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溶解度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到700。

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3,分子量17.031,密度0.771g/L,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这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氨水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在水中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呈弱碱性。在常温下加压,可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 MPa,即112.2个大气压),沸点为-33.5℃,也容易凝固成熔点为-77.75℃的雪状固体,溶于。

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可以被氧化成一氧化氮。氨气通常用于制造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氨气可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可灼伤皮肤、眼睛和呼吸器官的粘膜。如果人们吸入过量,会导致肺部肿胀,甚至死亡?。

氨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氨研究简史

氨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年底。当时,法国化学家勒·查特莱是第一个研究在高压下由氢和氮直接合成氨的科学家。然而,实验中使用的氢气和氮气混合物与空气混合,导致爆炸。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一种新的合成氨方法,即哈伯法。该方法利用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这一发现对氨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英国的克鲁克斯提出,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氮肥(铵盐或硝酸盐化合物),从而促进粮食的高产。

到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关注氨作为富含氢气的无碳燃料的应用价值。氨气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储运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氨的研究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基础理论研究到现在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