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典故是什么?

中秋节的典故有:

嫦娥奔月,吴刚和玄宗漫游月宫。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秋天节、中秋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许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各国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它的价值只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节定在8月16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历久弥新。中秋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满月是人们团聚的标志,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寄托,希望丰收和幸福。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汉族的神话传说。讲述了嫦娥被西王母逼吃了丈夫后羿给的长生不老药后飞往月宫的故事。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用明朗的姿态和绚烂的色彩赞美和歌颂嫦娥。对比古代文献中关于嫦娥的记载,可以看出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大量的加工和修饰,使嫦娥的形象如月亮一般美丽,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吴刚伐桂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一。相传月亮上的吴刚受到天帝的惩罚,去月宫砍伐桂花树,桂花树也加入了砍伐的行列。天帝把这种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在唐朝,最传奇的是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相传唐玄宗、沈和洪都道士都在中秋节赏月。突然,玄宗皇帝提出了参观月宫的想法,于是石天照做了,他们三个开始去青云和漫游月宫。但皇宫戒备森严,无法进入,只能远眺长安皇城。这一次,我突然听到了童话般的声音,美丽而美妙,动人!唐玄宗对旋律一向熟悉,所以把它背在心里。这恰恰是“此曲只应天上,人间能听几回?”以后,玄宗在月宫回忆仙娥的音乐和唱腔,自己作曲编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彩羽”。

参考数据

百度百科:/doc/2427843-256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