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传播中的强弱效应理论?如何变强,如何变弱?

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研究,它为传播学尤其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其主要领域之一。从20世纪初至今,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本质和影响的认识来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这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是“子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2)第二个时期是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被否定。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传播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的过程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领域:一是“传播流”的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效果的研究,三是“使用与满意度”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的效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其中有许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无法影响人们的态度。这些结论正面否定了“子弹论”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传播流”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解释效果的制约因素上,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不合理性,被称为“大众传播的无能为力观”。这个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效应问题的全部复杂性。然而,这种研究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有限效应论”的观点受到了批评。批评不是针对以往实证研究得出的具体结论,而是针对其效果观和理论框架整体上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在:第一,在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效果层面,有限效果论充其量只讨论了后两者,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它只考虑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和短期效应,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的日常和全面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应。(3)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第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对有限效果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型或假说,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螺旋理论、知识鸿沟研究和培养分析等。他们有几个相似之处:第一,他们的研究侧重于探索大众传播的综合性、长期性和宏观社会效应;二是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媒体影响力的力量;第三,它们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紧密相连。这些理论的出现既是对有限效应理论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视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大众媒体。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媒体,融合了视听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场感和实时性。它的效果和影响需要新的效果理论来解释。从20世纪初的“子弹理论”到20世纪四六十年代的“有限效应理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应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的效应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