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鄂尔多斯发展的人可以介绍一下吗?

全市辖7旗3区,总面积8.68万㎞2,人口1.94万(2010)。鄂尔多斯市拥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其中,探明煤炭储量1496万吨,约占全国的1/6。鄂尔多斯市有目前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综合气田苏里格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5000亿立方米,是中国实施西气东输的战略要地。全市还有天然碱6000亿吨,盐6543.8+000亿吨,芒硝70亿吨,石膏35亿吨,石灰石65亿吨,高岭土65亿吨。全市现有草地470万公顷,年产阿尔巴白羊绒70多万公斤,羊毛654.38+00万公斤,毛皮230万张。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成吉思汗陵、银肯香沙、恩格贝等。同时,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是西北、华北地区的主要沙源。被国家列为近期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鄂尔多斯经济现象”。

编辑此段落

相关信息

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城市。鄂尔多斯经济是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从这座城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形成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工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1949 ~ 1980是工业经济低速运行阶段。1949年,鄂尔多斯市只有8个小煤矿,年产量6.8万吨,工业总产值1.94亿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1980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458家,资产总额2.08亿元,涉及煤炭、纺织、医药、建材、机械、食品等行业,总产值1.1.9亿元,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44.8: 55.2。农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 1981 ~ 1993是工业发展阶段。1980之后,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西移,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达拉特电厂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大规模上马,为鄂尔多斯市的产业发展带来了绝佳的机遇。以此为契机,湖北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建设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到1993年,工业企业发展到491家,资产总额达到241亿元,利税达到1.69亿元,工农业产值比调整到53: 47。工业开始在湖北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形成了煤炭、纺织、化工、电力四大支柱产业。(3) 1994一直是工业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的发展阶段,工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里的经济总量急剧扩张,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工业企业发展到9063家,总资产296亿元。到200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58:26(1978为45: 28: 27,1995为34: 41: 25),彻底实现了由农牧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生产、加工、销售占全国1/2,占世界1/3。煤炭生产企业,主要是神华神东公司、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万里、沂蒙煤业集团,年生产能力4000万吨,占自治区的60%;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达拉特热电厂、国华准格尔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超过200万千瓦。从1995到2000年,全市生产总值从49.74亿元增加到1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9%;人均生产总值从3992元增加到10774元,是自治区平均水平的1.9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7.9%。全市财政收入从4.44亿元增加到6543.8+0.574亿元,年均增长28.8%;工业经济继续高速高效运行。全市工业资产年均增长37.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7%,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7.4,连续7年位居自治区第一,实现利税年均增长22.7%。工业总量从1990的自治区倒数第三位跃升至自治区第二位(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2元,年均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3元,年均增长14.4%。农牧区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52.3万人减少到1999年的13.7万人(2000年因灾贫困人口达到195900人)。2000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自治区第二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居自治区第三位。鄂尔多斯经济如期实现了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前列的目标,创造了“鄂尔多斯经济现象”。

“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累计实现GDP 6543.8+0586亿元,是“九五”的3倍。十五末,鄂尔多斯创造的日均价值(增加值)是五年前的三倍,相当于一年创造的价值654.38+0955。2005年,鄂尔多斯财政收入达到93.4亿元,是“九五”末的近6倍,年均增长41.9%。2006年以56%的增长率和14586万元的总额跃居全自治区第一!

编辑此段落

原因和经验

鄂尔多斯经济崛起的原因很多。国家能源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对鄂尔多斯经济崛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并不能完全解释鄂尔多斯经济崛起的原因。原因如下:

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正确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八五”和“九五”期间,鄂尔多斯以经济为中心,以工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在工业上大做文章,彻底重塑和重构了鄂尔多斯发展经济的思路。

1979期间,鄂尔多斯在自治区率先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日本成套技术和设备,成立了沂蒙羊绒衫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之后,鄂尔多斯市先后引进国内投资,建设了准格尔煤电、东胜煤田、拉达特火电、万家寨水电等重大项目,成为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992以来,为加快开放步伐,鄂尔多斯市设立了6个开发区,以此为窗口,在高新材料、生物工程、高能产品开发等领域取得突破。截至目前,一些开发区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39748万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8.6倍。

