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获得了哪些荣誉?

东风日产由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和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于2003年6月9日,注册资本6543.8+067亿元。是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合作范围最广、产品最全的合资项目。目前,东风日产有7000多名员工从事乘用车的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拥有广州花都和湖北襄樊两个生产基地,下设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树脂五个车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立志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优秀品牌之一。覆盖范围包括小型车、中型车、大中型车、MPV、SUV等领域。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原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位于广州花都。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以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为基础,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拥有花都和襄阳两个工厂,年产能25万辆,员工近5000人。公司产品为2升级的“蓝鸟”和“阳光”,2.3升和3.5升级的“天籁”,1.6升级的“益达”和“骐达”轿车。公司现在有251家供应商,430多家经销商。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自2000年运营以来,累计销售汽车超过22万辆。200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汽车63,962辆,销售汽车66,476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5,438+0.20%,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公司全体员工正在为实现2005年产销超过654.38+50万辆的年度目标而努力奋斗。2005年6月,该公司创下了65,438+06,353辆的月销量纪录。作为广东省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公司654.38+0.5万具备生产能力的花都新工厂于2004年5月正式投产。工厂占地94万㎡,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树脂五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国内一流。新工厂一期投资6543.8+08亿元,6543.8+08个月建成投产。目前花都工厂生产的产品有“阳光”和“亿达”轿车,新产品“达奇”于2005年7月29日投放市场。公司襄樊工厂占地45万M2,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树脂五大工艺,年产能65438+万辆。目前正在生产“天籁”和“蓝鸟”轿车,产品质量已达到日产本土水平。占地20万平方米、投资3.3亿元人民币的R&D乘用车中心已于2004年6月6日在花都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将按计划于2005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2004年6月5438+2月21,乘用车发动机厂正式开工。发动机工厂占地36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将建设一条集铸造、加工、装配为一体的生产线,生产四台乘用车发动机。根据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中期经营规划,到2007年,乘用车企业年产销将达到30万辆,4款新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逐步形成高端、中档、经济型轿车和MPV的全系列产品覆盖,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将以“不断提升消费者价值”为经营宗旨,追求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的国内领先,力争早日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品牌之一。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拥有花都和襄阳两个工厂,年产能25万辆,员工近5000人。公司产品为2升级的“蓝鸟”和“阳光”,2.3升和3.5升级的“天籁”,1.6升级的“益达”和“骐达”轿车。公司现在有251家供应商,430多家经销商。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自2000年运营以来,累计销售汽车超过22万辆。200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汽车63,962辆,销售汽车66,476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5,438+0.20%,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公司全体员工正在为实现2005年产销超过654.38+50万辆的年度目标而努力奋斗。2005年6月,该公司创下了65,438+06,353辆的月销量纪录。作为广东省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公司654.38+0.5万具备生产能力的花都新工厂于2004年5月正式投产。工厂占地94万㎡,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树脂五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国内一流。新工厂一期投资6543.8+08亿元,6543.8+08个月建成投产。目前花都工厂生产的产品有“阳光”和“亿达”轿车,新产品“达奇”于2005年7月29日投放市场。公司襄樊工厂占地45万M2,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树脂五大工艺,年产能65438+万辆。目前正在生产“天籁”和“蓝鸟”轿车,产品质量已达到日产本土水平。占地20万平方米、投资3.3亿元人民币的R&D乘用车中心已于2004年6月6日在花都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将按计划于2005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2004年6月5438+2月21,乘用车发动机厂正式开工。发动机工厂占地36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将建设一条集铸造、加工、装配为一体的生产线,生产四台乘用车发动机。根据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中期经营规划,到2007年,乘用车企业年产销将达到30万辆,4款新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逐步形成高端、中档、经济型轿车和MPV的全系列产品覆盖,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将以“不断为消费者提升价值”为经营宗旨,通过在品牌认知度和客户满意度方面追求国内领先,力争早日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品牌之一。

