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哪些历史悠久的街道?

最经典的街道:宽巷子

走进宽阔的巷子,时间仿佛倒退了很多年。平房,两四扇开着的门,斑驳的铁锈诉说着它们的历史,门的两边有石墩,石墩上曾经有狮子或者石鼓。可惜这些都被毁为“四旧”。门楣上雕刻着金瓜、佛手等吉祥物,张牙舞爪的独角兽与屋顶的飞角相映成趣。很多人屋檐下都有笼中鸟在唱歌,让人想起清朝的年轻人拖着长辫子,穿着长袍,唱着歌,和小鸟蟋蟀玩耍。四合院里的人们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如竹子、树木和鲜花,矮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难怪一个小店取名“城中村”。就连招待所也和外面的霓虹大相径庭。两层四合院,门口雕有牡丹、菊花等“富贵平安”的图画,入户门竖起峨眉山水画屏风。左边是春燕在春风洗澡的照片,右边是“放牛”的照片。中央的院子里摆满了盆景,几个老人在一边喝茶一边玩游戏。正是“古香远兮风雅,城少而小园多而韵清”。夕阳下,一位银发婆婆带着一只胖乎乎的白猫躺在屋檐下懒洋洋地打瞌睡,让人驻足忘返。

有趣的是,这条古典街同时包含了最前卫的东西。一个网吧的年轻人忙忙碌碌,一个电视台的“电子游戏俱乐部”也在其中,就像一朵红花戴在一个全白、优雅、迷人的女孩头上。

最奢华的街道:琴台路

琴台路两旁的古色古香的建筑总是让人想起“司马相如弹琴,文君弹琴”等浪漫的爱情故事。然而,简单而长久的爱情故事已经远离了现代的琴台路。如果还有一丝情愫的话,应该算是从这里卖出去的金银玉器了。"明天我在琴台路给你买一条金项链."男人的一句话,足以哄他的爱人、老婆或情人笑。

琴台路是成都最著名的“珠宝一条街”,相邻的珠宝店金碧辉煌,充满“贵”气。各种金银首饰,玉石古玩,动辄少则几十万,多则几万。普通人的眼神会让耳朵发烫,心跳加速。购买力当然属于那些时尚优雅的“先富起来的人”。他们优雅地挽着胳膊,成双成对地自由出入,挥金如土,慷慨大方,豪放洒脱。他们眼都不眨地把一堆钱放在柜台上,换成以克为计量单位的奢侈品。它的出现令人震惊。

最平民的街道:青石桥南街[/B]

早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青石桥南街的“自由市场”就悄然存在。夜色还浓的凌晨,一个身上贴满补丁的城郊农民,正背着10鸡蛋,腰间紧紧裹着鸡蛋,他的猫在青石桥南街的屋檐下走来走去,眼里满是恐惧和紧张。这时,一扇临街的木门“喇叭声”打开,露出一张同样紧张惊恐的脸。他和农民们在昏暗的早晨匆匆打了两笔,然后交换了手中的鸡蛋和羊毛票,然后关上门走了,就像地下党接头一样。给“母子”买了鸡蛋,给宝宝看病换了羊毛票...这种事情在那一年很常见。作为平民,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意识到了这种交易的“黑市”。当荒诞的时代告一段落,青石桥南街变得热闹起来。大家挑挑扛,卖买买,整条街都是农副产品。城市居民和农民愉快地讨价还价。从此这条街自然成了成都最大的生活资料交易市场,各种猪肉、蔬菜、海鲜、副食、花鸟应有尽有。每当你看到人们提着菜篮子、米袋子在这条街上溜达,你就会觉得这热闹的场面就是成都平民最真实的全景照片。

最人性化的街道:同仁路

同仁路分为上、中、下三段。街道两旁的树荫下,是低矮的平房,从临街的外屋进入老院。里面很宽敞,有一个小小的“天地”。

同仁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民国初年在这一带开设的工厂,接纳满族子弟学习技艺,以便他们自食其力。工厂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所以取名同仁厂,这段街也叫同仁路。现在,同仁路上有许多小餐馆。店面小而局促,但干净,菜品丰富,分量足,价格实惠。老板的笑脸,热腾腾的饭菜,即使钱包不鼓也能让你放松。在这条街上,你可以找到许多在繁华的闹市区很难找到的东西。老布鞋店卖的是几千块鞋底的结实布鞋,整洁的旧书店里古籍散落着墨香,婷婷文竹,几把竹椅,颇有匠心。在这里,有着城市里少有的人情味。凡有婚丧嫁娶或新展的地方,邻居们都聚在一起出谋划策,家庭事务牵动着周围人的心。百年老街同仁路告诉人们,它那浓浓的人情味,在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依然温暖着这里的家家户户,甚至这里的路人。

