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一种怎样的选拔制度

科举、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之所以称之为科举,是因为它采用的是以科选士的方法。士要升迁,原则上允许‘投其所好’,不必大臣或县令特别推荐。这是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科举制度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度改善了以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了血缘的世袭关系和宗族的垄断;“朝堂是田舍郎,朝堂是黄昏皇帝”,社会中下层的一些有能力的文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后期内容和形式严重束缚了考生,使得很多人不讲求实用知识,束缚了思想。

中国从隋朝(唐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世界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越南阮朝),历时1300多年,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是江南宫媛,占地30多万平方米。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制度内容的专业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科举萌芽于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杨迪时期。科举考试真正成型是在唐代。【2】【3】【4】随着士族门阀的没落和平民地主的崛起,魏晋以来已经无法继续选择注重门第的官员。文帝即位后,废除了九品郑智制度。据史书记载,黄凯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贤良”。应该是明成祖七年(587年),还让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配“志、廉、勤”和“公平、干济”两个科举考试官。[1]杨迪大帝大业三年四月,下令文武百官孝顺贤良,忠诚干净,刚正不阿,维护宪法不饶人,学习优秀,文采秀丽。进士二科,取士以“审策”。“进士”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原意是能被贵族接受。当时主要考的是时事策略,叫审策略。唐玄宗礼部尚书沈吉吉曾对这一变化评价说:“前代选之,诸郡察之...至于齐和隋,那是不可战胜的...而且是因为有权购买州府而归于吏部。自此,我们从外选拔,广招天下人,春秋聚京师,聚云。”

历史学家对科举的启动有异议。历史学家如余纲、唐、何中立和都认为科举是唐朝首创的。[3][4]?

何仲礼《科举制起源解析——兼论唐代进士起源》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其理由有二:一是搜《隋书》和隋代文献,虽记载了许多科举制职衔,但未见进士姓名或实际考中进士;第二,唐五代有方、文彦博、侯、孙、、等六位学者。然而,经过考证,除了杨缵的学者身份,由于缺乏文献,没有办法找到。其他五人要么没有证据,要么把古制附在时制上,以隋朝为官,以学者和明静为科察举。[2]?

于《提纲》对隋代科举的规定颇有疑问。他说:“如果调查和引用对策的方法是格式塔考试制度,那么它应该追溯到作为强国的汉代。如果称之为朝廷,就应该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由士人自己试考,那么就可以用格式塔考试制度来形容了。则应始于唐,不以隋为据,而定于唐。”学者的“自省”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唐提出了类似于《禹提纲》的观点。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是是否允许自考。南北朝后期出现了一些士子自考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处于萌芽状态。[4]?

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撰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它区别于其他选举制度的特殊性质,即解决科举是什么的问题。何仲礼在《科举制的起源分析——兼论唐代科举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第一,要提拔秀才,原则上‘自升’是允许的,不一定要大臣或县令特别推荐。这应该是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与科举制度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文成为标准”,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能被提升只能通过严格的考试来决定。三、士以进士为主科,定期取之。”通过各种论证,认为上述特征中的“自荐”和考试方法虽然出现在南北朝后期,但正式出现在唐代。虽然九级钟政制度在隋朝被废除,但检查制度仍在实施。至于史书上说隋朝有进士科,没有证据。因此,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2]?

发展

编辑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是建立和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唐代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阶段举行的考试称为常课,皇帝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为制课。

有秀才、明静、进士、军师、法明、子明、舒鸣等50多个常设科目。其中,法明、舒鸣、子明等科目被冷落,而秀才科目在初唐时要求较高,后逐渐被废除。因此,明经和士成为唐代正规科目的主体(士考时事谋略和诗文,明经考时事谋略和义理;前者很难,后者很容易。

继唐高宗之后,进士显得尤为重要。唐朝很多宰相多是文人。正规课程的考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农村进贡。生于京师及州县书院,送至尚书省的臣民称为学生;不是由校堂,而是先经州县考试,再送到尚书省,考生称为相公。从农村进贡进京的考生统称举人。州县考称为解考,尚书省考一般称为省考,或者不考。礼制考试都是在春天举行,所以也叫春卫,意思是考场。

