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丝弦的历史溯源

丝弦戏的起源不详。可以认为,早期丝弦戏是在元杂剧和明清民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清初,丝弦流行于河北,深受群众欢迎。康熙十年(1671),《宝鼎府周琦束鹿郡志》卷八,已广为流传。第八天之后,剧场建得高高的,到处都是。更多的是胜利。和弦腔、板腔、魁锣、羯鼓,总在十里之外听到,甚至三鼓之间,男女混杂,我还是抱着不录。根据乾隆九年(1744)所作《梦的传说——序》和乾隆三十一年李生珍所作《百戏支竹词》的相关记载,丝弦不仅在河北农村流行,而且在北京也很流行。

同治七年(1868),泗县半社出现在井陉百花村。光绪7年(1881),廊坊地区文安县太保庄创办丝弦老调音乐会;光绪十六年,韩大仓的老式思贤班出现在巴县。同光年间,思贤再起,韩大仓等人领班进京演出。光绪初年,东路老调艺人卢洛翠、张洛东、木坏旦到井陉百花班上课,于是将老调的曲目、音乐、演奏引入丝弦班,开创了丝弦与老调同台演出的先河。自此,石家庄地区丝弦的主要伴奏乐器由弦绳(当地琵琶、小曲儿)、三弦等弹拨乐器改为板胡、、笙。

清末民初,丝弦不仅与老调同台演出,还与河北梆子形成三位一体的班,甚至还唱京剧、弹拨成五腔班。丝弦打击乐器,此时由南向北,改变了原来使用的高音锣鼓(俗称广东佬),采用了京剧、梆子戏中使用的苏家火。

从民国初年到1937七七事变,丝弦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阶级社团和著名艺术家,尤其是第一代女艺术家如李风先、张小调、张小勉等。、张于民国七年(1918)在京演出《毛峰变成狗》、《十八扯》,受到观众的赞赏,扩大了丝弦戏的影响。乡村儿童俱乐部、趣味派对等业余表演团体遍布全国。民国十年,高阳县杨作庄出现戴面具唱丝弦戏,丰富了丝弦的表演形式。丝弦、老调、梆子长期同台演出,相互影响,丰富了丝弦的剧目、表演与音乐、舞台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