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

上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在自治区率先组建企业集团,使产业优势迅速集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995以来,按照“以业立群,以群促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扶持年利税10万元以上企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培育,31企业达到上述规模,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中,四大集团(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美集团、宜化集团、伊利集团)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34%,上缴利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0%,形成了湖北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柱。鄂尔多斯羊绒集团龙头企业1995上市b股,1997发行b股,2001发行a股,三次募集资金24亿元。1995集团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羊绒制品大王”称号。2000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7亿元,创汇65.438+0.1亿美元,利税4.4亿元,居全国纺织行业首位。鄂尔多斯工业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从当时亚洲最大的羊绒加工企业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建成开始的,从65438到0979。它的成立曾被国内有识之士称为“中国羊绒产业的一次革命”,也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羊绒产业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这也标志着鄂尔多斯地区工业化的开始。

市旗经济一体化,开放创新。

把“四个集团”、“四级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工业经济的大局。

这一开创性举措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整体优化和企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资源的多层共享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且“四大集团”、“四级企业”、“工业园区”要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从而促进资源开发,推动企业发展。将“抓大放强,放小放活”的理念灵活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在抓大的过程中壮大公有产业,在放小的过程中发展非公有产业,这也包含了非公小企业向非公大企业的转变。城市旗帜的经济整合。打破过去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土地整理、资源封锁、各自为政的发展局面,优化优势资源组合,形成强大的“拳头”经济。如鄂尔多斯集团拥有全国羊绒衫35%和全球羊绒衫25%的市场份额,宜化拥有全国小苏打70%的市场份额,从而促进了旗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2000年,8个旗市中有6个超亿元,其中东胜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981.3万元,在全国县(市)中排名第75位,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第1位。

立足资源优势,实施资源开发转化战略

鄂尔多斯五华天宝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富集区。初步探明有8大类48种矿藏,有优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非金属矿产;闻名中外的阿尔巴斯白羊绒;优质的中药材是众所周知的。鄂尔多斯资源丰富,但相对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因此,必须对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实施资源开发与转化并重的战略。近年来,该市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拉动联动、增收增效”,大力加强农畜资源综合开发,不断延伸农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二是以优化资产增量结构为核心,通过重点项目启动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第三,正确处理支持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与发展地方经济的关系。鄂尔多斯市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重点项目不受干扰。国家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逐年为全市工业经济和财政做出了贡献,也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工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市政建设的发展。比如准格尔煤田10年来的开发,使薛家湾从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发展成为拥有6.4万人口的明星小镇。1999年8月,准格尔旗政府也从沙圪堵镇迁至薛家湾镇。

改革企业产权制度,优化资本结构。

十五大前,鄂尔多斯市提前建市。按照“支柱产业集团化、骨干企业公司化、中小企业私有化”的思路,旗(区)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对集团公司成员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1995以来,鄂尔多斯市大力支持鄂尔多斯、伊美、仪化、伊利四大集团成功实施低成本扩张,在自治区率先实施股票上市,融资近40亿元,约占自治区1∕3。这些企业相继进入中国500家重点企业行列。1995年9月,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管办于9月8日正式发文,决定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海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额度中向鄂尔多斯羊绒厂分配110万股,鄂尔多斯羊绒厂更名为“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人的作用。

一方面是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亿科赵萌原党委公开向社会承诺:“三年不摘贫困帽,我摘乌纱帽。”对工会直属局的要求是,如果自治区部门工作排名下降,相关领导要降职。联盟内八旗实行“座次制”。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方面的第一旗奖为654.38+万元,第二旗奖为8万元,其中旗委书记和旗长各可获得654.38+0万元。排名最后的旗手第一年被降薪,第二年被辞退。达拉特旗经济下滑,原团委坚决果断调整。因此,国旗很快呈现出新的面貌。另一方面是充分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该市逐步建立了“理性沟通、高能激励、刚性约束”的机制。“理性沟通”是指理解企业家,信任和保护企业家。从政治上、工作上关注和关心创业者,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鄂尔多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三大企业的总裁都有随时随地会见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权利。“高能激励”是指奖励有贡献的企业家,鼓励他们成长。“刚性约束”是指企业家的“风险聘任制”,厂长、经理不交房贷不能上岗,连续两年就地免职。由此,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