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有哪些名人、名水、名篇?刚注册,钱不多,请多帮忙。

在江西石城,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是古越人生活繁衍的地方。汉代隶属都督、揭阳、北洋、华乾等县。三国吴嘉和五年(公元236年),撤揭阳县为都,先后属庐陵县、南康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称北洋郡,隶属南康郡。隋炀帝黄凯十三年(公元593年),石城场因境内“四面环山,巍峨如城”而得名。南唐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石城昌升为石城县。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属乾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属赣州。元元镇远(1295)属于赣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属甘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石城县被定为宁都首府直隶州管辖。1914属于甘南路。1926废路属于江西省。1932属于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是中央苏区的土地。1932年2月石城县划归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管辖,3月归江西省政府管辖。7月22日1933,木兰、高田、小松的罗溪属赤水县,炎陵属福建省彭湃县。1933年8月6日,苏维埃中央政府指定瑞金的横江、龙岗、犹大、朱坑、杨迪、罗家、日东、鄂和宁化的淮阳(淮土)为中央直属县,县委设在横江市场。1949年9月30日解放。属于瑞金区,县政府设在琴江镇。1950属于宁都地区。1952年9月后,先后隶属赣州特区、甘南行政区、甘州区,1999年由区改市,至今隶属赣州市。

赣江源头漂流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漂”,是亚洲最刺激的漂流!位于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在赣江源头漂流,刺激,惊险,安全,野趣。漂流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654.38+万个单位,国内罕见,被誉为天然氧吧!

赣江源头长5公里,落差320米。有80多个弯道,56个危险的海滩和22个游泳池。漂流的河两岸,有绿影、山峦、怪石、瀑布、流泉;河滩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深潭的水清澈湛蓝,水波悠悠,倒影如画。

赣江源头漂流有任贤谷、鲤鱼跃龙门、三叠泉、金龙潭、七里荷塘等40多个自然景点,让你流连忘返。

田童村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的大社村。素有“石怪、幽洞、雪莱、香茶、盛世佛”之称,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相得益彰。通天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约为15.5-17.9℃。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秦煌同志经过考察认为,全国只有通天寨在岩石表面见过如此典型的裂隙地貌,是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

石城安百里和烟草在中国很有名。是著名的同心安百里和优质烤烟基地县。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安百里之乡”和“中国烟草之乡”。以脐橙、牛心柿为主的水果产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118,中药材138。全县森林覆盖率66.8%,活立木蓄积量262万立方米,特别是高产毛竹林、油茶林、松香林。

石城物产丰富,资源独特。已探明的矿产有钽、铌、钨、锡、铁、稀土、花岗岩、高岭土等10多种。龙岗砚享誉海内外,其制作的“龙岗砚”为贡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行业包括化工、广播电子、轴瓦、矿山设备制造、纺织设备、南京金纸、重磅纸、印刷等。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开发出一系列白莲绿色食品(同心白莲、莲子奶糊、白莲惠仁糊、白莲速溶粉、维他莲子奶、营养莲子片、蜜莲心茶等。)、客家酒曲、藕粉、艾草茶、山药、保健粉等食品。其中,陈印茶和客家九娘荣获’98江西市场食品质量奖。

石城是中央苏区洪权县,毛泽东、、朱德、林彪、罗荣桓、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石城数万人参军,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后,上级批准了4000多名烈士。经历了红军攻克红石寨、石头城封锁、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大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遗址非常丰富。现保存完好的有毛泽东朱德关下故居、洪家龙红四方面军旧址、虎尾坑红十三军旧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第五次反“围剿”时李烈师石城阻击战旧址、红军攻克红石寨旧址等。

石城是中国客家文化的摇篮之一,素有“客家摇篮”、“闽粤通衢”之称。历史上是客家人的中转站。客家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廖承普为石城题词:“祖根在故地,摇篮客石城”。石城还是“灯笼之乡”。民间花灯历史悠久,花灯道具、舞蹈、音乐都极为精美。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尤其是大型神话灯笼仙子——普金井中南海,其“灯笼之乡”的美誉享誉省内外。

少部分中原汉人远至秦汉时期迁入石城。唐宋时期,大量中原汉人迁居石城,与当地土著一起开发了一个与世隔绝、荒凉的石城,创造了石城早期客家文化,促进了早期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形成,使石城成为客家人的摇篮。

