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

陕北民歌流行于榆林延安的山坡、山沟、田野、乡村。它们是陕北汉族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悲喜交加”,用止羊之声喊回牛之声的《山野》、《里恩》之歌。

陕北民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族古老的巫歌和祭祀秧歌的曲调,并与自古就有的“春节旺”习俗密切相关。比如绥德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就有很多舞蹈和秧歌,说明当时陕北的歌舞已经很流行了,民歌必然起源。

民歌是最简单的艺术形式,它是伴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陕北的历史和民俗活动而诞生的,流传至今。

比如《男仆调》的曲调只有三个音,是比较原始的反映陕北人民劳动生活的民歌。

又如《兵调》,反映了清朝顺治年间满清政府镇压回民起义的史实。

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习俗即兴演唱的,如农耕、放牧、饮酒、节日、建房、生日、婚丧、庙会等。,并逐渐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通过口头传唱而流行,通过集体创作而兴盛。

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1935到达陕北后,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此时陕北民歌主要反映“闹红”、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内容,形成革命历史民歌。

1942、大生产运动和新秧歌运动对陕北民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大生产运动中,佳县、绥德、米脂、清涧等革命老区人民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大规模移民到人口稀少、土地较多的延安地区,开荒垦荒,其中不少人后来定居在延安各地。

移民给延安带来了许多民歌和民间艺术。

比如《东方红》原名《移民歌》,里面唱的是“郏县移民去延安必开老南山,不过几年,全是稻粮。”

又如衡山说书人韩起祥到延安后,讲新书,唱工农歌曲,受到毛主席的表扬。

陕北民歌被革命文艺工作者收集改编,出现了一批闻名全国的陕北民歌。

有人说陕北民歌“唱红了天”,意思是《东方红》唱出了时代的声音,表达了中国亿万人民热爱毛主席,跟随* * *生产党为解放革命,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有人说陕北民歌“唱出了一片新天地”,就是说《翻身道情》有着鲜明的特色,将陕北民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演绎到了极致。“让我们团结起来,翻身吧”成为当时引领时代的知识,陕北人民以高唱《东方红》、《翻身道情》的方式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时期,陕北除了革命民歌外,还有许多优秀的民歌,如《三里铺》、《祭祀》、《黄河船夫歌》、《旱船跑》、《五兄弟放羊》等。

1952年,中央歌舞团从绥德县挑选了30多名歌手,成立了陕北民歌合唱团,使陕北民歌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歌唱团体,并使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享有盛名,这在中国民歌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文革前,玉林的民歌演唱活动十分活跃,许多乡镇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歌村”。以绥德为中心,各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他们有的参加了全国曲艺汇演,有的受聘于音乐学院任教,有的后来成为专家教授。

陕北民歌的曲目有的被改编成民歌的管弦乐曲,有的被改编成电影音乐,有的成为音乐学院的教材。

总之,1935到1965这一时期是陕北民歌的鼎盛时期。

文革期间,陕北民歌被禁,只有《东方红》像第二国歌一样,每天由中央广播电台播放。

1975后,陕北民歌逐渐恢复演唱。1979年,玉林民间艺术团赴省、赴京演出,广受好评,被收入电影艺术片《大地的芬芳》。1982年,文化部专门抽调玉林民间艺术汇报团到北京演出示范,起到了遏制当时国内艺术界崇洋媚外之风的作用。

1985年,该地区正式成立民间艺术团,长年在国外演出,陕北民歌再次在国际舞台上唱响。

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完成了陕北民歌的整合工作,收集了8000多首民歌。

改革开放后,各类陕北民歌音乐会和比赛在榆林频繁举办,陕北民歌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在省级和全国性比赛中频频获奖。特别是2006年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评选出的“十佳歌手”就属于我市,这在建国以来的民歌大赛中还是第一次。

毫不夸张地说,陕北民歌的源头和主流都在榆林,榆林民歌就是陕北民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