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起源与发展

秦腔的起源与发展

秦腔“形成于秦,精炼于汉,兴盛于唐,完备于元,成熟于明,播于清,几经演变,成大观”。是一个很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鼻祖,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传说中的《碗中莲花》的翻版。

秦腔艺术历史悠久。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开辟梨园,训练唱歌的孩子,既唱宫廷音乐,也唱民歌。梨园音乐家李龟年,原为陕西民间艺人。他的《秦王破阵乐》被称为秦王腔,简称“强秦”。这可能是最早的秦腔音乐。后来受宋词的影响,秦腔从内容到形式日趋完善。明代嘉靖年间,甘肃、陕西的秦腔逐渐演变为梆子戏。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秦腔歌唱家从蜀中入京,以其动人的音色、通俗的话语和高超的演技轰动了北京。现在京剧的西皮行云唱腔来自秦腔。

甘肃秦腔表演的三大特色

一是唱腔洪亮激越,感情饱满,变化强烈。很多南方人看不惯秦腔。他们只是觉得秦腔是直喊嗓子,听起来震耳欲聋,不同于南越剧和沪剧那种缓慢而细微的声音。这就是南北文化差异。苏州园林中的假山、绿塘、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而西北的黄河波涛、华山群峰、祁连积雪、平沙,则令人心旷神怡,极为刺激。爬华山和逛江南园林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不是最近几百年形成的,而是几千年、几万年前形成的。这就积累形成了南北方人不同的气质和审美习惯。就诗歌而言,自古以来,南方以婉约之词著称,北方则多有慷慨悲壮之作。北方人很少用民歌填词。南方以细腻的歌曲取胜,北方则以高亢的民歌为主。

二是舞蹈动作粗犷有力,变化大,工作量大。比如坐火车,二重唱,跳,翻筋斗等。,都具有武术表演的突出性质。当然,也有一些舞蹈节目表现了生活的情趣和优美的体态,但与其他剧种相比,它突出地体现了秦武术的特点。

第三,秦腔传统剧本主要表现战争和忠臣良将。不是没有其他主题,而是其他主题没有占据主要位置。而且上面提到的表现战争、反对侵略、歌颂忠臣烈士、表彰刚正不阿的作品很多,甚至还有连续剧(如《沈峰》、《万国》、《三国》、《杨家将》可以多日传唱,包公剧也可以是连续剧)。其他人数量较少。有一些戏内容轻松,表现生活情趣,但很少有戏表现全剧的喜怒哀乐。

甘肃秦腔历史

秦腔既然是作为西北人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而存在,自然就成为一种精神信仰。从它的孵化到它的形成发展再到它向未来的无限延伸,它仿佛像一张网一样束缚着自己,让无数代西北人有意识地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去培育它,享受它。陕西人甘肃人也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凉州志》载:“古凉州人习秦已久,甘州也”;乾隆四十四年(1780),王增义撰《甘州县志》卷四《风俗》,亦称此类琴音为“西最流行”。被许多学者视为秦腔古称的“秦腔”一词,说明秦腔不仅在清乾隆以前在甘肃流传已久,而且在戏剧、音乐、演员、班社以及各种表演技巧和节目的创作中也有所积累。比如敦煌吴颖班,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临猗沙河区钟毅班,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9),宁远(今武山)于家坂,清道光十年(1831)。剧目方面,65,438+0,956年“挖掘戏曲遗产大赛”共征集各类剧目古本3,000余部,其中清乾隆五十四年(65,438+0,796,5438+0)、清嘉庆二十一年(65,438+0,866)临摹秦腔《夏湾城》。靖远县老君庙曾有一口嘉庆年间铸造的铁钟,钟面上刻有128册楷书秦腔,为的是每次老君出世时,都要向上帝献上第一出戏。

这一时期,甘肃秦腔的曲牌体系也独具特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曲牌也由曲牌组成,曲牌中夹杂着佛教音乐。这种遗风一直延续到上世纪40年代末甚至建国初期,所以甘肃的观众称之为“老秦腔”。目前“老秦腔”里能唱的曲牌、佛歌有100多首,都是“甘肃无陕西”的遗孤。甚至在板腔唱法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就【二六班】而言,多在上句腔的末尾和下句腔的中间,各有一个极有规律的补语。其格式和技法与甘肃的一些小杂曲衬音颇为相似,说明甘肃的“老秦腔”【二六班】可能来源于当地的民歌。这正好印证了《辞海》中的说法,秦腔是在明中叶以前,在陕甘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甘肃秦腔的旋律也充满了明代魏良辅所说的“误用乡音”的特点。地方方言的四声对其旋律走向和词歌结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早期甘肃戏班的表演方法也很有意思。一般大多是从唱“曲子”开始,然后转向唱秦腔。当地观众形象地把这种音乐和秦腔的混合表演称为“惊涛骇浪”。也许是因为上述原因,晚清戏剧家徐克在《清稗笔记》中,将甘肃地方秦腔命名为“陕北秦腔”,将陕西秦腔称为“秦腔”,将甘肃称为“西洋腔”,以示与陕西秦腔的区别。

