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同意学前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前教育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F . W.A Froebel)首先提出的。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他还接受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1837年,在布兰肯堡成立了一个针对1 ~ 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命名为幼儿园。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要建立在儿童独立活动的基础上。

他非常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材。主要著作有:《人类教育》(1826)、《母亲游戏与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尽管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中存在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智育中心”转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上世纪60年代,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的压力下,美、日、苏等国都以高、新、难为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步分散。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加强早期智力开发已成为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将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发展,导致“智育中心”,忽视了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回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纷纷呼吁进行整改。

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与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全面发展儿童的个性。人们意识到教育是相互关联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视为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等纳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以纠正重智育的倾向,在天真、活泼、快乐的氛围中促进儿童的良好发展。美国学前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儿童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父母都渴望孩子成功,社会也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成年人还是对幼儿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训练明显是片面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兴趣,过于形式化和严格,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孩子通过自然体验、社会互动和游戏,自发地、独立地学习。

不分年级,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65438年至0990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小学教育三年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试图打破传统的等级观念。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三个学年组成。每个阶段称为初始学习阶段,包括学前班的小班和中班。孩子2到5岁。第二阶段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园的大班和小学的前两个年级。孩子5到8岁。第三阶段称为深度学习阶段,包括小学以后的三个年级,学龄为8岁至11岁。

在美国,人们也对混合年龄组在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非年级计划中的潜在作用非常感兴趣,如20世纪90年代的肯塔基州教育改革法案和21世纪的俄勒冈州教育法案,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分年级的教育形式自古就有。在现代,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在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制度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此在19年底开始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受到了批评。

不分年级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允许他们有前有后,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得到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在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社会交流,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能学到很多知识,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再次,不分年级,教育也促进了老师因材施教,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最后,无年级制有利于老少衔接,让孩子从幼儿园教育自然过渡到正规学校教育。

虽然战后各国的学前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幼儿园、托儿所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仍然难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在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