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发髻是什么样的?

这个包子是唐代的双环王献包子。

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就关注发髻的变化。考古学家对商周秦汉时期女性的发式进行了分类,而唐代的发式既继承了前朝的遗风,又加入了外来的特色,发挥了创造性。一本关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的书上说,唐代妇女非常重视头部的化妆,发型和发髻样式变化多样,颜色各异。头上戴簪、珠、玉石、花,既继承了前代遗风,又有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的包子有很多名字,比如天妃包记、双香王献、头夹记。我们可以从古墓中的陶俑、绘画和书法中窥见当代服饰。

发型

脱下帽子

当时妇女戴帽子是为了美观和遮脸,唐代称之为笠笠。这种头饰起源于西北彝族。因为北方的沙尘暴,西北彝族习惯骑马,所以他们用面大衣或帘子盖住马,以避免受到沙尘暴的袭击。在中国古代,女人出门都要遮脸。以前有变脸装,后来有了头巾和盖头,意思差不多。帘帽也是妇女用来遮脸,抵御风沙的装饰布。它的面料是半透明的薄纱和丝绸,外人看不到,但可以稍微看到其他的东西。大多用藤席或毯子做帽子的骨架,表面糊上棉花,有的刷上桐油防雨,再在帽檐上用肥皂纱布装饰。用薄而透明的罗制作而成,可以当帽裙,遮住全身。

双王欢纪弦

化妆面包

唐代女子发髻是前朝的继承和创新。比如双环仙髻,是继承秦汉遗风的仙方士。许多古墓,如唐开元十一年安海陵中新鲜的女俑,或唐代的绘画,如《花夫人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等,都保留了大量唐代妇女发型的图像。唐代女性发型直接影响了五代至北宋时期,以争尚高为特征。当时的女性用自己和别人剪下来的头发添加到头发上,或者造成各种假发佩戴。这些发型大多是贵族女性的专利,普通人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这样打扮。

天妃包记

除了将头发扎成发髻、发夹、发簪等。也是唐朝常见的发型。晚唐,高髻配银簪,齿梳。据入蜀录,蜀中少女皆梳同心髻,高二尺,六银簪,再大象牙梳如手大。其他如夫妻散步、梳头等也可见于晚唐敦煌五代第9窟、第10窟、第98窟壁画。

发饰

唐代发饰可分为簪、簪、走簪、梳、宝簪等。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妇女头上戴发梳已很流行,唐代更盛。我们可以从古墓中的遗物观察到当时妇女的穿着。

湖南长沙纸园出土唐代铜梳,据遗存复原。

江苏扬州三元路唐代窖藏出土的雕花金梳,高12.5厘米,宽14.5厘米,重65克。它保存在扬州博物馆。

河南单县出土唐代骨梳

后三幅是唐代墓葬遗留下来的梳子,材质很多,有兽骨、铜、银等金属。从图片中的图案可以看出,雕刻精美,在1400多年前的技术上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而且图片中的几何图案也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外商旅络绎不绝。从唐代贵族妇女常用的生活用品可以知道,当时流行的图案来源于波斯、尸毒等国。所以唐朝的皇帝叫天可汗(* * *)仍然和外来文化融合形成新的局面。

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出土的银簪

簪作为簪的一种,在隋朝时被做成双形,一长一短,以便于插在发髻里。中晚唐以后,簪变得简单了,也专门用于装饰。考古人员还在江苏、Xi安、陕西、浙江长兴等地的古墓中发现了不同类型的簪,如西郊家辉村唐二年墓出土的双凤金银簪,长37厘米,双凤头。上图为江苏邗江蔡庄出土,采用成型、雕刻、切割等工艺制作而成。每种发簪都是一式两份,图案相同但方向相反,分左右。

安徽合肥出土的四只南唐蝴蝶

金镶玉循序渐进?1956 165438+10月安徽省合肥市阮南唐墓出土金镶玉走簪,高19 cm,宽9 cm,安徽省博物馆藏。

四只蝴蝶和银阶?1956 165438+10月,安徽省合肥市阮南唐墓出土,四蝶银步簪高19 cm,宽9 cm,安徽省博物馆藏。

以上三张图属于走簪,是簪的一种。最早见于五代十国。陕西Xi安蜀东墓唐代遗留下来的壁画和陕西乾县李仲润墓的石刻中,都可以见到带走簪的人物。《杨贵妃传》中也有对布瑶的描述。书中说,当时唐玄宗命人从丽水取上等镇库,剪成布药,亲自戴在杨贵妃的太阳穴上,而“她发之云,颊之瓣,动之时冠之金涟”是对当时杨贵妃的描述。可以看出,这种发饰的流行蔓延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皇宫里的贵族和达官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