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集权有弊端的原因)

材料A:很多中学历史参考书把君主制和集权制混为一谈,让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搞不清谁对谁错。在这里,作者区分了这两个概念。

君主专制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掌握在君主手中,是一种非民主的政治制度,而中央集权是指地方政府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尤其是财政、政治和军事权力。君主专制包括中央集权制,但不一定要中央集权,也可以实行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不代表君主专制,也不一定是君主专制。例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大多采用集权制。一般情况下,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尤其是封建社会;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是君主专制的国家,特别是在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逐渐演变成其他政体,比如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君主的权力不断扩大和加强,国家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大。比如秦朝的三官九臣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宋朝的三司三使制度,元朝的中书制度,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兵部设置等等。,都是君主专制的有效政治统治模式。它解决了君主专制权力与大臣民主集权的矛盾,也解决了君主与大臣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意志凌驾于民主之上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君主专制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它必然会被民主政治所取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出现,很快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集权解决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其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加强使地方权力逐渐缩小,有利于国家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中央集权上,从秦朝的郡县制到汉代的刺杀制,再到宋代的三司三使制,地方权力基本被削弱;到了元朝和明清的行省制度,中央集权最终定型。虽然中间有一些政权试图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但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建立、发展和加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稳定,但更容易导致君主的专制行为,以至于国家的成败取决于君主的个人素质。与此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朝中官员和王公之间的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民主则是以公意代替个人意志,公权通过宪法限制君主个人意志对国家的不利影响,从而尽可能避免频繁的政变和屠杀。中央集权虽然容易形成集权,但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虽然实行不同的政体,比如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 *制和...但大多以集权制为主要管理体制。

辩论中你一定要分清两者,不要被别人抓住把柄。

材料b: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设置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统治,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但是,这里的旧制度的“废除”和新制度的“替代”不可能一步到位,还会反复发生。因此,从秦朝到汉唐再到宋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存在着长期而激烈的较量和斗争。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措施

汉初郡县制和封建制并存。诸侯王国名义上受朝廷控制,实际上是独立的,专制皇权无法在王国所属的郡县实行。汉初的王国问题成为西汉最严重的政治问题。汉高祖封的王虽然曾经起到过护卫皇族的作用,但诸侯国具有割据的性质,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们往往发展成为对抗朝廷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建议控制这种权力。文帝称帝时,贾谊写了《治安策》,提出要把一个大诸侯国变成几个小诸侯国,以削弱其面积和实力。景帝,晁错,古代朝廷谋士,去“伐封建策”,提议割掉诸侯王的封地。景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始削减诸侯,这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三年,景帝下令割掉吴王刘濞的部分封地,刘濞联合其他六国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景帝先杀了晁错,再出兵平叛。七国之乱是分裂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叛乱发生后,朝廷将叛乱称为魏昱,免除诸王行政权,极大地缓解了诸侯王势力强大、难以控制的局面,为后来汉武帝进一步解决封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后,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打击地方势力。

自西汉以来,宰相都是由英雄和列侯担任,他们权力很大。他们不仅可以参与重要法令的制定,协助皇帝掌管国家政务,还可以监督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直接影响皇帝的中央集权。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限制相对权力,亲自干预政务,下令九重直接称呼他,不经过宰相。除此之外,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充当他的高级侍从和助手,为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些侍从包括大臣、中侍、常侍,组成了“中朝”,所以在朝官中有中朝之分。中国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央政府的实际决策机构,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以宰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成为“外朝”,其实际职能逐渐退到执行政务的位置。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郡国的监督,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区,称为十三州司,每个州司设一个刺史。秘书处没有固定的位置。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各县各乡,检查官吏管理,奖惩官吏,审判不义之狱。秘书处从重隶属,派出时代表中央政府,但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秘书处的设立起到了加强集权的作用。

汉武帝在位期间,诸侯虽不如以前强大难控制,但一些王国仍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于是,汉武帝采纳了朱的建议,颁布了“恩宠令”,后来获得了国王的称号,王国问题才得以解决。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中朝”势力越来越重,逐渐为外戚和宦官们提供了听闻政事的空间和环境。中国和朝鲜的官员地位越来越高,职务多由宦官和外戚引用。所以自霍光辅政以来,至于东汉,最终造成了外戚宦官专政的局面。无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中朝专事国事的官员。到东汉,刺史逐渐演变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系统,形成了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割据势力。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从中唐到五代十国大分裂,持续200多年,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是当时不可回避的政治问题。唐朝在兵力部署上有一个失误,就是军政重心在外围。方镇地方势力发展迅速。安史之乱的发生,基本上是救镇之兵发展的结果。安史之乱后,藩镇依靠军事力量割据一方。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只好采取隐忍绥靖政策。但朝廷越是宽容,市镇就越是霸气,权力不断扩大,地方的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完全被他们操纵。虽然后来有些皇帝想削藩,但也无能为力。近三百年,唐朝统一政权,在藩镇割据中被吞噬,分为五代十国。在五代十国中,后周世宗是最成功的。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结束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然而,宋太祖经常陷入失眠的思考,思考如何避免从唐朝撤退,如何避免再次成为短命的王朝。这一夜无眠的思考,促成了宋太祖与赵普等大臣的历史性对话,上演了“一杯酒解甲归田”的历史喜剧,出台了一套宋太祖中央强地方弱的方案。

961年,宋太祖以“一杯酒解兵”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等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的权力。同时规定帝国军不再设置最高指挥部,废除殿前检查。帝国军将归三亚指挥,但无权出兵。出兵权在枢密院,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打仗时,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枢密院出兵出征。作战时,将领没有独立的权力,必须严格按照原定计划行事,不得应对变化,并受到皇帝派出的监督军的制约。在兵力部署上,采取了“守内空,守外空”的原则。帝国军有一半驻扎在首都及其附近,其余驻扎在各地。同时还实行了驻军法。帝国军的驻防地点每隔几年就换一次,但将领并没有相应的变化,使军队“帅帅”起来,防止将领私有制。从此结束了军人的霸气局面。

宋太祖通过分权削弱了首相的实权,并逐渐提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权力。在地方一级,规定州和县长不能担任一个以上的州县职务,州县的军事、财政和司法权也归法院所有。还规定州县知事由文官担任,在知事之外还设置了法官,这样就互相逼问了。这样地方长官权力分散,任期短,力量减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到了宋朝,地方财权也收回到中央,全国分成15路,设置转运,把各郡财权收回到中央。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威胁中央的现象,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没有像汉朝的“七国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那样的内乱。然而,这些措施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弊端和负面影响。权力过度集中,国家只有皇帝有权,其他人无权。如果出了事,大家都可以不负责任,政治上也会萎靡不振。官僚机构臃肿,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从中央到地方都增加了很多新的机构,机构重叠,导致政府办事机构多,效率低。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金融危机很严重。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巨额的俸禄俸禄成为北宋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整个北宋,是“贫弱”和“富而不强”的一代。

(三)整理总结: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斗争,在汉唐宋时期经历了几千年。但除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集权政治体制还突出体现在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中央权力体系的调整和完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