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景点和产品?

延平特产百合

世界上大约有100种百合,其中超过43种原产于中国。百合是世界名花,延平区是中国多种百合的起源地。1983在茫荡山景区开设了天然百合栽培基地,栽培百合4万余株,品种26个,有紫、绿、粉、绛、奶黄、橙黄、乳白色等。

夏阳桂花糕

糕点的制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驰名中外。它是用天然桂花汁去渣,在地窖中存放3年后取出,制成肉桂、木香、麝香、丁香、沉香、香附、佩兰等中药香料。,并精制成“桂花酱”,再拌入糯米粉经油炸、研磨、蒸熟、过筛,再加入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盐水。

鼠菊

清明节前后,人们常到田间采集菊花(菊花的一种),除去根部和粗茎,留下嫩茎、嫩叶和黄色的花朵,洗净,放入沸水中煮熟,与蒸熟的大米和糯米捣碎混合,捣碎,压成有图案的圆形或方形,冷却,稍微晾干,然后用于加工和食用。鼠菊?略带草绿色,有菊花香味,清香适口,是清凉解毒的食品,是春夏之交民间手工加工的点。因时令鲜草,老百姓称之为“时令贵”。

香蕈

香菇又名香蕈、香菇,是食用菌中的瑰宝,其人工栽培历史已有1000多年。鲁的《春秋》和《本草纲目》都谈到了蘑菇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始于诏书,盛于宋代。岩茶生长在武夷山风景区特殊的土壤、水分、光照、雾盖的自然环境中,因而色、香、味各异,自古以来以武夷珍品闻名海内外。范仲淹有诗赞曰:“溪名天下,武夷神仙自古有录。”

孙敏

福建笋和笋干是武夷山的重要产品,即驰名中外的福建笋。福建竹笋脆、嫩、甜,被誉为“闽山八宝”。

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自然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天然气、石油、水晶、南洋玉、和田玉、铁矿石、中草药;黄鹤楼、鹳雀楼、故宫、天坛、应县木塔、秦始皇陵、Xi安古城墙、山西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太原晋祠、黄河铁牛、尧庙、黄帝陵、永和宫、颐和园、四川九寨沟、黄龙、峨眉山、泰山、黄山、华山、嵩山、恒地山等旅游资源丰富。粮食作物资源: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等。

牦牛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资源。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牧草资源进行畜牧业生产,是高寒牧区重要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发展牦牛对提高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藏自治区牦牛数量最多,约450万头,其次是青海省,约360万头,四川省排名第三。

牦牛在青藏高原被称为万能牲畜。牦牛肉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达21%-22%,脂肪含量为2%-3%,乳干物质含量约为18%。它的毛绒仅次于羊绒。牦牛绒毛纺织性能好,牛皮质感好。牦牛制作的系列食品是地道的“绿色食品”。藏牦牛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品种及其在藏族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肉、奶、皮、毛多用途的发展方向,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

2.开士米山羊

绒山羊在西藏饲养历史悠久,以其优良的羊绒品质享誉世界。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西藏大部分地区的羊绒质量在平均细度、平均长度、弹性、光泽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绒山羊主要分布在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西部。日土山羊是西藏绒山羊的典型代表,每公斤可产绒0.4-0.8公斤,平均体长4.5-6.0厘米,细度在14微米以下。在绒山羊的主要分布区,牧民80%的现金收入来自绒山羊,40%-50%的县级财政收入来自绒山羊。绒山羊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毛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羊绒和无羊绒羊毛出口国。每年生产的原毛70%-80%用于加工出口。羊绒和无绒的出口量占世界羊绒和无绒贸易量的50%以上,在我国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中国出口羊绒原料4370吨,羊绒衫1437万件,羊绒衫国内销售额上升到10万件。羊绒制品的销售增长迅速。2005年,国内羊绒市场总体平稳。虽然从成交到价格都有小波动,但没有出现抢购的情况,价格也没有大起大落,基本运行平稳。6月65438+10月后基本稳定在68万元/吨-75万元/吨之间,后期羊绒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西藏白羊绒是最有竞争力的产品。经过多年的饲养,羊绒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场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藏白绒山羊最大的优势在于羊绒品质高,发展潜力在于形成规模和提高产量。目前,规模形成的最大制约因素在于草原生态。

3.藏羊

藏羊是绵羊中重要的品种资源。藏羊具有弹性高、张力强、光泽度高的特点,是纺织地毯的上等原料。2004年,全区共有羊11510000只,主要分布在那曲和日喀则地区,羊的数量在300万只以上。羊是西藏边贸的重要品种,2001年向尼泊尔出口活羊约20万只。2001西部边陲仲巴县,途经县内5个边贸市场和普兰口岸。出口活畜数量占全县牲畜屠宰总量的41.5%,活畜出口收入达2000多万元。

绵羊毛、地毯、席子和羊毛旅游工艺品一直是西藏自治区销往国际市场的重要商品。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西藏地毯和羊毛工艺品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该地区对羊毛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藏绵羊毛和藏羊肉的优良品质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青稞