编辑企业历史的这一部分

日产的历史

东风日产

日产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达特桑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商。公司非常重视技术研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产一直坚持将销售额的5%用于产品研发。目前日产旗下拥有众多豪华车品牌,如infinity、cefiro、cedric等。车界有句话叫“日产有技术,丰田有销量”。这个说法已经明确定位了世界第四大汽车厂。1933,1933,由日本工业公司出资600万日元,东田铸造公司出资400万日元,成立了注册资本为10万日元的‘汽车制造股份公司’。两家公司的社长丹川善介(Yoshisuke Tankawa)是新公司的新社长。在1934年5月30日召开的第一次定期股东大会上,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同时,日本产业公司接管了户田朱宇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日产’正式成立。当时的日本和汽车工业是其他机构不愿意做的事业,就连三井、三菱、住友这样的大财阀也不愿意涉足其中。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承受每年2500万日元的亏损压力。为此,汤川义介准备连续五六年每年亏损2500万日元。当然,这种勇气离不开他的日本工业集团日产康采恩的大力支持。日本工业是久源矿业重组后,由田川义介于1928以5000万日元资本创立的控股公司。旗下拥有日本矿业、日立、东田铸造等企业。为了与美国汽车工业竞争,具有前瞻性的Yoshisuke Tankawa专注于日本第一家真正的汽车企业日产的建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产的发展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影响。1945年9月,美军司令部规定禁止生产汽车。直到1947年6月,才允许每年使用库存备件组装300辆微型车和50辆排量在1.5升以下的大型车。可以说1947是日产最关键的一年。当时由于通货膨胀和统管物资时期,公司的亏空和债务与日俱增。同时,由于金融机构融资体系进一步收紧,银行贷款也受到限制,使得日产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了突破危机,165438+10月6月,日产成立了危机突破运动总部,下设7个子集团。结果日产车辆从6月5438+10月的155增加到6月5438+065438+10月的230和2月65438+2月的430。初步扭转了公司经营的不利局面。1952年,日产开始与英国奥斯汀汽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开发了达特桑210。之后首次开启了日本汽车对北美的出口。一经推出,达特桑210就在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中夺得冠军,彰显了与国外名车一争高下的决心。当时对日本车的需求是出租车505%,政府机关和公务用车45%,私家车很少,和中国的情况很像。为了确定公司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日产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分析用户的需求。大星桑虽然是受客户欢迎的车型,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所以它的机动性、耐用性和整体风格都有了很大的提升。1957年制造了几辆原型车,强度、振动、噪音测试非常严格。日产在美国试水达特桑210,研发1.2升发动机,增加出口竞争力。经过大量的工作,蓝鸟310诞生了。1959蓝鸟1000和蓝鸟1200同时在全国上市,呈现持续旺销的局面。可以说,细致的市场分析,精良的技术开发,完善的推广手段,成就了蓝鸟的名气。随着经济自立体系的完善,日本于1952加入imf,1955加入gatt。在汽车行业领域,1961首次放开货车和客车。这期间汽车备受关注,日本政府决定在1964年底前放开汽车。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纷纷降价抢占市场,使得企业利润普遍下滑,重组汽车行业的呼声越来越大。1964年,日产已经在世界汽车行业排名13。为了进一步加强实力,4月20日,1966,日产与王子汽车工业合并。公司资本398亿日元,员工3万多人,月生产能力6万辆。并且在公司的经营项目中,增加了火箭和纺织机械。增加了gloria、skyline等4个系列轿车和9个系列商用车,使日产拥有65,438+00系列轿车和23个系列商用车。1955之后,日产逐渐将出口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柱。1958年,日产量不到3000台,但到1963年,产量已经达到45000台。到1966,公司在坚持扩大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出口方式的新思路;不是单纯的扩大出口,而是要着眼于提高竞争力,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合市场的经营策略。在市场开发方面,日产主要针对发达国家,50年代末进入美国市场,60年代初进入欧洲市场。1966年,日产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公开征集车名,引发了私人购车热潮。从848万信用报告中选出来的‘阳光’,终于成为一代名车。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产汽车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1971年,枥木工厂全面投产;1977年,九州工厂投产,成功研发出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78年,日产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取得突破,将hc和co降低至1/10,研发出‘双塞快速燃烧模式’等三大尾气净化系统,统称naps;1980和1984分别成立了位于美国和英国的日产制造公司。1981,日产技术中心建成。1983年,西班牙日产汽车伊比利亚公司开始生产日产途乐。与此同时,美国日产研发公司正式成立。80年代末,日产开始了它的获奖历程:pulsar、exa、langley和liberta villa获得了1986-87年度日本最佳汽车奖。西尔维亚获得了88-89年日本最佳汽车奖。东风日产达奇

90年代的日产,是10值得纪念的一年。1992,march成为第一款获得欧洲年度汽车大奖的日系车。这款车是日产制造公司生产的第二款英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同年,美国日产制造公司也开始在美国生产第三款本土生产的汽车‘altima’。1993年,西班牙日产moror iberica公司开始生产terrano ii这款全新的四驱车型,1994年在mistral投产,返销日本。截止到1996年底,日产海外公司的产量已经超过10万辆。1999是最难忘的一年,日产和雷诺的合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与此同时,各种传言不断。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日产先进的技术开发能力与雷诺在产品开发、造型设计、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日产将进一步拓展欧洲和南美市场,这将使集团公司的全球份额增至9.1%,其成本效益有望达到3900亿日元。

东风的历史

东风汽车公司成立于1969,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制造基地位于十堰、襄樊、武汉、广州、盐城等地,公司运营中心于2003年9月28日由十堰迁至武汉。主营业务包括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设备。到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636。8亿元,净资产273亿元,员工总数为11。两万人。进入新世纪,东风汽车公司着眼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按照“融合发展、合作竞争、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管理质量,经营规模跃上新台阶,迈上了融入国际合作的新台阶。全面合资重组后,东风的体制机制又发生了变化。东风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母子公司制框架,成为投资控股、经营控制的国际化汽车集团。东风汽车公司构建了完整的R&D体系,在R&D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对外合作,搭建了商用车和乘用车全方位的R&D平台和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产品规划和R&D流程。东风将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强化R&D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过全面合资重组,东风站在了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发展态势良好。东风将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内汽车市场不断壮大的历史性机遇,通过5年的奋斗,力争产销规模、经营效益和员工收入翻三番,年产量提高到654.38+0.7万辆,销售额提高到2000亿元以上,综合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0%,把东风建设成为自主、开放、可持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东风日产的诞生

2002年9月19日,东风与日产正式签署长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天,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宣告成立。这一天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道路。

日产总裁戈恩首次访问该公司。

2002年2月22日,被业界称为管理奇才和成本杀手的日本日产社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第一次来到东风公司总部十堰。戈恩此行旨在为双方即将展开的全面合作做前期考察。1999年从雷诺就任日产总裁的戈恩,仅用三年时间就成功实施了日产的复兴计划,使日产跻身全球十大汽车公司之列。在接下来的“180计划”中,中国市场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寻求一个有实力的中国汽车公司进行全方位合作是日产的一个关键战略目标。东风公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外资改造十堰、襄樊等老基地,以国外企业成功的商业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相同的经历,共同的兴趣和需求,加上风神的成功运营,为东风和日产的全面合资铺平了道路。在两天的行程中,戈恩马不停蹄地参观了东风公司的技术中心、总装厂、柴油机厂、汽车试验场等地,对东风公司有了直观而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