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对祖国有贡献的名人?

1,张自忠

1940年5月6日,张自忠部队对敌已经非常困难,军事要点不断被攻克。张自忠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投标渡江。由于危险,每个人都不赞成这个决定。

张自忠已下定决心,要亲自督战,以消磨敌人的士气。这一次去张自忠,是为了脱离平常那种朴实无华的状态,穿上黄色的官服,戴上领章,带着“风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度去河东战场。

战斗中,由于无线电技术落后,张总部发出的无线电密码被日军破译,导致其行动完全被日军掌握,日军从多个方向联合攻击张自忠。

混战中,张自忠的手下差点丢了性命。张自忠自始至终不肯后退半步,警卫员马等人也护着他。在两军交战中,一名日本士兵用刺刀刺伤了警卫马一人。

张自忠怒目而视,抢过敌人的刺刀,用自己的身体罩住马小棠。这时,一颗子弹射向张自忠,穿过他的腹部,另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右前额。一代著名抗日军人献身报国,轰然倒塌。

2.钱学森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同时,钱学森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建立喷气和火箭技术”计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中近程导弹携带原子弹的“两弹组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我国近程导弹携带原子弹的“两弹组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和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196416年6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中国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发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邓稼先一直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引领中国国防和自卫武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8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1986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7、1989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1999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因为他对中国核科学的巨大贡献。

被称为“两弹”。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4.袁隆平

他设计了高冠层、短穗层、大穗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袁隆平在1997期间开展了超级杂交稻的研究。

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示范片第一、二、三期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目标。

2013年开始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斤目标研究第四期,计划2020年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生产应用。

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增产增收效果,已在全国7个省市实施。其中,2012年湖南省县(市、区)由20个增加到50个,面积882万亩。

截至2012年底,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贡献。

5.詹天佑

1905-1909为了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被分配负责道路建设,先当总工程师兼总经理,后当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这条路从北京到张家口,穿过军都山脉。

地势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是通往西北的要道。为了争夺修路权,英俄僵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己修建,但信心不足。外国人议论纷纷,认为中国无力完成修路工程。

詹天佑说:“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一路上的一切工作都依赖外人,这是可耻的!”面对外国人的讥讽,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带领所有筑路人,迎难而上。齐新为国争光。

建设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短缺。1905年5月,詹天佑带领仅有的两名工科学生从丰台经南口、八达岭至张家口测量,后复测,从延庆府选测,经德胜关绕行八达岭。

十三陵到昌平的对比线(也考虑了永定谷路线,工程艰巨,受资金和工期限制无法使用,故未勘测)。6月,他回到天津总局,提出了勘测调查报告,并拟定了建设计划。

计划分三部分建造。首段(丰台至南口)先开工,这样可以受益于早期交通。将对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市)和第三段(岔道市至张家口)进行详细调查。尤其是中南口到八达岭的第二段。

地形较陡,需要进一步选择对比线。报道称,“如果这条路早一天成为,公众就早一天从中受益,商务旅客就能早一天享受到它的便利,外地人也能早一天觊觎它;修路的难度其实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