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历史随笔通俗易懂,400字左右。

六安历史悠久。从出土的古文化遗址来看,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进行了广泛的活动,皋陶部落迁到六代时就开始了建设。

根据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分为三大体系:华夏群、东夷群、苗蛮群。皋陶属于东易集团,祖籍山东曲阜。东易集团除了还有蚩尤和徐。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为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东夷集团中最强大的方部落。此时,由于徐的强大压力,在曲阜无法生存,遂迁居淮水以南,即今天的六安一带定居务农,并取名“六”,古有六国之称。位于六安城东9公里、高涛墓北2公里处,有一处东城都城遗址。近年来,根据《史记》记载的考古实物,有关专家认为该遗址可能是《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的原始封地,即六国城址。

皋陶是尧舜禹时期华夏联盟领导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他与尧、舜、禹齐名,是古代四圣之一。辅佐顺政,制定各种刑罚,被誉为中国司法鼻祖。舜死后,禹继位。他还成功地帮助禹治水。根据的品德和才能,于选择了作为他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不幸的是,先于于而死。在死后,于把现在的六安地区封给的后代,所以六安被称为“藁城”。

夏商周时期,六安境内有郢(今金寨县以西)、刘(今六安市一带)、辽(今霍邱县一带)、周(今凤台、寿县一带),与蜀勇、蜀久、蜀辽、蜀龙、(今舒城县)合称“”。春秋时期,崛起于江汉平原的楚国日益强大。公元前7世纪中后期,楚先后灭英、日、蓼、舒群、周莱。六安于是成了楚国的领土。

从禹“封为英六”到楚王灭六(公元前622年),后裔在六建国约15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家之一。

当楚国越来越强大时,长江下游的吴国也越来越强大。吴楚在六安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公元前510年,吴国入侵楚国都城,之后控制六安三十余年,直到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所灭,六安被楚国重新占领。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今寿县),称郢。公元前223年,秦楚之争终于结束,六安也融入了统一的国家。

秦朝灭六国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下有郡县。今六安、霍山、舒城东南大部分地区属横山县,其余属九江县,下辖寿县、安丰县等六县,寿春属九江县管辖。

楚汉战争时,项羽封六县人英布为九江和刘度(遗址在今六安以北6公里的古城Xi)王。后来英布反叛楚国和,帮助刘邦打败项羽,被年仅六岁的刘邦改称淮南王。公元前196年,调兵遣将,英布战败被杀。此后,刘邦立他的儿子常陆为淮南王,并迁都寿春。公元前174年,汉文帝认为常陆企图造反,将他流放。公元前164年,将淮南故里一分为三,封常陆的三个儿子刘安、刘波、刘慈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寿县、六安北属淮南、金寨、晋安区,裕安、霍山、霍邱属衡山,舒城县属庐江。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慈谋反,二王自杀。汉武帝取衡山、安丰、安丰等六郡首字母,封衡山为六安国,封刘清为六安王,意为“六处皆安,永不谋反”“六安”这个名字,也因此得名,一直沿用了好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