青稞是西藏分布最广的农作物,产量最大,品种和品种丰富,其栽培生长上限可达海拔4200米。2004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110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51.9%,青稞产量61.23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3.78%。主要分布在日喀则、拉萨、山南、昌都地区的一河两河,年产青稞万吨以上的县有24个。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农牧民的主要食物,其功能和营养价值备受科技界关注。近年来,青稞的保健功能已经得到国内外的认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营养、方便、健康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青稞食品因其营养丰富,保健功能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青稞除了作为青藏高原的口粮外,其加工产品有:青稞麦片、青稞酒、青稞粑粑等。西藏青稞的加工产品在营养和安全性方面可以作为有机食品进入保健食品市场。随着青稞加工产品如谷物、粑粑、青稞啤酒、青稞白酒、青稞大米、青稞系列保健品的开发,青稞的市场潜力极其广阔。

5.蔬菜

西藏的蔬菜长期以来主要由内地供应,近年来发展很快。2004年西藏蔬菜种植面积15.15公斤,蔬菜总产量30吨,人均蔬菜消费量114公斤。栽培品种已达12类,20多个科,60多个品种。但是,目前全区蔬菜生产仍不能满足消费市场对品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根据自治区首府拉萨的市场调查,当地蔬菜约占60%-70%的市场份额,其余依靠区外市场。蔬菜生产旺季(5-9月)市场自给率约80%-90%,淡季(9-次年4月)市场缺口约50%,蔬菜贵。据统计,目前每年从内地调入拉萨的蔬菜超过200万公斤,从拉萨调入区内其他城市的蔬菜达750万公斤;昌都地区冬春和夏秋蔬菜自给率分别只有30%和70%,山南地区冬春蔬菜60%-70%靠外地进口,那曲和阿里地区蔬菜量更大。由于当地蔬菜产量低、数量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对品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蔬菜供需长期失衡,造成西藏蔬菜市场价格偏高,同品种蔬菜比内地市场高出2-5倍。提高全区蔬菜自给率,蔬菜生产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新的优良蔬菜品种。

6.强奸

油菜是西藏的主要经济作物,从海拔几百米的墨脱到海拔4600多米的江孜都有种植。西藏种植的春油菜主要是白菜。西藏油菜具有耐寒、耐早、耐瘠薄、高含油量、高芥酸的特点;油菜籽粒大,产量高,千粒重4.5-6.7克,比内陆平原地区重一倍左右,含油率一般在45%以上。1999全区油菜籽出口创汇4.5万美元。常年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5-8%,2004年占10%,达到24.32千公顷,总产量约5.39吨。日喀则、拉萨、山南是油菜集中产区,占播种面积的80%,总产量的90%。

入世以来,特别是2004年和2005年,中国的石油生产和石油开采业受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冲击,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主要是集中的冬油菜产区。目前国际市场植物油供大于求,库存过多导致菜籽、菜油、菜饼价格大幅下跌。而且由于外盘食用油市场频繁下跌带来的压力,以及全球食用油市场的低迷,油菜籽加工企业都是满油。。2004年以来,由于棕榈油和大豆进口严重过剩,国内大豆压榨能力严重过剩,加上畜牧行业牲畜疫情的介入和其他行业的冲击,2005年国内菜籽粕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国内油菜籽加工行业普遍遭遇寒流,大部分中小型油脂企业将面临转产和资产重组的局面。

菜籽油主要由西藏城乡居民消费。目前油菜籽供不应求,全区每年植物油缺口在2000吨以上。虽然近年来西藏油菜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但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西藏油菜属于春油菜区;品种含油量高(45%以上),单位面积产量高,气候条件适宜,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7.松茸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品种,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波密、林芝、米林、墨脱、察隅、昌都、聂拉木、错那等林区。松茸嫩脆,有特殊的香味,味道鲜美。被誉为“蘑菇之王”,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一直是日本人餐桌上的头等美食。西藏每年采集松茸约500吨,其中林芝地区约300吨,昌都地区约200吨。松茸采集是昌都市波密、工布江达、林芝、米林、察隅、芒康等县林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从1997到2001五年间,波密县为农民创收3499万元。由于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西藏的松茸是最干净的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主要出口日本,价格昂贵。

西藏适宜松茸近缘种生长的森林资源丰富,松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已成为一种低能量、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近年来,在掠夺性采伐的条件下,松茸生长的林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菌塘遭到破坏,未成熟的松茸幼体提早,松茸产量下降,并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近年来,松茸传统消费大国日本的松茸市场疲软,价格逐年下降。到了2005年8月,日本市场的松茸价格降到了历史最低,每公斤松茸只有1000到4000日元(折合人民币70到280元)。2004年,松茸价格可达3000至5000日元/公斤。日本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日本近几年经济状况比较差;二是近年来,美国、加拿大、韩国、朝鲜等国的松茸陆续进入日本市场。过去日本的松茸价格由来自中国的松茸主导。同时,国产松茸质量不高,优等品率低。据介绍,云南出口的精品率一般只有5%左右。所以国内松茸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很低,只有韩国的43.68%,甚至比朝鲜还低。西藏的松茸市场情况和全国一样,西藏生产的松茸主要通过云南出口。