清朝和西安时期,有许多关于甘肃秦腔艺人活动的文字记载。民国八年(1919),原清道光版《靖远县志》“忠义”一章重修,有“张,贤人,能歌善舞,幽默五年(1867),城陷。小偷听到了他的声音,做了个戏,答应不杀他。拒绝它,引用过去骂贼,贼会一怒之下杀了它。这一时期,甘肃老秦腔剧团凭借以地方演员为主体,以活而精的鬼戏和侠义戏为主体的两大优势,在甘肃各地十分繁荣和活跃。比如,裕达的班长,远在他乡的富邦,张麻子,王宝,魏长三,杜,,嘎包子,沈正魁,周丹儿,等。、李菊才、石娃子、子娃子、慈娃子等。宁县李聚才戏班的,庄浪将军戏班的刘师傅。以及清光绪初年兰州东升班的陈德胜(十娃子)、李德贵、桑大嘴、李海亭(六指)、张天宝、薛宝元(三木),兰州福清班的张付青、米(马丹儿)、黄茂子、(唐代昭)、刘彦卿,都是由地方演员组成的秦腔班社。这些演员不仅精通他们的专业,而且他们的艺术技巧无所不能。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擅长编排连续剧,并以其渊博的学识随时现场表演。光绪二十年甘谷艺人杨赴兰州演出。团长让他唱了72天的剧,他却不能复读。而且剧中必须有苍介、观音菩萨等神仙。这无疑是一个苛刻的要求,但杨主动承担了。他根据传说中的八仙,编辑并表演了72套漫画系列《玉帝传》。唱了72天,他没有难倒观众。

与此同时,陕西艺人开始上课唱戏,甚至在甘肃办班落户。如兰舟福庆班的三元观、东升班的岳德胜、李富贵组建的武威永和社、李炳南组建的西秦鸿声社等。来自甘肃和陕西的艺术家同台演出,既展示了两省秦腔的不同风格和流派,又促进了两省秦腔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这一时期,陕西虽然出现了润润子、金公子、李,甘肃出现了、陈德胜、等一大批优秀大师,但就两省秦腔而言,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或者说正处于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寻求进步和文明的前夜。20世纪初,兰州、武威、天水、平凉、庆阳等城市开始设立“地方班”售票。为了适应剧场环境和城市观众的欣赏心理,过去庙会表演的粗犷风格逐渐转变为剧场表演的细腻风格,工作社团和演员的竞争意识强烈,促成了演员注重个人发声技巧的局面。由此形成了以庆阳、平凉为中心的东路唱派,以天水、陇南为中心的南路唱派,以兰州、武威为中心的中路唱派。三路唱派,又称三大派,在甘肃已经形成了羽翼丰满之势,以娴熟的剧目、独特的台词、化妆、替身演员,甚至自己的观众,将甘肃秦腔推向了全盛时期的巅峰。

“辛亥革命”前后,虽然作为甘肃舞台主体的甘肃秦腔依然欣欣向荣,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思想、新思潮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由于大量陕西秦腔演员从西部进入甘肃,而陕西“客团班”在甘肃也日益增多,无形中对甘肃秦腔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一时期,王成喜、杨改民、赵福海、王琦、罗树德、徐德、耿等一批甘肃籍演员活跃在全省各地,谢玉堂、曹洪友、石月清、文、葛正兴、朱、田德年、李多山、xi德裕等一批陕西籍演员落户甘肃演唱。陇秦腔演员的融合促进了陇秦腔艺术的融合,这既是古陇剧需要进步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于是,改良后的“民腔”(李正敏创作的唱腔)、“易俗社”(Xi安、易俗社改良的唱腔)等陕西中路歌手流派开始在甘肃流行,甚至呈现出“篡夺主持人角色”的倾向。这种改良后的新口音,随着甘肃大兴办学、办班、社团代班等培养学生之风,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比如兰州觉民社、平凉平乐社、敦煌光学社、酒泉广信社,还有宁县振兴社科班、兰州新兴社科班、平凉聚义社科班、西峰苏铜社科班、兰州西北戏剧学校等,几乎都是聘请陕西演员当教练,用陕西改良唱法当教材,再加上、、何、岳中华、沈、景。虽然一批陕西出生的甘肃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陕西籍的陕西人,还有何彩凤、周正苏、李一花、袁天林、黄卫新 他们构成了20世纪中期甘肃秦腔舞台的主体,一直延续到八九十年代,但甘肃的秦。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演唱的秦腔基本沿袭了陕西方式,同时又以新的思路,十分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演出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了大量新的历史剧和现代戏,使古老的秦腔艺术更加贴近现实,为现实服务。《李秀成》、《梁红玉》、《镇守江阴》、《商鞅变法》、《评书阵地》、《西域之恋》、《包三娘》、《山村之花》、《警钟》、《爱从这里开始》、《三个满足》、《为爱思考》等数十部佳作,都成为了建国以来甘肃的秦腔。演员团队也是甘肃陕西组合,新陈代谢很好。、刘芳玲、张、张、、赵桂玲、、、、段永华、邹李安瑞等骨干力量相继涌现。新时期以来,各地新人新秀层出不穷。来自斗、、、、及全省各县的中青年演员,凭借其艺术实力,成为今天甘肃观众眼中秦腔的代名词,进而带动更多年轻新秀破土而出。甘肃秦腔艺人的继任,意味着甘肃秦腔对未来空间的极大延伸,也标志着甘肃秦腔以新的风貌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