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皿发展史

一、技术发展对第一代造型的影响

工艺材料和工艺限制了造型,陶瓷容器只有在工艺材料和工艺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下才能成型。工艺材料和工艺不仅是陶瓷造型的具体表现手段,而且为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造型有着重要的影响。陶瓷造型品种和风格的不断丰富和多样,与每个时代技术生产的发展密不可分;工艺材料的变革和工艺技术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陶瓷造型的不断发展。

历史进入清初,瓷器手工业,尤其是官窑瓷器,使用的高岭土比明代多。清初的瓷器接近现代硬瓷,高岭土用量是配方的一半。烧结温度也增加。因此,即使清代瓷器的造型变化非常复杂,线条转折及其多变的造型,在康熙朝,如空心香薰、本胡巴和福字壶、禄字壶、寿字壶等,形状可以保持不变。胎质优良的新技术成就,使康熙朝烧制出富丽堂皇或精美绝伦的器皿,并在工艺材料上获得了物质保证。

到了康熙朝,制胎原料不仅改变了成分比例,还对原料进行了精细的处理。此时的瓷胚洁白、细致、坚硬、纯净,被誉为“糯米汁”。比明瓷更细腻润泽,杂质少。一般不用放大镜,肉眼很难发现漏洞。康熙瓷胎结构致密均匀,使瓷胎比例大增,俗称康熙瓷胎薄而重。以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器皿的稳定性,可以减少被一点外力击倒的危险。总之,康熙年间工艺材料的这些突破,对于一代造型的丰富发展及其特色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陶瓷造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康熙朝瓷器的精确化、标准化和高产,与成型方法和工艺的改进密切相关。康熙年间,不同单体、不同部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成型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瓷器的烧制和圆器的成型相对来说比刀具容易,但康熙时期流行的“盖杯”和“省碟”却显示了康熙朝在圆器成型方面的非凡技艺。“杯套”这种史无前例的器皿,是由几个不同口径、不同体深的单体,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一组递减的组。这种由大到小的套料,成型时一定要严格把握每个单体的尺寸,这样才能依次适合。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青花人物纹杯”一套三个,可以自由嵌套,足见其在造型上的高超技艺。“存盘”是招待客人时用来盛放茶点和水果的一种果盘。它由十个甚至十二个几何单体组成,形成一个圆形或海棠形的整体。这类器物的收藏要求单体密封紧密,浑然一体,其难点在于展现精湛成熟的成型工艺。

瓷器被称为“火的艺术”,因为烧制温度不仅在釉和颜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基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物体的烧制需要合适的烧制温度。如果是欠烧,坯件就不能很好地瓷化。烧成温度超过轮胎材料的烧成范围,坯体因过热而膨胀甚至变形。所以,一个物件的胎体即使成型成功,也会因为烧制时窑内温度控制不好而塌陷、被压平。那么,再好的胴体塑造也会毁于一旦。所以烧制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模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清代窑炉的进一步改革,康熙时期出现了瓮状窑,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烧制工艺都更加合理和成熟,使产品避免了生烧,烧制温度也进一步高于明瓷。烧制温度的提高也是制瓷技术进步的标志。对于造型来说,可以增强基体的强度和硬度,减少本体的变形,对扩大造型范围有重要作用。

第二,在历史沿革上有所创新。

清朝进入康熙时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了满足各行各业人们的各种需求,当时的瓷器造型较前代有了明显的增加,达到了所谓“巧制,无备”的境地。此时,除了传统的碗、杯、盘、碗、瓶、罐、壶、雕像等器物外,还出现了嵌于屏风、床中的帽管、帽架、灯罩、鼻烟壶、瓷盘等新品种。同样的形制也因形制的变化而非常丰富多样,如瓶,如梅瓶、天球瓶、蒜瓶、圆柱瓶、葫芦瓶、杵杵瓶、菱角扁瓶、胆瓶、柳叶瓶、玉壶春瓶、锥柄瓶、菊花花瓣瓶、撇口瓶、直口瓶、扁口瓶。其他尊者类别包括观音尊、橄榄尊、弗莱尊、马蹄尊尊、琵琶尊、苹果尊、贝岭尊、太白尊等。而观音尊、弗莱尊、太白尊和马蹄尊是康熙时期的特有品种。这些新的风格,太白尊和马蹄尊,显示了工匠在造型上不拘一格的想法。