起初,明静和进士这两个科目只是尝试策略,考试的内容是景宜或时事。后来两科考试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士子更重诗赋,明经更重经籍和墨义。所谓粘贴,就是随意翻开一页经文,盖住左右两边,中间只开一行,然后用纸糊盖住三个字,让参与者填写。墨夷是一个简单的书面测试圣经的话。只要熟悉经典和注释,都可以尝试,而诗词赋则需要有文采。中进士第一是很难的,所以当时就有“三十老学经,五十少学”的说法。

大考最初由吏部尚书兼外交大臣主持,后来由礼部侍郎主持,被称为“全志·贡桔”。进士又叫“爬龙门”,第一名叫状元或状元。同榜的人要凑钱办个庆祝会,让同榜的两个少年去名园探名花,叫探花使者。我们应该集体去杏园参加一个宴会,叫做探花宴。宴会结束后,他们都去吉恩寺为大雁塔题字以示荣耀,所以他们也把中金石称为“大雁塔题字”。常邓柯第一,也是由吏部考试,称为选拔考试。只有合格的人才能被授予官职。唐代大学者柳宗元,因其字博学,随即被授予“集贤堂正字”。如果吏部考砸了,只能去我们部当辅佐,弄个正式办公室。韩愈进士考试后,三次失败,只好做了我们时代的副官,才踏入官场。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大了书院的规模,扩建了学馆,增加了学生人数。

武则天元年二月,皇后亲自“要求进贡雒城殿”,这是科举考试中宫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永久的制度。

到了唐朝,武术也出现了。武术始于公元702年武则天长安二年。应武举考生是相公,兵部考。考试科目有射马、步射、平射、卡宾枪、重量摔跤等。"排名最高的人被授予官职,然后晋升一级."在唐朝,最著名的武术冠军是郭子仪。

唐玄宗年间,诗文赋成为进士的主要考试内容。在位期间,他亲自在长安、洛阳宫面试科举考生八次,录取了不少人才。

科举策略

科举制度的殿试部分是取士制,由皇帝亲自主持,以科目考试的形式录用人才。魏晋以来,官员多从各地高官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不论功过,都可以当官。很多出身卑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是无法去北京等地担任高官的。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采用科目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要求每个州每年要有三人在贡士,然后设置不同的科目选拔人才。在杨迪统治期间,正式设立了进士,以评估候选人对时事的看法,并根据考试来选拔人才,即根据政策来选择学者。以科选士是科举的前身。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学士考试(即少年考试)、乡试、通考、宫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纲,以“四书五经”为题,文章格式规定为八股文,说明须参照朱的“四书注”。[5]?

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考试大体与唐代相同,包括常科、必科和武科。宋朝非常重视科举,因为它重文轻武,但到了后期,就导致选官过度。相比之下,宋代的正科人数比唐代大大减少,其中仍以进士为重,一等进士大多能当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为宰相。吕宋祖谦说:“进士的科目往往都是一样的,都是极其明显的。”当时有焚香进士之语。除进士外,其他科目统称为各科。宋代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宋代科举拓宽了录取范围和作用。宋代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称为进士和进士;二等说进士出身;三等进士出身。由于录取范围的扩大,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考中进士的不超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

宋朝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宋初,科举考试只有两级。第一关是各州举行的解考,第一关是礼部举行的省考。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宋太祖在开宝实行了六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宫廷考试成为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正式确立了宫廷考试中的国考、省考、三级科举。经过宫廷考试,不需要通过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在考试结束后,他不得称考官为他的老师或他的学生。这样,所有的人都成了天子的门徒。宫廷考试名列前三。南宋以后,皇帝在科举考试中会有宣布进士名次的仪式,并设宴款待琼苑,所以称之为琼林宴,为后世所沿袭和定制。宋代的科举考试最初是一年一次,有时一年或两年。直到宋英宗萍萍三年后,才被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考一次,次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宫考与省试同年进行。

