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漆器的考古发现

战国时期的漆器中,以楚国的漆器最为重要,发现的地方最多,出土的品种最丰富,数量也最多。楚国漆器遍布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其中以湖北出土的漆器最多。以江陵为中心,湖北境内有天星关、马山、鱼台山、王山、拍马山、滕店、沙中、张家山、李家台、葛城寺、云梦珍珠坡。湖南境内有左家公山、杨家湾、五里背、弹药库、田阳湖、扫帚塘等地。其他地点包括河南信阳的长泰关和安徽寿县赵佳的老古堆。在所有楚漆器中,以江陵、长沙、信阳、随州的发现最为著名,最能体现楚漆器的风格。

1.楚国湖北地区漆器的考古发现:

从1)1958到1978,孙艺程共发掘了30座战国楚墓。漆器多为木质,内红外黑,少数内外黑。其中一些物品在黑色的地面上用红色和棕色绘制了几何图案、云纹、圆点和其他图案,并配有耳杯和杯子。

2)20世纪60年代,江陵县沙中、王山墓地出土大量漆器,多为实用、陪葬品。其中以王山墓地出土的一件彩绘木雕小屏风最具代表性。画面上除了各种动物形象外,还用黑漆雕刻,涂上朱红、灰绿、金银等颜色。

3)1974李家台发现漆器20余件,其中漆木盾是楚国最具特色的漆器;

4)1975年至1976年,江陵县鱼台山出土漆器近千件,其中以彩绘鸳鸯形漆豆和彩绘扁形漆最具代表性,是楚国漆器的代表作品。

5)1978期间,天星关出土漆器100余件,其中漆座屏最具代表性,木胎涂黑,涂红、金、黄三。

6)1978曾侯乙墓的发掘,是楚国漆器的又一重大发现。发现漆器5000多件,胎骨基本上是用一整块木板雕刻或凿成的。装饰图案主要有浮雕或透雕、彩绘,多为黑漆或黑漆,其中以二十八宿提箱和鸳鸯盒最具代表性。

7)1982年,江陵马山出土了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漆碟,上面布满了轮胎。盘子的内外都是黑色的,涂着深红色和朱红色;

8)1986宝山楚墓发掘时,出土的漆器多为木胎,少数为夹胎。漆器制作方法包括榫卯、粘合、铰接和镶嵌。漆器多为黑色,有深红色、橙色、卡其色和青色。在出土的漆器中,以虎鸟鼓、漆棺、漆奁、凤鸟形双联漆杯最具代表性。

2.楚国湖南地区漆器的考古发现;

楚国湖南地区较重要的漆器考古发现如下:

1)1951长沙陈家大山、伍嘉陵、枝子岭、五里陂、徐家湾等地共发现战国墓葬70余座,其中出土两个彩绘盾牌,色彩鲜艳,制作精美,推测是古代武舞的道具或一种礼仪;

2)1953年至1954年,在左家公山、杨家湾、田阳湖发现三座大型木质墓葬,出土黑漆耳杯、黑漆木漆盒等漆器;

3)1971年,长沙柳城桥一座楚墓被清理,出土漆器、漆剑椽、墓兽、漆木鹿等6件漆器;

4)1958年常德德山战国墓发现漆耳杯和漆奁,均有破损。

3.楚国河南地区漆器的考古发现;

河南发现了大量漆器的楚墓,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的信阳地区。此外,河南淅川和陆毅也出土了楚国漆器。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1)1956信阳1号墓在河南信阳刘庄后的土山上发现,出土漆器150件,形制有杯、杯豆、圆豆、高脚方盘、勺、哞、几案等。其中大部分是木雕。

2)1958年发现的信阳二号墓,出土漆器120件。漆器的造型有戟、杯、杯豆、圆豆、方壶、勺、桌等。,其中出土的彩绘花瓣形盒盖、彩绘漆器残片和鼓架最具特色。

2.楚国以外也有很多漆器的发现。主要考古发现如下:

1)四川成都杨子姗墓。在最大的战国时期墓葬172号墓的发掘中,发现了两个大的圆形漆盒,均有铜扣、铜环和精美的银交错纹。漆器都是用木胎漆,涂朱;一种方扣漆器是在木胎上涂色后再涂色,另一种是直接在木胎上涂色;圆钮漆器直接画在木胎上,有圆形铜钮;大扣漆器是在木胎上贴一层织布,然后上漆而成;

2)四川荥经墓。在这些墓葬中,有6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的漆器都是厚厚的木胎,用黑色或红色油漆刮涂而成。没有上漆的饰品,有的漆器是不上漆的。漆器上有八个描绘符号,应该是在绘画前用利器刻在胎上的。

3)四川成都陵园。出土了大量漆器,色彩鲜艳,纹饰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均为木胎漆器,绘有黑、红漆器,有的还刻有符号。这一次,大量的漆器出土,把成都作为中国古代漆器生产中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