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科技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工程的设计和技术领导,先后参加了重庆白沙沱、南靖、枝城、九江长江大桥工程的设计和技术领导,为讨论和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措施。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65438-0950,王任武汉长江大桥钢梁设计组组长。建国之初,他缺乏建设这一技术复杂的庞大工程的经验,曾邀请苏联专家进行技术援助。然而,王曾经拥有的美国桥梁标准与苏联的标准大相径庭。在接受讨论苏联桥梁规范的任务后,他勤奋地自学俄语,很快就能阅读俄语专业书籍,比较美苏两国的技术标准,在理论原理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和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从65438到0953,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技术总负责人王与我国桥梁专家、时任副科长的刘增达一起,一边带领全科医生进行武汉长江大桥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设计,一边绘制自己的钢梁方案。武汉长江大桥钢梁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材料强度,简化制造工作,便于江面高空铆接作业,主桁架构件采用H形截面,并考虑构件互换,以适应桥梁制造厂采用无孔拼装技术,对保证钢梁制造安装精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悬臂拼装法是我国架梁技术的重要进步。这些都是在王的具体指导下,由大多数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其布局和细部构造仍为日后我国建造的许多长钢梁所沿用。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建造的大型铁路桥项目。1958至1966,王主持南京长江大桥初步设计,负责大桥钢梁设计,协助审定全桥施工设计。南京长江大桥钢梁原本打算用苏联进口的低合金钢。但由于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供应方面的规格无法满足结构要求。在这关键时刻,王坚持使用国产16锰低合金钢,随铁道部领导同志赴鞍钢紧急求援。他密切配合鞍钢技术人员深入学习。提出在保证钢材韧性和塑性的前提下,可在大型桥梁用钢要求的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强度,使成品合格率提高了一倍。最后针对该钢制定了“16锰桥”的技术规范,满足了南京长江大桥钢梁的需要。这种钢至今仍广泛用于桥梁、建筑、造船等部门。在南京长江大桥钢梁设计中,考虑到跨度增大,采用低合金钢,王认真研究振动理论,提出对钢梁进行模型试验。试验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的协助下进行,按照设计设想模拟钢梁架设的全过程。在实际架设过程中,观测各种振动响应和内力,以指导施工,确保架设安全。从这次实践经历中,他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种“从理论探讨-模型试验-实桥测量的认知循环”,对今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指导新结构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时任桥梁工程局副总工程师,在枝城长江大桥65438 ~ 0966施工前期,就制定了大桥的总体布置。王参与确定了该桥独一无二的斜拉悬挑梁架设方案中吊索架内安装钢梁的设计原则。九江长江大桥成功采用气幕沉井,王参与并指导了该项目的科研工作。他还提出了桥梁整体模型和接缝模型的原理,以验证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作为桥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仅要妥善处理正常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特别是在抢修工程中,任务紧迫,没有先例可借鉴,完全取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郑州黄河旧桥干流1958墩11被冲毁,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中断;南京长江大桥1964在施工过程中,4、5号墩浮箱出现了很大的摆动险情,这在桥梁建设史上是罕见的。王积极参加1976唐山大地震受损桥梁的修复工作,或提出建议或支持合理化建议,参与领导的正确决策。在所有桥梁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受损的桥梁在短时间内修复了。1963加入铁道部专家组领导小组,赴越南考察马江大桥。临行前,他被告知洪水可能提前到来的预测,并制定了几个预期的应急抢修方案。到达施工现场后,拟根据实际情况用钢丝绳楔住罐笼和管柱,使其连成一体,并连夜在管柱内灌注钻孔灌注混凝土,使基础在岩层中生根。四天后,在只有少量管柱受力的情况下,经受住了连续洪峰的考验,保住了桥墩。为此,越南政府交通部部长亲自举行了表彰我国专家组的仪式。

广州珠江大桥西桥25号墩原设计为管桩基础。施工中发现基岩中有溶洞,不得不修改设计。王主持设计,采用超前钻沉管柱穿越溶洞的修改设计获得成功。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法是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诞生的一项新技术,管柱钻穿溶洞在珠江大桥中尚属首例。

在东北寒冷地区建桥有其特殊性。20世纪60年代初,王与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协商,为陶赖昭第二松花江大桥制定了在冰冻河道排架上拖拉穿孔钢梁的施工设计方案。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冰下基础修复,大跨度钢梁浮动、垂直和水平移动的方案获得批准。

作为桥梁工程局的技术负责人,王还负责审批该局承担的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大渡河大桥、雅砻江大桥单孔大跨度钢梁设计方案。同时,他还协助审定了跨众合龙的三孔连续钢桥宜宾金沙江大桥的设计。今后,我们将协助安排借用临时闲置的桥梁构件和组装临时平衡梁跨度,实现大渡河大桥单向全伸臂、金沙江大桥和雅砻江大桥对伸臂交叉合拢的安装和部署。在完成桥梁设计和施工的技术工作的同时,王还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国际技术交流活动中。多次出国进行桥梁技术考察和参加国际技术会议,参加或主持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东南亚、印度等国的桥梁代表团,还主持了在中国实习的朝鲜、越南桥梁建设者的培训。在这些活动中,他一方面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桥梁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又认真研究国外的新技术成果为我所用。1958期间,参加铁道部桥梁调查队,赴苏联。应邀参加莫斯科全苏桥梁机械化建设会议,参观设计院、研究所和大学,在施工现场与苏联专家组讨论长桥设计开发的相关问题,供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参考。南京长江大桥8号、9号墩采用直径为3.6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吸取了王此行带回的相关资料设计的管桩沉入砂层47米以上的有益经验。1976期间,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的桥梁调查团走访了东京大学、设计院、研究所、桥梁工厂以及许多已建或在建的桥址,结识了日本桥梁界的主要专家学者,全方位探讨了现代桥梁的国际水平。他认真学习了日本在地震灾区桥梁设计和施工、新型大跨度结构、高强钢焊接、新型深水基础等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参与编纂并主持出版了《日本桥梁概观》一书,因受到读者欢迎而再版。65438-0980,王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代表团团长,参加了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年会。在访美期间,他与里海大学的美国专家教授就桥梁的疲劳和脆性断裂问题进行了讨论。参观并讨论美国建造的长桥和活动桥的特点;并与美方商定中美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国际桥梁与结构技术交流大会的原则,会议于1982在北京成功召开,王参与中国桥梁论文的评审和推荐。在历次技术交流中,已撰写或合作撰写论文10余篇,发表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或国外杂志上。

在技术交流中,王潜心钻研,博采众长,专注于中国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他是10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其中,立式双页活动桥的设计和活动机构的布置系统,为填补我国活动桥设计和建造的空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72年,他与交通部工程机械专家组合作,拟定了330工程垂直移动桥的概要设计,为我国今后的垂直桥梁设计铺平了道路。天津海河开启桥由桥梁工程局于65438-0985设计建造,是吸收了这一引进项目的基本原理而设计建造的。对于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王极为关心桥梁建设者的培养。在他手下工作过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都成长为技术带头人。王在1983退居二线后,继续关心培养中青年技术人员,积极组织他们学习技术,帮助他们修改、审读学术论文,有的甚至帮助翻译成英文。经过他的组织、推荐和帮助,65438多名中青年技术人员得以在国内外重要技术会议或刊物上发表论文。1983年,他已年届七十,体弱多病。他还是开始写一本170000字左右的书,桥梁工程。该书发布于1992,即将出版。本书是王一生桥梁建设经验的总结,希望对年轻一代的桥梁建设者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