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源乡的节日习俗

英龙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是百兽之首。漫长的封建社会用来象征皇帝,后来人们用它来象征和平与美好。因此,尊龙,尊龙爱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玩耍,跳舞和迎龙是人们庆祝和平与繁荣的群众活动,也是农村邻里和谐团结的象征。湖源迎龙的习俗始于明末清初。

我们欢迎的龙属于卧龙,由一个龙头,一个龙身,一个龙尾组成。用竹片和竹签在2.5米长的木板上编织,糊上纸装饰。龙头高大威猛,大眼睛闪闪发光,大耳朵随风摆动,大嘴里衔着一颗金色的龙珠,五色长须,高髻闪亮,公鸡的爪子极其锋利,鱼尾翻腾着白浪,兽王的头居高临下,全身鳞片闪闪发光,头上挂满了凤凰、孔雀、蜻蜓、圣甲虫……载歌载舞。晚上点蜡烛色彩鲜艳,造型逼真,龙头高,威力大。

迎龙活动:龙头是去年年初各姓氏(邓姓、陈姓)的第二、三、四名得奖者。他们迎接的龙分别取名为大龙、二龙、尾龙。每条龙后面都是由各家各户组成的龙身。陈、邓迎宾的龙各由三条龙组成,西邓、李的龙首、灯头同属一主。

迎龙队伍以铜钟、铜鼓为龙头,依次为灯笼、龙伞、笛子、二胡、唢呐,再依次为锣、鼓、钹,随后是各种花篮、灯笼、乐队。水龙头前有两个敲大锣的指挥官,大龙和二龙。

龙尾龙之间有乐队和灯队。当晚,全镇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都来观看,甚至还有十里八乡的村民专程来看热闹。街道两旁,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把山乡的夜景装点得异常美丽壮观。

游龙里的参与者基本都是男青年。他们都穿着凉鞋,运动鞋,腰间围着围巾。他们双手紧紧握着龙板,眼睛盯着前方,脸上写满了兴奋、自豪和紧张。游龙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扭成一团...不太平!因为年轻人喜欢刺激,好斗和贪玩,人们经常掉进河里和田野里,全身湿透,甚至浑身是泥...让每个人都开心,没有人会介意。

游龙的行走路线和迎宾灯笼都是一样的。一路上每走到别人家门口,各家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来欢迎你,这意味着你会很幸运。游龙回祠堂祭拜时,许多青年男女会争抢龙须。当他们回到家,他们会把龙须挂在蚊帐的边缘或新房的门口,这意味着龙将在来年生儿育女,增添鲜花。游龙结束后,龙首的主人召集艺人唱歌娱乐,然后邀请客人到晚上。

迎宾灯

迎花灯又称“迎丁”,民间有“庆添丁”之意。旧社会人们有早婚早育的习惯,有多子多福的思想,重男轻女。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春节期间,亲戚和族人会来庆祝和祝贺。后来,打灯笼的习俗逐渐形成。据说始于明末清初。迎灯是春节期间的第一个重要活动。有三层含义:一是通过壮观的迎灯游行,表现本民族人民的繁荣、团结、和谐;其次,通过新婚“沙灯”(新娘家出嫁的彩色灯笼)的数量,反映了百姓的富裕程度,即百姓一年娶了多少新娘;第三,通过许多五颜六色的灯笼,展示了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确,逆着灯光在街上游行。敲锣打鼓,弹唱欢歌,喜庆欢乐,增添了民间春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迎灯活动由去年出生的第一个男性的家庭领导。花灯迎宾队由灯头和各组“沙灯”组成。第一队花灯由铜钟和铜鼓牵着,其次是第一盏花灯,接着是龙伞或龙珠(队伍的顺序不能乱),接着是乐队和花篮队(花篮、鲤鱼灯、鹤灯、五星灯、灯笼、飞机灯等)。).“沙灯”新婚小组由铜钟和铜鼓带领,与“沙灯”相连,随后是乐队,随后是灯队...当车队经过门口时,各家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迎接,象征着迎花灯、增人、发财、吉祥之意。招待会结束后,灯笼头和“沙灯”主人会请民间艺人唱歌,然后请客人和亲戚吃喝到半夜。

朱颖大桥

在元宵节的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有举行活动欢迎蜡烛桥的习俗。欢迎蜡烛桥意味着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和平繁荣,生活富足。至于确定具体事件承办人,陈和邓姓氏不同。陈按祖辈抽签,当年最老的是邓。蜡烛桥简单,制作简单,用木头,竹片,各种花纸做材料。在2.5米长的木板上安装5对形似凳脚的骨架,用白纸粘贴成漏斗形灯箱,在箱内插上蜡烛,在灯箱周围配上“国泰民安”、“富贵荣华”等祝福的诗句。或者画代表好运的花、鸟、昆虫、鱼。每两个灯箱都用五颜六色的花装饰,于是就做了一个蜡烛桥。晚上,人们把自己的蜡烛桥扛到村头,连成几百个结。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锣、鼓、鞭炮齐鸣,烛桥队沿着村子的街道走着。烛光闪烁,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长的龙在蜿蜒曲折,场面十分壮观。英珠桥特别注重和谐和平,文明游行。没有人会沿河而下到田里去,这预示着好运和顺利。抬着蜡烛桥的小伙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轻松的表情,蜡烛桥所到之处,迎接它的是烟花爆竹。每个人都祈求长寿、财富和好运。在欢迎客人后,坎德勒布里奇的主人家邀请民间艺人到家中演唱歌曲,然后设宴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