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篇作文持乐观态度。

岳阳楼反思《忧患与乐观》小时候,当老师的父亲带我去北方的青州市中心医院体检,顺便带我去城西的三贤寺拜谒宋代青州知府范仲淹。三贤寺内有三面墙,前三翼,分为五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范仲淹出身贫寒,刻苦读书,成为国家栋梁。他不仅发现并培养了欧阳修这样的神童,而且在青州时还体恤民情。遇有自然荒、灾荒时,他铤而走险,看粮仓救助灾民,亲自熬制中药为百姓治病,深得百姓爱戴。他离京后,青州人在美丽的江边建了一座祠堂,里面供奉着范仲淹、欧阳修和富弼三位清廉的县令。他们被尊称为“三贤庙”或“范公祠”,他负责挖掘的水井被尊称为“范公井”。那时候父亲从北墙开始,一个一个的给范仲淹的故事配图。作为一名初中生,我虽然很佩服范仲淹忠君好学的精神,但对他报国为民的志向,对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关切,却不甚了解。虽然父亲一再解释,但并没有引起我的思考,因为我当时太小,不懂。我只是觉得,爱国将领冯天骧在给范仲淹的词中称他为“范晓老子”,实在是滑稽可笑。看我傻笑的脸。当时父亲脸上还是很不满意的。我高中的时候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是出自中学课本《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欣赏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才华横溢的文采,感受到了他忧国忧民的政治担当和宽广胸怀。据当时的语文老师说,范仲淹之所以能以激昂的笔触写出《岳阳楼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因为他登上了洞庭湖上的岳阳楼,看着烟波浩渺的湖面,感悟涌上心头。从此,洞庭湖和岳阳楼与政治家范仲淹融为一体。看一眼洞庭湖,登上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感受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政治担当,成了一个夙愿。感谢全国改革开放30年主题笔会的主办方,今天给了我放弃愿望的机会。早上八点,从长沙出发,经过屈原的故乡汨罗。首先,我参观了任纪念馆,瞻仰了任老的塑像,并参观了任老的故居。接着,考察了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参观了生产扬声器的现代化企业。午饭后,我安排参观洞庭湖和岳阳楼。新装修的、高大雄伟的围楼围墙、沿湖的石刻诗词、唐代以来的几个建筑模型、九曲诗廊等沿湖景点都深深吸引了我。怀着一颗庄严而虔诚的心,我步入岳阳楼大堂,面对着正面墙上的岳阳楼全文,解说员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青州三贤寺父亲的讲解,对范仲淹的“忧患与乐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洞庭湖虽然处于枯水期,但“洞庭为天下水,岳阳为天下楼”的美誉在今天得到了印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优秀的乐观主义,对于一个公务员、一个公务员来说,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价值取向如何多元化,都是永远不能丢弃的……”在岳阳楼前,当地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位博主时,被采访者是山东大众著名博主老袁。老袁的话和范仲淹的《忧患与乐观》犹如钟声,警钟在我耳边响起,更像洞庭湖的碧波,一扫我思想深处的尘垢。在这里,我想起了任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要走九十九步”。那是当年任老对党员的教导。尽管当今社会发展,我们仍需学习古人的“乐观主义”和任老在革命步伐中所倡导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