最官方的街道:杜源街

也许在成都成千上万条街道中,没有一条比杜源街更具官方色彩和传奇色彩。自明代以来,杜源街一直是该省的政治中心。

杜源街因明代四川巡抚都察院和清乾隆十三年(1748)设立的四川巡抚公署而得名。清顺治年间,四川巡抚高又在此建巡检司。民国时期,四川督军府、四川巡抚府、四川省政府都设在这条街上。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省人大、民政厅驻地。

全长250多米的杜源街,因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地位,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见证。光绪二十八年(1902),成都郊区红灯笼起义领袖廖九妹率领起义军从仁寿出发,攻打成都南门,直接杀到了杜源街,让腐朽的清朝为之颤抖。宣彤三年(1911),四川人民护路运动风起云涌,四川巡抚、刽子手赵二丰于9月7日在此杀害手无寸铁的上访群众,造成了震惊中外的“护路致死”事件。辛亥革命后,赵二丰从这条街上被抓到皇城斩首,让人高兴了一阵子。1948年4月9日,国民党省政府主席王制造的“四·九”屠杀学生事件在大街爆发。直到1949成都解放,杜源街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地,这里才算太平。

在和平时期,杜源街以其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政治氛围保持着它的严肃性。在这条街上住久了的人已经习惯了当官。有人这样描述:高峰时段,街上法国梧桐的叶子里飘着10个人,其中有9个人肯定有“长”字。

最神秘的街道:天涯石街

相传很久以前,女娲忙着补天,不小心从天顶掉下一块石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石头正好落在成都的一条小街上。街上的人们先是被这个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神秘“访客”吓坏了,然后崇拜他。后来他们见他无意伤人,就开始亲近他,给他取名天涯石。这只是关于天涯石街传说的众多版本之一。据在这条街上生活了80多年的清叔说,这块石头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来的,谁也说不清楚。他爷爷的爷爷只是负责任的把这块石头的故事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有人说这是陨石,是从玉皇大帝的宫殿围墙上掸下来的石头。

这块石头的来历让天涯石街显得传奇而神秘。小街上的人可以随时即兴“环游世界”。所以这块来历不明的石头其实是历史演变过程的忠实见证。

民国时期,天涯石是个小庙,经常有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来烧香许愿。文革时期,作为一个迷信的东西,自然受到了冲击。反叛者发誓要根除它。经过几天的挖掘,天涯石依然稳如泰山,根本看不到它的根。无奈,叛军也只好让其三分。目前天涯石街又面临拆迁。那么,天涯石会怎么样呢?据清叔介绍,街道办已经把这块石头所在的地方标了出来,打算在周围建一个亭子,重建一个小花园,也算是给这块老态龙钟的“奇石”找了个家。

当然,还有李晶。武侯祠博物馆修复建造的锦里,现在是成都著名的步行街。是一座仿古建筑,具有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其布局严谨有序,设有酒吧娱乐区、川菜餐饮小吃区、福地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示区。2004年10月31日以三国文化节的名义剪彩,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商业步行街”。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字号市场齐名,被誉为“西蜀第一街”、“成都清明上河图”。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就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以成都武侯祠为依托,以秦汉三国精神为魂,以明清风格为貌,以川西民俗风情为内容,拓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馆,有客栈,有餐馆,有酒吧,有舞台,有小吃,有手工艺品,有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俗的独特魅力。金丽二期也在2009年春节前开盘,金丽二期大胆将水引入金丽循环,形成了“滨水金丽”的新景观。

相比国内很多老瓶新酒的人造景观,金立完全是草根的、乡土的、家常的。商店出售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炮、肥肠粉。每一杯都是冲着口味来的,不花哨,不噱头,而是讲究实惠。还有工匠的玩具,比如捏一个泥人,变成唐华,买一个剪纸,都蕴含着童趣。怀旧也是对童年单纯快乐的怀念。一条街上五颜六色的灯笼和幌子,俗不可耐,画面却很活泼。街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成都粉子。他们在酒吧里吃着瓜子打牌,喝着洋酒,说着软绵绵的成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