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葫芦瓶的历史

自唐代以来,葫芦瓶因其谐音“福禄”,形状似“吉”字,寓意吉祥,深受百姓喜爱,故成为传统造型。宋元时期龙泉窑和景德镇窑都有生产,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宋代龙泉窑的葫芦瓶。

元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葫芦瓶,如八向葫芦瓶、上圈以下葫芦瓶等。明清时期,葫芦瓶被大量烧制,其形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方形、圆形、上圆下有天圆地方之意、多边形等。其中还有其他专名,如“抱月瓶”,是明代永乐、宣德烧制的扁腹丝带葫芦瓶。

到了康熙的时候,已经有了三四段葫芦瓶。雍正、乾隆年间,有三、五个葫芦瓶。乾隆三十一年,档案中记载景德镇御窑厂曾在皇帝万寿节时送过两个洋色葫芦瓶入宫,可见葫芦瓶多适用于生日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