石城最早的土著人

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南方没有汉人居住,但是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中国南方的广大土地上又有谁居住呢?明匡庐写《赤崖》说:“名客是一种上古蛮夷。五溪之南,穷山海接巴蜀,兰胡盘侯四姓居多。”《天下郡国病书》上说:“想到她,就叫她蛮子。”李《斋》云:“声斜,山耕之地谓之”。民国1938年吴宗慈《江西省通志考证》《江西省迷宫人考证》说:“夫为苗,夫为寇。”又有云:“粤东是畲族最重要的地方,其祖先实为山越。”挚友许所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在《广东畲族年节》中写道:“畲族,古称越山,最广散于粤东...还有很多名字带“悦”字。.....所以在广东,所谓的老越人或者先来的土著,应该属于彝族。”福建顺昌县知云:“彝族以潘兰雷为姓,楚、越繁荣,闽中有山川溪流,称社客,证明广东畲族已东迁入福建。”广东的畲族同时进入福建和江西。《王文成公权书》请崇义县治舒云:“初畲贼原籍广东,经金泽总督建议,安置于前年地址。”这充分证明了广东畲族是从东北迁徙到江西的。百姓之所以来江西,《江西通志稿》也说:“明朝以前难以确定的判词,明代来自广东。山是古山,在粤东分布最广。”《通志稿》也说:“人之主要目的,为其耳求耕地,若找不到平原之地,则为其刀耕火种之勤劳而求山,其情极可怜。”守仁和兴说:“到处都是山和田野开满了花,可怜的无家可归了一半。”村民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土地冲突日益尖锐,不时发生争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明朝郑德十二年,赣南巡抚丁丑(1517)派重兵“剿”之,随后“势大衰”,此“畲之患”解除。幸存的畲族只能收缩深山,迁徙到闽粤山区,江西畲族几乎灭绝。

石城位于武夷山区,与福建省仅一山之隔。在山的另一边,长汀和宁化自古就有畲族居住,相邻地区相互迁徙是常有的事。在石城的群山中,还有一种季节性的“广东蛇客”。因此,虽然石城不是古代畲族的主要活动区,但也有闽粤畲族迁入相土居住。石城很多古代地名都有“社”字,如文家社、杨舍、下社、大社等。这些带“她”字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山高邻大,畲族真的是山民。

据一些资料记载,石城也有两个畲族,分别叫兰和雷,但这两个畲族并不是石城原来的畲族,都是南迁的畲族。据《横江桃溪》记载,汝南兰氏五族谱载:“畲族发源于太浩,居巴州蓝田,故以国为氏。”生于江南,先后迁居临川、安福、冀州、乾州、全州、邵武、建宁、上杭、宁化、,宋代迁居坊。明末,六五岁的孙辈从刘清迁到石城的乌石头、桃溪、丹阳、大埔。目前,有近100户人家中有近600人姓蓝。据我大嫂的《凤仪雷氏族谱》记载,雷氏为古诸侯之国,先祖居陕西凤仪县,为同州刺史。783年,唐德宗建立四年后,龚燕,福州刺史,搬到张羽,以避免朱巴的混乱。孙复恭任洪州刺史,迁至福州白水张,后迁至宁化。孙,祖籍中国,清丙子(1696)岁时,于十一年迁居上栗西子口。如今,姓雷的有80多户500多人。石成兰和雷都是在1985年被批准为畲族的。他们不是城市的土著祖先,而是古代南迁的中原人。它的语言、服饰、习俗与当地人无异。

早在秦汉以前,远离官府的孤僻封闭山区石城就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人迹罕至,树木葱郁,河流纵横,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公元前221年,中国被秦始皇统一,天下有三十六郡,属江西九江郡。据北宋《太平玉环记》记载,秦始皇为了修缮阿房宫,将从前六国的一些阵亡将士派往南方伐木,最近定居在兴国的商洛山区,号称天下“木客”。还有秦始皇统帅屠呦呦率领的50万大军(谪系弟子)镇守岭南,任涛、赵佗率领的4-5万水师增援秦军,是第一批南下的中原汉人。后来赵佗被任命为龙川令(今江西遂川)。还有,为了让士兵在南方安心,“有三万人求一个没有婆家的女人,以为士卒可以补衣”(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这些新组合的秦官兵家属大多留在了赣南。汉朝时,朝廷两次派官兵出梅岭,建村修城。秦汉官兵成为最早在甘南发展和居留的中原汉人。而最早进入石城的中原汉人是哪些人?可惜没有发现文字记载,只有清乾隆、易丑所撰《石城县志》中的一小段说:“秦末刘随父华到其家(指城东五里山,今称仙姑岭)”。这位刘的父女就是在汶川第一次见到的石阡有名的居民。当然,这刘父女到底是属于中原乱逃之人,还是属于上述官员的家族,都两千多年了,实在没什么可考的。