自宋代以来,科举考试开始粘贴姓名和抄写,并建立了新的方法,以防止偏袒。隋唐以来,徇私舞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粘贴人名,建立抄本。粘贴姓名,即在考生的试卷上密封姓名和籍贯,也称“印”或“封”。在宋太宗,根据陈静的建议,宫廷考试被赋予了糊名制度。后来,宋仁宗的省、州考试实行了糊名制。不过贴了名字之后,也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益斌的建议,考生的试卷将另行誊写。考官在阅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名字,也认不出考生的笔迹。这一制度确实对防止考官徇私产生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到了北宋末年,这种方法已经流于形式。宋代考试形式的变化不仅没有摆脱科举的痼疾,反而使之更加严重。

宋代科举考试在考试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宋代科举基本沿袭唐制,士子科举附经、附墨意、附诗赋,弊端甚大。士以音韵为役,古今无知;明静只是广泛地记忆和背诵,但它的意义是无用的学习。王安石参政以后,开始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取消诗、赋,附加经、墨意,注重通过义、理、策选拔士人。所谓经学,类似于理论,就是一篇短文,限于用经学中的句子作为题目,用经学中的意义来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经学的应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诗废赋,贴经书,墨选士,颁王安石《三经新义》和《论策选士》。《易》、《诗经》、《李周》和《礼记》被称为大经,《论语》、《孟子》被称为兼经,被指定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作。规定进士四考:一考大经,二考两经,三考理论,最后考谋略。宫考只考,限1000字以上。王安石变法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时而考诗赋,时而考经,时而兼而有之,变化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解考(州考)、省考(礼部举办)、宫考三个层次。解决方案考试由各地统一进行,考试合格者可以去北京参加省考。省考在希兰的医院举行了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是临时任命的,由多人担任。主考官被任命后,要立即前往贡院,不与外界交流,这叫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相应入座,不允许像考官一样离开会场。试卷要粘贴转录,多人批改。而进宫考试则在宫中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扬名立万。自宋代以来,凡入殿试中学者,皆授官,不必经吏部选拔。

两宋时期,共有118门课程。取进士两万余人。

秋季中期

1238年,4030人参加了1898年的改革运动。后来因故停办,直到仁宗延二年(1315)才再次开业。

元代的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以“经”、“经”为题。科举考试分为地方省考、京师通考和宫廷考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左右榜。右榜是蒙古族和色目人考试;乡镇联考只有两次考试,要求比较简单。左榜是汉族和南方人考的,省考有三门,比较严格。获得乡考和普考的考生名单按种族分配。

元朝时期,从仁宗到舜帝,科举考试暂停两次,举行十六次,进士1,139,郭子学生284,共计1,423。而元代科举选拔的人才,在元代通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不大。

全盛期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非常重视科举考试,考试方法也比以前的朝代更加严谨。明代以前,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入书院成为科举考试的必经之路。明代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人一般被称为郭健子。监工一般有四种:送学生进监狱学习的,送官员子女进监狱的,送老百姓进监狱的,给监狱捐款的。监生可以直接当官了。特别是在明初,北京和地方上有很多官员是郭健子。明朝成祖之后,郭健子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他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入仕。

