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术简介

柔术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朵奇葩。它正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隋朝,进入宫廷于唐代,一度兴盛于汉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杂技被正式命名为柔术。她和中国的戏剧艺术一样,流派众多,品种繁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以下是我特意为大家整理的:柔术简介。

1柔术简介

柔术

柔术作为杂技家族中的传统项目,被誉为?超越人类艺术的极限?也许你不知道柔术这个术语,但你大概知道有些杂技有滚动灯等项目。滚灯是柔术的一种,属于杂技范畴。柔术不同于普通的杂技,更多的是追求人的视觉感受和人的极限。一般杂技多以惊险刺激或难度复杂著称。不过柔术是以练人之痛出名的。一般杂技是以训练人的大脑肢体为主,而柔术是对人身体内的结缔组织和韧带进行被动拉伸训练。众所周知,芭蕾舞者可以用劈叉弯背。其实这个用劈叉训练人弯背的过程是在拉伸人的韧带,但是柔术对柔软度的要求远远高于舞者。大多数优秀的柔术演员都是从7岁左右开始的。在训练中,人们经常会因为被动的韧带撕裂而感到剧烈的疼痛,而柔术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哭泣,甚至撕裂韧带。他们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能坚持到最后的就像羽毛一样少。所以干这行的人很少,这也是柔术不出名的原因。

2柔术技巧

柔术演员大多选择女性,因为女性比男性更灵活,表演时看起来更性感。但近年来,针对男性柔韧性的训练也出现了。柔术演员大多从小被送进专业学校,长大后很少有人学习并大有作为。柔术中国的柔术历史悠久,在汉代就已经成为吸引胡人的节目。它的柔术表演包括反弓和倒立打耳光。反弓是指表演者向后屈背,用手掌和脚掌屈背。与倒立相辅相成的反弓,同时利用柔软的腰部使双脚向前弯曲。与直体倒立不同,更注重身体的女人味。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杂技俑中,一个是弯腰跪拜,一个是倒立,脚向前弯曲,露出柔软的腰腿。辽阳棒台子屯古墓壁画中,有一个姑娘在黑漆松彩细腰鼓腔的木台上表演反弓表演。小演员双脚站在小平台边缘,身体后仰,双手反过来支撑在小平台上,形成反弓的形态。山东苍山县汉墓画像石中有一幅倒挂手持倒弓壶的柔术图像,与今天柔术中的三弯手法十分相似,反映出汉代柔术的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瘦脸是一个高难度的柔术动作,需要技术人员从后面把头弯过来放在两脚之间,双手托住小腿,使整个身体变成一个球,这就要求表演者更加灵活。汉初还是一个高难度、新颖的杂技节目,列在乐府里吸引胡人。西汉初年,山东无影山的杂技俑之一,也在表演倒面戏,说明一些民间艺人已经掌握了这种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