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偷墙之光的英雄后来没有他的消息?

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里讲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比如体现智慧的司马光砸罐子,偷光的勤快。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匡衡。当匡衡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家很穷,但是他喜欢读书。他白天完成工作,晚上来学习。但是匡衡没有钱买蜡烛,蜡烛碰巧在隔壁邻居的房子里。于是小匡衡灵机一动,在自己和邻居家的墙上凿了一个洞,这样邻居家的光线就可以从洞里照进来,他就可以在晚上学习了。

在墙上钻了一个洞,以便从邻居家采光

事实上,匡衡不只是为了学习而挖墙偷光。为了多读书,他去村里一个藏书很多的家庭打工,只要能读书,就不拿工资。长大后,匡衡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

我们知道的故事到此结束。老师和家长用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匡衡应该创造条件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学习。

刻墙偷光雕像

其实故事没错,结局也没错,只是老师和家长没有把故事讲完。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匡衡的生活背景。你知道,匡衡是西汉人,可能生活在宣帝时代。

在汉代,“崇孝节义”成为选拔和使用官员的重要标准。孝是指从地方政府中选拔一些孝顺清廉的人到朝廷任职。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正统文学。这使得当时的人除了“兴孝”的方式外,还可以参加经学考试,只要通过六经中的任何一门考试,就可以做官。

匡衡雕像

除了刻苦学习,匡衡还有一个很好的天赋,尤其擅长朗诵《诗经》。结果他因参加经学考试成为太原郡文学死亡史。此外,由于匡衡擅长讲《诗经》的名声,他在朝廷中受到极大的赞赏。这使得当时的太子刘石也拜他为师。

匡衡讲课。

汉武帝刘时即位后,任命匡衡为大夫,并迁为大夫。后来长安地区发生日食、地震等自然灾害,匡衡趁机写信,引用《诗经》说明向上的作用就是向下的作用,劝元帝亲近贤良谦逊,拒绝奢靡,善用人,在民间提倡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爱之风。匡衡对这本书的表现很受赞赏,于是匡衡成了光禄大夫和少府亲王。

汉元帝非常喜欢《诗经》。他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授《诗经》,他非常欣赏匡衡的才华。赵建第三年(公元前36年),匡衡当上了宰相,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匡衡与汉元帝

成为总理的匡衡似乎变得不同了。他纵容儿子,大儿子匡长仗着自己有个宰相父亲,胡作非为,甚至酒后杀人,被关进了监狱。更可怕的是,他的二儿子不仅不引以为戒,还想着抢监狱。

另外,汉元帝封他为快乐侯,赐他365,438+00,000亩粮田(享受税收),他并不满足。他利用职权侵占了4万亩粮田。此外,后来事情败露,有人向汉元帝报告匡衡侵占了土地。最终,匡衡被剥夺了爵位和封地,贬为庶人,最终老死在家乡。

匡衡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年轻时努力学习,最终改变了命运,成为了栋梁之才。后来极度膨胀,侵占了腐败国家的钱财和土地。匡衡的故事让人感到悲伤。

当我了解到匡衡后来的故事时,我在想,我们都应该引起反思:

作为个人,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底线,明确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许我们不能像匡衡一样强大和成功。我们可能一辈子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但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性格。

作为父母,及时教育引导孩子,就是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苗头和倾向。如果匡衡的父母在知道匡衡偷了光后及时引导匡衡,学习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方法是错误的。不问就偷就当偷,偷就是错的,即使你的本意是好的。那么匡衡将来可能不会侵占4万亩粮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