历代石城移民概况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上升,导致“五湖之乱”,史称“永嘉之乱”。进士南迁。全国一片恐慌。于是,大批士绅和民众随文章南迁。汉人从中原南迁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持续了几个世纪。进入江浙后,继续南下。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江西,然后回到赣江,有的沿途停留,有的进入赣南,小部分继续向福建、广东迁徙。如《鲍氏续谱》载:“西晋宗元官商为大夫之大夫,帝在末。中原大乱大乱,五湖混杂。文远皇帝位于金陵,所以他在江油丹阳娶妻。”《温氏族谱》载:“五湖之乱时,温氏随中原士绅南迁。”龙岗《吴氏族谱》载:“东晋末年,暹罗公从平阳逃至兖州,迁居福建。”《石城景西村郑氏六记》载:“晋怀五年(365,438+065,438+0),海上大乱,境内百姓多南迁奔县,避居西山龙源梅云坪”,“晋八年,壬子(465,438+02)。今天这个城市的市长在脑中。他和吴住在一起,后来搬到了南桥岭(作者指出,一凹和南桥岭都在石城镇的管辖范围内)郑、吴都属于金代第一批人口迁徙中的原汉族。

五个多世纪以来,从晋代开始,南北朝沿袭唐五代,中原或散或散,或迁徙,移民从北到南断断续续。尤其是在唐僖宗,北方发生了王献之、黄巢农民起义,起义人数达百万,席卷大江南北,导致了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徙。这场大迁徙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五代末北宋初。现存族谱碑铭中有文字记载:“在时,温刚保由石城迁至福建宁化县石壁乡”(《温氏族谱》)“唐博士十五郎,因黄巢叛乱,唐干甫乙不住洪州石城五都坨。”(舒口《徐氏十家谱》)。《我来避黄巢之乱(唐代杜氏家族墓志铭)》、《甘府(874年)避黄巢之乱,迁居宁化石壁村》《闽赣罗氏族谱》《南唐时,我从宁都湾田北村迁居石邑下》(《松岗石田八修》)。“这些逃离乱世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部分进入江西,并沿途停留,部分进入赣南,少数进入福建、广东。根据石城郑姓、胡姓、文姓、徐姓、赖姓、徐姓、廖姓、罗姓、高姓、熊姓、毕姓、吴姓等族谱记载,唐五代时期,居住在石城的姓氏依次为文、郑、吴、黄、陈、刘、赖、李、王、张、廖、徐、邓、张。

20世纪80年代初,该县的地名普查中还发现了杜、华、颜、洪、唐、金、连、雷、兰等居民建造的村庄。确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姓氏已经移居国外,很难考证清楚。上述50多个姓氏中,只有郑、赖、胡、文、徐、廖、徐、罗、高、熊、毕、吴等12个姓氏在石城留有后裔,其余几十个姓氏的居民均已移居国外。

这些进入石城境内的移民选择了土地建房。据县地名调查资料显示,现存民居中,晋代建有5处,代建1处,唐代建有40处,五代建有8处,占54处。一千三百多年来,社会变迁,人口迁徙频繁。作为居住区,不断新建、扩建、搬迁,或者废弃、荒废,都是常识。不难推断,当时的实际居住面积远远超过了这一统计。

据家谱记载,宋代迁入石城的姓氏有文、黄、陈、刘、赖、李、王、张、廖、徐、邓、何、罗、吴、谢、曾、周、杨、朱、康、秋、胡、宋、郑、熊、徐、易、吴、迟。童、蔡、龚共有70多个姓氏,大部分都相继迁出,留给后人的今天只有30个姓氏,分别是:文、黄、陈、刘、赖、宋、郭、杨、朱、邓、熊、秋、吴、童、龚、魏、何、张、郑。

元代迁入城市的新姓氏有周、范、曾。

现存民居中,95处为宋代代建,65处为元代所建。

明代,尤其是明朝,江南并不太平。明末清初战乱频繁,人口迁移非常大,导致了历史上第四次人口迁移。明代新姓氏有:兰、颜、姬、殷、雷、董、饶、谢、阮、义、傅、孔、吴、姜、程、史、魏、白、萧、容、王、宁、廉、迟、姜、任、上官、顾、沈、吴。这些移民中有一半以上是从福建刘清宁化和江西宁都迁入的,现有的505个定居点属于明朝。

清政权巩固后,采取了一些鼓励农业生产和人口发展的政策,也促进了大量的人口迁移。清道光《石城县志》记载:“康熙五十二年,定鼎书为恒量,子孙数永不加。”“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三十六年,有2279人,女姓554人,从未按圣旨增编(其女于乾隆十一年、乾隆三十七年停止编编)。”还说:“乾隆三十六年编,人数数十倍。”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促使人们转移到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石城地处山区,适合开垦的区域很多,所以人口突然增多。顺治十三年(1656),石城县总人口3420人,道光元年(1820),总人口上升到184959人,净增50多倍。咸丰元年,辛亥(1851),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后不久,调兵北上西征。短短几年,几乎半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内战不断。为了躲避兵变,寻求安身之地,江南一带开始迁徙。石城是闽赣交界的偏远山区。对省、地、州来说是偏远山区。相对来说,它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可以隐蔽,可以进入。于是,四面八方的移民再次聚集于此,人口迅速膨胀。咸丰同治年间,石城县户籍人口达到22万余人,比100多年后的1985人口多出1000余人。清代新增姓氏为翁、游、吴、夏。清代新建居住区1091个,占今天居住区总数的一半以上。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近40年间,人民连年贫困,社会十分躁动,人口在县与县之间频繁流动。这一时期的新姓氏有洪、冯、龙、宗、皮、于、于、梅、文、韩、关、颜、曹、毛、张、方、匡、颜。

