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港的历史沿革

建国前,周口一直是内河码头,航运发达,贸易繁荣。位列河南四大名镇,闻名豫东。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周口叫周家口,地处“赵岩楚之要冲,秦晋淮泗之道”,三江(沙河、何英、贾鲁河)交汇处,商贾云集,是北方著名的“水陆交汇之镇、货物堆积之地”,位列河南“四大名镇”之列。

明成祖永乐六年,明太祖成祖由户部谕信,开辟淮、颍、沙三河,周家口为水运要道。明朝万历年间,航运再次发展,码头、商人、桅杆逐渐增多。周家口已成为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当时翰林学士熊廷弼在周家口写了一首诗:“江浦万灯照,千帆如高涵。”

明朝成化年间,贾鲁河与周家口汇合后,周家口的水运东通江淮,西接湘湾,周舟直达朱仙镇。于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货船数量与日俱增。三川上下,码头港口星罗棋布,商船云集,千帆日夜兼程,城垛桅杆数百根。资料显示,当时东起街头,西至湘乡的码头有万余艘货船,仅周家口就有700余户,占1000余艘。已有14个省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来周投资。五方的多元,促使周家口成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的物资交流枢纽和秦晋、储江、赵岩,豫东重要的商品交换和集散中心。当时六安的茶麻,两湖的竹木,两广的纸糖,天津的盐,蒙古的骡马,再加上豫西的山货煤,新郑的红枣,齐康的棉花,陈淮的黄花菜以及当地的皮毛,粮油等。,都聚集在周口,行销全国各地。

清代康乾盛世,周家口达到顶峰,被称为“水陆交汇之地,货物堆积之地”。沿河渡口22座,水陆闸40余座,镇内街道120条,外商会所7个,大小寺庙50余座,人口已超过22万。周家口曾经驰骋在历史的渡口,成为货物的集散地。周家口船只通过河道到达大海,书写了周口航运的辉煌历史,促进了周口商业的繁荣。

清代,抗干兴盛,周家口达到顶峰。清朝顺治年间,沙河管理层先后开辟了大渡口、小渡口、上下七口、新渡口等码头。到目前为止,周家口有22个码头和渡口,40多个水陆大门,人口超过22万。

清末民初,平汉、津浦、陇海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航运开始走下坡路,但周家口夏季的民船总数仍在200至500艘之间。

沙英河的复航承载着几代人的殷切希望。

沙河与何英在周口汇合形成沙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淮河、连接皖苏两省的重要省际水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水道。

根据周口市地方港务局提供的信息,沙英发源于河南伏牛山脉的外房山,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中东部进入安徽西部,在阜阳磨河口汇入淮河,全长619公里,其中河南境内404公里,安徽境内215公里...

建国初期,沙英河出现了航运复兴最快的时期,货运量迅速增加。航运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航道得到系统整治。原来的木帆船逐渐更新为机动船,码头的装卸条件也有所改善。

周口市交通局航务处处长罗春来说,虽然周口的航运业在解放后迅速达到顶峰,但1960年的运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13万吨。但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开了一个大玩笑。在重灌轻运思想的影响下,1956以后,水利部门修建水利工程时,在洛河以下修建了小窑、黄土桥、周口、沈丘、阜阳、颍上等六座河闸。由于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不足,除阜阳闸设置了100吨级简易船闸外,均未设置船只设施,本来是可以通航的。

6月1977至6月10,周口船民公社配合搬运公司。至此,沙英河运完全被陆路运输取代,它的辉煌只能封存在老船民的记忆里。

停航给周口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于是数以万计的船民选择了重新谋生:有的背井离乡,驾船到外省航道;有的以摆香烟摊、卖大碗茶为生;一些人下船进行陆地操作...

许多船民弃水上岸,大量河南船只逃往外地。周口港务局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在长江航道上谋生的船民中,有5%是周口人。渡江入海的梦想,成了他们和子孙后代的心愿。

2004年8月18日,投资2亿多元的沙英周口港复航续建工程开工,包括周口港维护、郑埠口航运枢纽、沈丘船闸、航道疏浚等。该项目仅用15个月就完成了。

2005年2月,工程竣工,周口港建成。该港是河南省唯一的内陆港,是河南省的“出海口”。它位于沙英河畔,占地173亩,年吞吐量80万吨。

2005年2月28日,65438+,省交通厅、周口市政府举行通航仪式。周口沙英河恢复通航。

8月1日上午9点,周口市市长高德领宣布:“周口港首批货物正式起航!”

话音刚落,周口港货船的汽笛声瞬间响彻内河航运周口港沙英河岸。

此次外运货物是河南沙英河停航30年来首次用自己的船运输自己的产品,标志着河南航运即将走出30年的低谷。这是继2005年2月28日沙英河复航后,周口航运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2006年4月,重达720吨、价值3亿元的驻马店燃气电厂散货从上海水运成功通过周口港,标志着沙英河复航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充分证明沙英河周口境内具备全线通航能力。此次,由周口港9128号货船运输的300吨“五得利”面粉驶出周口,经新站—项城—沈丘—界首—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再渡长江到达浙江杭州港,总里程1100多公里。这对于周口港来说还是第一次。此次运输将拉开沙英复航后水上运输的高潮,对促进我省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交流,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沙英河和何英河常年通航后,周口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第一,缓解腹地运输压力。我市是河南通往华东沿海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沙英腹地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化工、矿业物资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周口是产粮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主要有小麦、大豆、棉花、油料、烟叶等。,外运量大。沙英河常年通车后,可以有效解决运输紧张,在腹地搭建一个运量大、成本低的水路运输平台,为经济发展增添一条运输“动脉”。

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水运运价低,运量大。经过计算比较,从周口经沙英经水路运输到华东地区的每吨货物,铁路可以节省运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生存和竞争力。同时,沙英河常年通车后,可以促进航运业和运输服务业,增加就业人数2.5万人,解决船民失业带来的再就业和上访问题,对稳定社会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