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民歌的历史渊源

1955年陆等人将叙事民歌《摇船郎》改编成第一部民间戏剧《淘米记》,由中兴镇业余剧团首演,1956年春节参加海门县文艺汇演,后由业余剧团演出,1957年3月先后参加各市、省会演出。1958年8月,海门民歌剧团成立。截至目前,该剧团已上演剧目200余部,其中创作剧目30余部。代表曲目有《淘米记》、《摘桃子》、《两个媳妇》、《银花女》、《青龙娇》、《给妈妈的歌》等。1993年5月和2002年2月,海门民歌剧团举行了两场演出。

海门山戏的演出范围不仅包括海门,还包括整个南通地区和江浙沪的吴语地区。海门山剧团不仅是专业的戏曲团体,也是海门民歌传播的载体、民歌发展的基地和民歌演员的人才库。

清代中期,江南海门地区有大量移民,兴移民将引入沙区。通过海门等地几个普通人的代代相传,海门民歌逐点发展成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关剑阁、丁忠国搜集海门民歌,成功编著《江口情歌》,在《上海大夏大学学报》发表,后编辑成专辑。第二年,关剑阁收集了长篇叙事民歌《红娘》,发表在乐武汉《天地人》杂志上。

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后,当地业余文艺演出十分活跃,发展了多种新民歌,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歌颂了劳动和爱情,批判了各种现象。

1954年,海门民歌正式搬上舞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鲁等人编创的第一部海门民歌剧《淘米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接下来,我参加了一场在南通和江苏省的演出。

1957年,《淘米记》参加全国民族乐舞汇演,演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机关接见并拍照留念。

1958年8月,在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海门县政府正式成立了专业的海门民歌剧团。此后,海门山戏作为一种新的剧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一篇关于角关民歌研究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1984,海门民歌研究会成立。

1985年8月,海门县举办首届海门民歌演唱会,50多位歌手演唱了40多首民歌,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报道。

1986年7月,宋演唱海门民歌《小姐姐看中船夫》进京与南通民间艺术团同台演出。

65438年至0987年,《海门山歌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250多首海门山歌。

1993年第二次赴京演出《青龙角》,获得成功。同年年底参加江苏省首届戏剧节,凭《青龙角》演出获多项大奖。

1995,海门民歌《青龙角》在北京演出。

2007年,海门民歌进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7年8月19日至8月21日,中国海门民歌艺术节举行,标志着海门民歌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8年6月14日,海门民歌正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