从晋代到清末的十五个世纪里,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持续时间长的人口迁移。纵观中国历史,古代战场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在河洛。相对而言,南方相对稳定,人口密度小,耕地数量多,移民容量大。所以以前的移民总是从北到南,一部分从中原进入江西、福建、南粤、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一部分去了海外。迁徙的方式主要是家庭团体,一个一个往南走,有的沿途停留,真正到达南疆的总有那么几个人。这些长途迁徙者在成百上千公里的道路上留下了断断续续的足迹。他们带来了在中原和沿途学到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几千年的历史和中原的河洛文化。他们和当地的“原住民”一起,以辛勤的劳动和共同的智慧,以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了客家地区和整个华南地区的灿烂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族群——客家人。

石城客家宗族的摇篮

从唐末到宋末,两次由北向南的大规模移民使闽赣交界的宁都、石城、宁化成为移民的中转站,大量移民的迁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就石城而言,宋朝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朝代,社会繁荣,人才辈出。石城主要姓氏已全部迁入定居,居住区主体格局已经形成。在几个世纪的共同经济生活中,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过去的中原汉族相比,自然产生了“变异”,一个新的族群开始出现。当然,在当时本土人与客家人尖锐斗争的历史条件下,并没有明显的“客家”意识。事实上,从唐末到宋末,以宁都、石城、宁化为中心的闽赣交界山区周边数十县的广大地区,是早期客家人的形成地和发源地。当然,客家宗族的最终完成应该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以粤东梅州为中心的一大片土地上。客家宗族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从历史上看,北方人南迁确实是客家宗族形成的前提条件,客家宗族只是其中之一。就形成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山区的客家而言,也有时间和地域的差异。从移民顺序来看,从晋代后期到唐宋时期,移民主要聚集在赣州北部,尤其是宁都石城,然后越过武夷山,聚集在福建长汀、建宁、宁化,尤其是宁化石壁。几个世纪后,从宋末到元明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粤东,形成了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地区。从明代开始,客家人迁徙到桂、滇、川等省,又回流到赣东南,形成了今天中国大陆的客家人分布格局。从清朝开始,福建、广东的客家人出海谋生,开始在海外国家发展。

唐末,大批南来北往的人进入石城居住,形成了许多村落。因为石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保守性,某种意义上具有一种自卫的排他性,所以新移民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基地,建造房屋和农田,形成新的聚落。由于历史沉积,石城的聚居地大多以同姓为核心的宗族杂居,杂姓很少,一些几百人的大村,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杂姓。卫镇又被称为“百家姓”。族谱资料显示,唐代石城有48个以上的姓氏,但传世的唐、华、燕、洪等古姓氏已空无一人,后裔也已消失。由此可以推断,唐代石驿的居民至少有50种。唐代的石城只是“唐”的建制,隶属县,没有人口记载。到了宋代,大量移民继续迁入石义。据《江西石城县志》记载,南宋宝卿时期石城总户数为16214,男性36746人,总人口应在8万人以上,相当于石城县1948的人口水平。当时全县有13879户主户,2335户客户,与客户的比例约为6:1。从客户的比例来看,主户已经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先来的移民已经变成了土著,而且大部分都有土地财产,这样石义的居民就有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长住户占了绝对优势。至今仍有150余座建于宋末以前的村落。可以说条件好一点的地方都开发了,都建立了居民区。

移民促进了石城农业经济的发展。据考证,唐末石城曾有集市。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闻名中外的横江纸起源于南宋,岐岭等地建有许多纸槽。上世纪80年代初,凤山发现了晚唐五代古窑址,出土了多件古陶器。县内还出土了多件唐五代的陶罐、壶、盆等文物,是中原文化早期传入的历史佐证。

石城是一个贫穷的小县,统治力量相对较弱,而且据县志记载,自宋清以来就出现了一些关心百姓疾苦的“清廉”县官。相对于通都大邑,石城县相对平静稳定,所以很多移民都在石城过境。

石城作为居住在县城的纯客,有移民定居的传统,争和排外性弱,容易客留。

石城毕竟是偏远山区。战争年代,可以作为“避风所”,安全居住。战后和平时期,移民们觉得石城封闭狭隘,甚至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带着家人继续前行。客家迁徙真的是漫长而无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