虽然康熙朝的瓷器大多沿袭了历代的传统造型,但这些器皿并没有原封不动地沿袭和复制,而是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推陈出新。元龙泉窑与“凤尾尊”风格相似,但康熙时期的器物是明代花纹的演变。它把明器改成大嘴鼓肚,口颈外卷呈凤尾状,所以康熙朝的花纹也叫“凤尾尊”。“桶瓶”也换上了短颈、光肩、长腹的新款式。此时整个物体就像一条粗大的象腿,所以俗称“象腿瓶”或“统一瓶”。“将军的坦克”,因其外壳酷似古代军事将领的头盔而得名,存在于明朝。康熙年间,改造了前代较矮的身材,使造型明显具有灵性。康熙朝瓷器中有许多独特的创新作品。前面提到的特有物种之一——“马蹄尊”更具时代特征。

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初,还残留着许多游牧文化习俗,尤其是以马蹄袖为特征的清朝服饰风格,是强行推行游牧生活方式的典型。这种明显的随水生植物迁徙的生活习俗烙印也体现在陶瓷造型上。马蹄尊创作于康熙时期,以一个马蹄形命名,在草原地区具有强烈的自然魅力。总的来说,马蹄尊的造型是大嘴、光肩、直肚、渐收底、宽底,有高、矮两种风格类型。康熙时期“盖碗”的出现,是在茶灯的基础上,为适应当时上流社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而创造的新样式。喝茶从杯子到壶,是一种进步。壶的使用当然可以弥补茶杯使用时茶叶容易凉,不易落灰的缺点。但是,即使一个人用的是知名的宜兴窑紫砂茶壶,自己往嘴里倒,也是不卫生的,在风俗习惯上显得有点“高雅”。所以使用下面有托盘,上面有凸盖的“碗盖”,不仅有保温、清洁的作用,还可以防止香味逸出,还可以用水堵住茶叶入口。从品茶艺术的角度来看,这种茶具艺术性很高,让客人在品茶时更有趣味和美感。人们一边品茶,一边慢慢啜饮,一手抚摩壶盖,一手托起壶盖,把它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和琢磨,从中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但康熙朝很少有人盖碗,雍正朝以后一般都有灯座,构成了日常茶具中的配套品。在康熙朝的瓷器中有两个奇怪而高大的物体:多木壶和本胡巴。它们是中原和边疆各族人民频繁接触的对象,制瓷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兄弟民族的文化特色,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和生活需求。中原和边疆各族人民在陶瓷造型上的相互渗透和变异,体现了一种文化交流,也顺应了当时国内大一统的局面。因此,多木乎和本·胡巴可以看作是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帝国中汉族与蒙藏兄弟频繁交往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在制瓷艺术中的反映。

康熙朝瓷器造型最突出的特点是制作工艺极其严谨精致。无论事情是大是小,规则是方圆,他们都是精心制作,仔细转身和修剪。可以说康熙朝瓷器的造型是最清晰的,口底、周转、忏悔都不如前代。明代的瓷器一般都有切脚的痕迹,而康熙朝的瓷器造型比较严重,切脚都是用笔或布擦拭,所以脚底总是有一种柔软光滑的感觉。明朝的刀具是小件产品,也是两三件拼接而成。然而,即使康熙朝的瓷器是大型器皿,影响器皿美观的界面痕迹也基本消失了。康熙朝的瓷器造型,特别严格,讲究底部处理。本来一个物体的底部在造型中是处于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位置,但是陶瓷器皿不仅仅是放在书桌上,尤其是盘子、碗等圆形器皿,因为拿在手里使用,往往会不断地接触底部;对于收藏者来说,足是经常把玩和欣赏的重要内容。

康熙景德镇窑的瓷器非常重视底足的造型处理和工艺制作。此时碗具的底脚挖成直角,只在角端留一小段弧线,以免出现死角。因为脚圈比较细,保持一定的高度,不容易烫伤手,容易滑落。挖脚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让造型看起来更加光彩照人。康熙朝的瓷器底部因小心处理而发生变化,成为后来鉴定的重要依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泥鳅背”。康熙早期的盘碗底部呈尖尖状,内外斜切。中期以后,圈足内壁改为弧形,使之成为光滑、圆润不易破损的泥鳅背;“双圈足”,碟状物件要求盘内平整,盘中心不凹陷。然而,自明代的万嘉和宛宛以来,市场的底部大多已经崩溃。为了减少烧成时的变形和防止塌底,康熙初景德镇窑烧成的大型锅底脚流行双圈脚的特殊样式,即内外双圈脚处理:内圈脚略浅,也就是说内壁悬空,而置于表面的接触部分由外环支撑——外壁触地,这种妥善的处理避免了烧成时塌底的弊端;“台标底”,即瓶子或雕像等大型刀具的底部,旋入最外一圈,形成一个台状的所谓“台标底”,也称“二层台”。这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从腹部到底部垂直状态造成的造型单调。并且装置底部向内缩进,既增加了细节的变化,又使造型与表壳表面的界限清晰,更加活泼轻盈。总之,上述对器物底部的细致处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康熙朝精美瓷器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