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运河建设史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回答:

这些事情的总结:

都江堰工程经久不衰,有效的项目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江堰历史上的三级管理制度、年修制度、对堤坝和运河的管理和修复,保证了工程的完整性,为都江堰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必须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绿色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下面是一篇范文

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以其不断发展和功能效益的扩大而闻名。都江堰别出心裁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以及三大工程的相互依存、三位一体,成就了天府之国“水旱随人”“良田”。“因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引水、分洪、飞沙,使水资源得以持续、永久利用,造福于民;“顺应自然,以自然代替人力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丰富而良好的生态。“深淘滩、低堰、泄洪、护灌”依然孕育着千万亩粮田。都江堰的建设和应用成功地跨越了依赖、开发、掠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阶段,与环境互补,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一脉相承。

都江堰的可持续利用可以归结为四个突出的成就和经验:

1.精彩的工程建设

一是项目布局因势利导,因时制宜;第二是可以不断转化,效率可以不断扩大。这不仅是原有的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工程,还有新建的闸坝引水工程。

2.符合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

都江堰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是人们的需要,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人水和谐,天适人宜。

3.完善应用功能,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都江堰修建之初以防洪航运为主要目的,后在汉武帝时代扩大灌溉。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建设和改造,成为中国第一个实际灌溉面积超过67万hm2的超大型灌区。

4.有比较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

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修复维护,较好地解决了项目老化、项目配套等新问题。

1.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都江堰水利枢纽建于公元前256年,至今已有2260年的历史。世界上有很多古代的大型水利工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要么湮灭,要么形同虚设。只有都江堰独树一帜,至今仍充满生机,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都江堰在岷江上游340公里处修建堰坝,无坝引水,集雨面积2.3万km2,多年平均来水量6543.8+047亿m3。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灌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成都平原及其周边高地得到扩大,灌溉面积达45万hm2。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龙泉山从南、中、北路开辟,修建了黑龙潭、三岔、鲁班等大、中、小型水库近300座,灌溉面积扩大到57万hm2,呈现出“地上长龙行,天上银河流,深谷升起彩虹,平湖升起高峡”的壮丽画卷。从1986到1993,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现已达到67万hm2。灌区面积全国第一,都江堰引水总量达到6543.8+0.8亿m3。完整庞大的都江堰水利设施体系已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

第二,都江堰古老的工程管理体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工程永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都江堰工程已经使用了2260年,有效的工程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官堰”与“民堰”

都江堰在2000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级管理体系。省级政府部门管理渠道工程,设置堰官,管理堰务,称为“官堰”。下一级政府部门按行政区划管理岷江干流杜康岩至中游新津河金马河、蒲阳河、白条河、无辜河、刘阳河,管理支渠或支渠,统称为地方水利工程。引水支渠以下的灌溉工程由受益者自行组织管理,称为“严敏”。

汉灵帝年间(公元168年),设置“都水峪”、“都水场”等水利官员,负责都江堰渠首工程的维护管理。据《水经注·河流志》记载,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征北,以筹其国之资,征二千二百人保之,有堰官”。自、晋、唐、宋等朝代以来,渠首所在地的县令也掌管渠首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三级专业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组织。

2.年度修理

都江堰建立初期,以及秦汉时期,主要是工程建设和开发。后来的朝代逐渐扩大了灌溉面积,加强了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宋代以后形成了年修制,制定了“旱则灌溉,涝则引水”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维护方法。2000多年的治水经验,总结了千古流传的治水经验。最著名的是李冰的“深淘滩低堰”的堰管理原理,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关键问题;清同治十三年(1874),冠县知府胡琦编撰的治水三字经,以及后来的治河格言“遇弯抄近路”和治水八字法则“因势利导,因时制宜”,至今仍在指导着都江堰的维护和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工程维修坚持“五年大修”和“十年专修”制度,保持了工程的更新和稳定。

3.大坝和运河管理

都江堰建成后,竹子、木头和鹅卵石被用来修复灌溉和防洪工程。1952开春后,从渠首到灌区主支渠入口,陆续用钢筋混凝土筑坝,干渠用钢闸门,支渠用木闸门,逐渐改为钢闸门。此外,人民渠入口处的大坝改为钢筋混凝土水闸,将盐阜河和淠河之间的水分开的淠河大坝改为水闸,木马山引水工程入口处的江安河大坝改为橡胶坝。随着引水流量的不断扩大,都江堰渠首的工程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系列的维修、改造和续建,保证了工程本身的完整性,为其继续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灌区规模的扩大,都江堰灌区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很好地适应了都江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在工程所有权、公有制实现形式和维修养护投资渠道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水资源配置主要靠行政手段,市场机制不明显。水管理单位只是对工程进行统一管理,没有权利或足够的职能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缺乏对灌区主要水源的控制能力,公益性支出得不到回报。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都江堰虽然效益大,但是治水单位是财政。

近年来,在和谐治水理念的指导下,四川省水利厅和都江堰管理局抓住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探索水利工程管理新思路,发挥管理效能,注重协调和把握工程管理、效益发挥、文物保护和人文景观的关系,创造、传承和完善了都江堰工程管理模式,使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从都江堰的可持续利用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都江堰的“健康长寿”不是历史的偶然遗留,而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这么多古代水利工程都没有痕迹?为什么那么多现代水利工程成为险工,功能缺失,难以发挥效益?成都平原人民与都江堰结缘,天府之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都江堰,都江堰的项目持续带来效益,这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争事实。此外,事实证明,都江堰随着历史进步而不断调整的管理体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都江堰之所以能长久持续,是因为它简单,成本低,维修保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江堰的管理和应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典范。都江堰的成功不仅限于工程本身的建设和应用,还在于它的精心管理和扩大效益,以及适应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水条件、工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失效、资金短缺、人员过剩、管理粗放、社会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迅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工程条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的重任。今后,中国水利工程管理将积极推进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持续发挥。

1.理顺水管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改革,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初步建立起适应水利工程管理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型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继续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力争2010前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3 .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水管现代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努力建设和谐生态的绿水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的一些水利工程,尽管前期工作“辛苦”,但建成后仍然效益低下,环境影响突出,边际运行成本过高。现在这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是让既得利益者受益一时,甚至是建设期间受益,但其后果却是多年有害,带来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是不可逆的环境破坏。这些项目即使投入,精心打理,也很难长期使用,甚至用的时间越长,弊越大。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建设一个人水和谐的绿色水利工程,从源头上坚决杜绝不良工程的建设,这就需要对拟建的水利工程进行充分论证、慎重选择、精心设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衡量和把握工程目标实现的置信区间和偏差。

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科学智慧和文明的结晶。都江堰的建设和应用体现了交通和管理系统的深刻理念,体现了人水和谐、“天人合一”和共存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财富。

参考资料:

1主编景正树。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7月。

2都江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都江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