1913),商人在刘冬、彭泽购买荒地、苇田,招募家乡农民十万亩,移民数万人。”(见《通城县志》,第18页)。方(1864——1939),名玉山,被聘为商人。南翔(今枞阳县)人,清末民国著名实业家,桐城派无名人物,安徽省反对英日商人霸占铜矿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作品有《镇民不禄》、《桐城名人诗》等。

在彭泽县,主要有太泊湖流域和枋湖流域及长江沿岸,如棉船、马当柳、跃进、船形、郎溪百威、太平永乐、芙蓉太子、红光等。移民中,枞阳县居多。枞阳县历来分为南乡和东乡。因为方是枞阳县义津人,属于南乡,其中以南乡人(在彭泽听到最多的枞阳口音)最多,东乡人(棉船潮阳口音)次之,桐城移民主要在枞阳县附近,如孔城。

第二次大规模迁移是在1954年大洪水之后,大跃进期间,又多了几万人。这次是天灾人祸造成的。第二次大规模迁徙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离家寻找生计。据枞阳县志记载:“1959年,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97人,1960年降至270人。”隐晦地交代了大跃进时期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悲惨遭遇。短短一年左右,每平方公里人口减少了27人。总面积1808.1平方公里枞阳,总人口减少了48800多人(即使自然出生率和普通死亡率可以抵消)。当然,这些减少的人口大部分死于饥饿,但也有少数人背井离乡,移民最多的地方大概是彭泽。

第一批移民大概经历了五代,第二批移民超过三代。只有第二批还活着,但也快死了。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浇灌了丰收的沃土,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现在他们的后代在彭泽这片土地上幸福地生活着,但我们要记住先辈们的勇气和努力,更不要说先辈们的艰辛和辛酸!到现在,彭泽的芙蓉墩镇、棉川镇、芙蓉农场几乎都讲枞阳话。浪溪镇、太泊湖开发区、洪光厂大部分讲枞阳话,马当镇一半讲枞阳话。龙城镇、黄陵镇、丁山镇有少部分人说枞阳话,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沿岸相对发达的地区。但说实话,彭泽枞阳人的整体生活水平还不如我们。彭泽县的“桐城佬”很多,但实际上大部分是枞阳人(枞阳当时是桐城的东乡、南乡),这当然与方是桐城的南乡人有关。没有多少人关注枞阳人迁徙彭泽的历史,枞阳县志中也只有寥寥几个数字。

历史,什么是历史?我说,埋在黑暗里,埋在冰冷土地里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能哭能笑的有血有肉的历史。

目前彭泽县人口只有34万,但祖籍桐城(主要在枞阳)却有近10万人。如果加上现在在望江县、宿松县(原属彭泽县行政区划)的桐城人(这些地方的桐城佬并不比彭泽少,如果这样算的话),桐城佬至少有30万,其中至少有20万是“枞阳佬”,距离枞阳几百里。

近百年来,这些枞阳人依然保留着枞阳的方言和风俗,枞阳话在这里畅通无阻。呵呵,他们的祖先当年背井离乡,把那些不毛之地改造成了万亩良田。有多少人在死前要把那块骨头运回老家?彭泽哪个枞阳人没有辛酸的过去?哪个家庭没有悲欢离合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因战争、饥荒、经济等原因而移民的人很多,但在中国这个历史著作丰富的国家,官方记载却很少。

枞阳方言是彭泽四大方言之一,仅次于当地方言。枞阳人集中的绵川,是彭泽当代名人最富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