除了郭健的学生,还有参加省考的科举考试者。只有进了书院,成了学生,才能进监狱读书,或者成为科举的学生。在明代,通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堂的人,一般称为学生、进士。获得学生资格的入学考试称为儿童考试,也称为测验或测验。分娩测试包括三个阶段:县测试,政府测试和医院测试。书院考试由省教务处主持,又称提督书院,故称书院考试。通过高考的称为学生,然后分官、州、县三级学校学习。学生分三个等级,学生,增生,附生。官方提供的食物称为食学生,简称食学生。超出名额增加的叫增选生,分支叫增生;除了学生的成长,还会增加名额,附在学生的末端,称为附生,支部称为附生。获得学士学位是成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堂的学生被选拔为宫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子。一方面,岁考、科考由各省学术促进官担任,按分数分为六等。科研排名第一、第二者,有资格参加省考,称为科举生。所以入学是科举阶梯的第一关。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中考和殿试。乡试是南、北直隶和各部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方,北京政府和外交部的驻地。每三年举行一次,在每个孩子、中午和酉年举行,也被称为魏翔。考试地点叫做宫媛。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魏。本省考生和监考人员均可参加考试。主考二人,协考四人,转考一人,其他几位主持省考的官员。考试分为三场,分别在8月9日、12日、15日举行。农村审查陪审员俗称连笑,第一个名字是谢园。唐寅是乡试第一名,故称唐结元。考取了省考,就叫B榜,也叫B段。榜单发布的时候恰逢桂花飘香,所以也叫桂榜。宣布之后,州长主持了明路的宴会。席间,演唱了《鹿鸣》并表演了魁星舞。

考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国家考试,又称礼部。那是在第二年的省考,也就是逢丑、陈、魏、徐年间举行的。全国举人都会在京城进行考试,考试时间是在春季的二月,所以叫春尾。还有三次考试,分别在2月9日、12日、15日举行。因为期末考试是更高级别的考试,所以考官人数是省考的两倍。主考、考官、调官等官员都是高级官员。考官被称为主席,也被称为座位主人或座位老师。龚氏,俗称龚楚,被称为明静,第一个名字是汇源。

考后同年举行宫考,时间本来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至三月十五日。候选人是龚氏。宫试并没有落榜,而是被皇帝重新安排了。宫廷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事。宫考完了,第二天看卷子,第二天放榜。录取分三等:一等三等,分别给进士和状元丁,亚军和探花季军,合称三丁家。第二,我是书生出身,第三,我是书生出身。第二,前三名的第一名叫传记。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进士榜被称为甲榜,或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又称金榜,中士基称为状元。

乡试之后,第一名是谢园,第一名是慧远。与宫考状元合称三原。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上的佳话。明朝只有洪武时期的黄冠和正统时期的鲁尚参与了三国鼎立。

经宫廷考试,状元授予国子监编审,二等奖和花探编审。其余的进士都通过了考试,被称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三年后,考核合格者分别授予编辑、审稿等职官,其余分配到各部任主任,或由知县优先录用,称为散库。出生在庶吉士的人晋升非常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了进士或翰林不入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和统考第一场的八股文。能不能考上,主要看八股文的质量。所以一般读者往往一生都花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句子为题目,只能根据题目的意思来说明意思。措辞要用古人的口吻,也就是所谓的一代圣贤。结构有一定的程序,字数有限,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又称“至义”、“至义”、“石闻”、“芭比文”、“四”等。八股文是由八个排对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用第一句话来破题,两句话来承担题目,然后说明原因,也就是缘起。八股文主体部分由初分享、中分享、后分享、捆绑分享四段组成,每段有两段。文末用了一个大结,叫做大结。八股文由宋代经学演变而来(主要来自朱注)。

废除灭绝

19的80年代以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了变化。1888年,清政府允许学生考数学学位,并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新增经济学专题,推荐与时俱进的人才。同时,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应摒弃八股,尽量立足时事作出战略主张,严禁以《示范法》的优劣作判断。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保持不变。[6]?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全国各地官员纷纷奏请,重温科举改革,恢复经济专科。1904年6月,清廷颁布《奏校规》。此时科举已改为八股文,但并未废除。因为科举是李璐所在地,人们对它趋之若鹜,很难发展新的学校。于是,得到清廷授权的袁世凯、张之洞,把育人、选贤与学校结合起来。至此,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科举与学校教育彻底分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呼吁暂停科举,以兴学致用。自1906年清廷下圣旨,停止所有乡科考试,各省科考试也停止,户部尚书迅速发放各种课本,指示督抚筹款,府署州县迅速在全乡设立蒙古小学。从此,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