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指哪个时间段?

春秋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历史时期。

春秋时期,纣王的影响力减弱,诸侯相互争斗。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先后称雄,史称春秋五霸(别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东周以来,周朝由强变弱,皇族日渐衰微,权力旁落,诸侯国相互征伐,战乱频仍。小诸侯国相继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一些地区得到统一。

春秋中期有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因为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很累,需要休息。于是在公元前546年,14国参加的第二次“大军会议”上达成协议,战争暂时平息。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在晋阳打败了支氏家族,然后逐渐瓜分了晋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就是著名的“三族分晋”。公元前379年,齐国田家取代姜姓为齐侯,是为了田齐。于是,七侠并肩争霸的时代渐渐到来,春秋到战国。

扩展数据

春秋时期的文化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占卜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性转变。在春秋过渡时期,虽然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然在人们的头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影响是普遍的。

周及其诸侯的政治权威发生动摇和衰落,官学的局面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如学术的下移和经学的民间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春秋时期实现思想文化转型的历史条件。

百度百科-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