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与演变

1,初始阶段(1992-1999)。1992,常德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德山的产业基础,建立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5月,省体改委正式下发《关于设立常德市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第一代德山开发商借鉴沿海开发区的经验,提出了以地生财、滚动开发的建设思路:即通过土地有偿出让获得出让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成立仅两个月,就启动了“两路一桥”建设工程,即桃林路、善卷北路、万水二桥新建工程,全长3649米。从1992年7月28日开工到1996年7月28日竣工,建设者们用了四年时间打通了开发区的主干道骨架,德山开发区逐渐成型。

1994年3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德山开发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7年6月,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正式将德山开发区列为全省六大重点开发区之一。

2.晋升阶段(2000-2004年)。“以地生财”的政策在全国各地开发区日益加剧的政策竞争中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德山的先行者们开始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倾斜,在开发区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政策“洼地”换取投资“洼地”。2000年8月,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德山开发区正式挂牌,同时出台了“三全奖”优惠政策,即土地全部赠送,所有费用全免,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返还,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按1%的比例给予奖励。不到四年的时间,三金药业、平川药业、力源新材、创业德力西等13家企业相继落户于此。另一方面,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积极配合区内20多家苦苦挣扎的国企改制,基本完成了所有国企的改制。按照“一厂一策”的工作思路,常德纺织机械厂、东亭制药厂、常德化工厂被经纬股份、三九药业、湖南李楠股份等上市公司收购,常德棉纺厂、常德棉纺分厂、常德电机厂被云锦纺织集团、东信棉花公司、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收购..重组后,企业已注入技术改造资金5亿多元,大大提高了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效益。

3.发展阶段(2005-&;害羞;—)

2005年6月15日,时任市委书记程海波带领四位主要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德山召开现场办公会,讨论上德山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会议决定,市政府将连续三年投入3亿元(含融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6月15会议后,短短几个月,甘明路、善卷路、友德路、青山街、崇德路、龙潭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

2006年底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更加重视德山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将德山开发区的发展定位确定为“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提出了举全市之力建设德山的口号,加强了对开发区的领导, 并明确常务副市长为开发区工委第一书记,副市长兼任开发区工委书记,加强了对开发区的具体领导。 市直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开发和服务项目,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了开发区工作责任制,有的还由市局副局长兼任开发区分局局长。

2007年,德山开发区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6543.8+0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54.38+06个。新开工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6543.8+05.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54.38+0.37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45.2%。全年新征用土地2200亩,拆除建筑物411栋,支付征地拆迁补偿款65438+4800万元,拆除违法建筑2万多平方米。常德热电厂、恒安生活用纸、云锦工业园、金田钛业、三生光电、中小企业园相继入园。德山开发区林纸、纺织、机电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实现了“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园区形象”的重大突破。

2008年,截至8月底,全区签约项目21个(其中亿元项目13个),签约资金55.8亿元,三一重工集团投入平地机、沥青搅拌站等设备生产项目6543.8+05亿元。全区工业项目60个,总投资6543.8+04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9个(含10亿元项目),计划项目21个(含13亿元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6个。在去年开工的项目中,恒安心连心印刷纸业、田丽液压、新希望饲料等9个项目已经投产。预计今年将投产云锦工业园、三盛光电、恒安生活用纸、中小企业园、东莞工业园、电子陶瓷等6个亿元项目和芦荟加工等4个中小项目,全年投产项目可达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