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的复习资料(历史、数学、语文、化学、物理、英语、政治)都做完了,急需…

物理复习资料

密度

1密度: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质量/体积

物质的密度与物质本身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的物质通常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代表物质本身的一个特性[受温度影响]

⑴属性:与外界因素无关。

⑵特点:受一些因素影响。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5密度水=1g/cm3 =1000kg/m3。

物理意义:每1立方米的水质为1000公斤。

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也小于固体的密度。

同一种物质,态度不同,密度也会不同。

目前宇宙中发现的密度最大的恒星是中子星。

压力和压力

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应力面。

压力产生的变形效果是由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的压力决定的。

当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越明显。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不同点的重力压力

该方向垂直向下并垂直于压缩表面。

作用点的重心压在物体表面。

符号G F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取决于物体之间变形的大小。

定义由于地球引力而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6压力: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称为压力。

7压力=压力/应力面积p=F/S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PA的符号是Pa。

一个成年人在地面上的压力是10000Pa。

物理意义:每1平方米的压力为10000N。

10降低压力或者增加受力面积都可以降低压力。

11增加压力或者减少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加压力。

12极限压力:经验表明,所有材料所能承受的压力都有一个极限,一旦施加在材料上的压力超过这个极限,材料就会被破坏。

液体内部的压力

1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2液体对容器底部[液体受重力作用]和侧壁[液体具有流动性]施加压力。

液体中各个方向都有压力,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测量液体内压的工具:U型管压力计。

5什么因素与液体压力有关?

⑴深度: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力越大。

⑵密度:在不同液体中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产生强大的压力。

⑶高度差:判断有无液体压力。

6公式:p=密度*质量*深度

连通器

1通讯器:由多个底部相通、上部开口相通的容器组成。

以便使通信设备中的液位保持水平。

(1)相同的液体

(2)液体静止后。

血压计:使用U形管压力计测量人体血压的装置。

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它排开这部分液体的重力。

影响浮力的因素:液体密度增大,浮力增大。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2 F浮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 G row[被置换液体的重力]

3 G行=M行*g =液体密度*V行*g

4 F浮子=液体密度*V行*g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浮动=F上表面-F下表面。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

6物体的起伏情况

g大于f,下沉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

G=F【在任何位置静止】悬浮液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

f大于G【浸没】,漂浮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

8排水量是指船满载时的质量。

9液体密度计:刻度从上到下,数值从小到大。

10改变物体起伏的方法:改变自身体积,改变浮力。

改变浮力的方法:改变液体【气体】的密度,改变浸入的体积。

11 V float /V total =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12如果物体漂浮,物体浸入1/n物体密度=1/n液体密度。

历史

2007年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世界史复习(下)

一战(1914.7——1918.11)(8-12页)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65438+200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普西波林在巴尔干半岛的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开枪打死了奥匈帝国继承人费迪南。这一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

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对暗杀等类似恐怖事件的看法:要坚决反对暗杀等恐怖活动。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更不能把刺客当成民族英雄。)

2.一战的交战方是三方同盟,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协议。

两大军事集团斗争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这也是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一战转折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欧洲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德国和法国;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宰场”、“地狱”。从此,德国失去了在西线作战的主动权。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end:1918 165438+10月,一战以协约国战败告终。

战争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性战争。

影响(后果):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涉及30多个国家的654.38+0.5亿人,伤亡3000万人,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独立亚非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最大的成就)

5.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发生吗?为什么?

答: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不会发生。因为:战争的爆发不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但如果没有发生像萨拉热窝事件这样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国家之间的矛盾可能会通过和平理性的方式得到解决,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就不会发生。)

启示:(或者说你研究一战有什么感受?)

答: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通过和平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有道理)

彼得格勒起义(12-33页)

1.1917 165438+10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学院领导起义。“阿芙罗狄蒂”号巡洋舰发射空壳作为攻击冬宫的信号。165438+10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毛泽东:“十月革命用大炮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两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43-46页)

1,凡尔赛条约:1919 1。为了缔结和平条约,战胜国盟国对战后世界进行了安排。在巴黎举行会议的是巴黎和会。27个国家出席了会议,法国总理克莱蒙梭和英国首相劳埃德出席了会议。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6月9日,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被法国收复;军事:德国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允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65438+万,德国在莱茵河以东50公里范围内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波兰和捷克的独立;赔款: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额;殖民地: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2.九国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和中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中发挥了主要作用。1922,九国代表签署九国公约中国。主要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中国“门户开放”和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影响:实际上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毛泽东:“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统治的局面。" ")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65438+2009年6月,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从1919到1920,协约国还与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平条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延续,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再次瓜分世界的制度。理解: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长期维持。

4.一战后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国际新格局..

5.如何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划分世界的结果。因为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激化了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殖民地人民与殖民者的矛盾。因此,这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问答,

1为什么毛泽东说华府会议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统治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却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因为它声称要向中国“敞开大门”,给外国势力在中国“平等的机会”。这就打破了一战中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和其他几个大国对中国的侵略提供了便利。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者。

2.如何理解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一秩序极不稳定。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没有牢牢控制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极大仇恨。德国虽然有领土丢失、军事限制、赔款等一些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来说,还是一个强国。其次,华盛顿体系未能有效约束持续加紧侵华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抗衡的日本。

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地区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项目的时间和地点控制着国家所涉及的地区

巴黎和会1919法国巴黎英国法国美洲欧洲西亚和非洲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华盛顿、美国、英国、日本、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1929-1933大经济危机(48-49页)

1929 ~ 1933大经济危机:1929起于美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涵盖面广;持续时间比较长;尤其具有破坏性。影响:一是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第二,资本家破坏商品,生产受损。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各国资产阶级都在寻找出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启示:中国的经济建设不应该盲目追求过高、过快的经济增长,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罗斯福新政:1933 (49-51)

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目标: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引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内容:金融上,整顿银行业;在产业方面,(中央措施)产业的调整和《产业复兴法》的颁布;在农业方面,减少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影响:新政成效显著。美国经济慢慢复苏,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显著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经验和教训: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储蓄利率和启动项目,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启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成为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表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功能。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