8.干果

核桃和花椒是西藏的主要干果产品。少数地区还可以种植油桐、大枣、枸杞等其他经济林。与水果相比,干果适应性广,对栽培管理要求低,易于储存和运输,在西藏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西藏的干果近年来发展很快。2004年,核桃从1990的98吨增加到2044吨,辣椒从1吨增加到49吨。主产区为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山南、昌都。近年来,国内对核桃的需求不断上升,供不应求,产区收购价居高不下。西藏花椒生产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但管理粗放,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近年来,引进了四川汉源花椒等优良品种。由于核桃和花椒的生产经营比较粗放,产品易于储运,有一定的国内外市场,西藏优质无公害的核桃和花椒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

9.水果

西藏东南部和东部海拔2200-3200m的河谷地区,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等多种温带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高产优质。一般水果都具有个头大、着色好、含糖量高的特点。西藏的果树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种植的,老品种比例很大。由于生产管理粗放,果树老化退化严重等因素,果树普遍表现为结果能力弱,病虫害严重,果实品质差,产量下降,缺乏市场竞争力,10年来果实产量明显下降。整个地区的水果生产和消费仍处于全国最低水平。2004年水果总产量8433吨,人均水果占有量仅为3.2公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费特别是水果制品的消费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区域内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区域内水果生产的品种和规模都很有限,只能起到平衡市场的作用。

10,茶

墨脱、察隅等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优于全国同纬度、同高度的东部产茶区,是西藏发展茶树的最佳地区。这里不仅可以种植抗寒性弱的叶茶,还可以种植抗寒性弱的云南大叶茶。墨脱南部和察隅伊茶山一年四季云雾耀眼,日照少,漫射光多,雨量多,空气湿润,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据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本地茶叶的茶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7.4%和34.4%,明显高于内地同类绿茶产品。2004年,西藏茶叶总产量为1吨。总的来说,西藏产茶时间不长,规模小,技术力量不足,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11,藏医药

西藏优越的地理和寒冷缺氧的环境提供了纯净的生长条件,藏药资源丰富。现有资料表明,全区有藏药植物191科,964属,2584种。动物药分属于57科,116属,175种;矿物药有近200种。藏药的配方、炮制、制药工艺独具特色。藏医在现代许多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的治疗上颇具特色,对高原病等疑难病也有独特疗效。藏医文献经典著作中记载的藏医方子有数万种,加上偏方、秘方、验方。目前开发成藏药的只有300多个品种,市场上开发的只有100多个品种,还有大量具有开发价值的精品药物有待挖掘。藏医药有着特殊的魅力,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全区现有藏药生产企业20家,生产品种400多个,其中具有生产批准文号的传统藏药78个,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藏药14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藏药24个,列入国家标准的藏药药材和藏药216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藏药商标20多个。国家批准的非处方药有16种(甲类15种,乙类1种),整个藏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01年底,已有3家藏药企业通过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创立了甘露、郑起、诺迪康等藏药品牌。藏药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一些藏药企业在拉萨、林芝、米林、当雄等地建立了药材种植基地。

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和人们人生观、消费观、医疗观的改变,天然药物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发传统药物,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藏医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为藏医药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机遇。中国入世要求中药关税最终降为零,这为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藏药作为我国特有的优势产品,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12,虫草

西藏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尤其是藏东北的冬虫夏草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广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产量90%以上出口。西藏每年采集冬虫夏草约3万公斤,那个地区和昌都地区是主产区。虫草采集是那曲、巴青、索县、嘉黎、昌都等地区农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目前无法人工培育冬虫夏草,天然冬虫夏草受自然条件限制,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西藏虫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市场前景广阔。西藏冬虫夏草生长环境优越,具备大面积种植冬虫夏草的生态环境资源。通过采取人工繁殖、半人工栽培等技术措施,提高冬虫夏草的年采集量。但冬虫夏草原产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采集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

近年来,随着保健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冬虫夏草的功效被不断夸大,甚至到了无所不能、无药可救的地步。尤其是冬虫夏草,号称“滋阴壮阳”的佳品,在市场上被抢购一空。然而,我国冬虫夏草产量逐年减少,人工无法培育冬虫夏草,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从2002年的每公斤2万元左右飙升至目前的每公斤4万元以上。尤其是2003年以后,受非典疫情影响,人们开始提高免疫力,热衷于使用冬虫夏草,导致冬虫夏草价格涨幅达到50%。

13,冷水鱼

众多的河流和分散的湖泊是西藏自然景观的显著特征。高海拔河流湖泊的鱼类资源多为冷水鱼。据1995调查,西藏共有鱼类71种和亚种,主要由高山泥鳅和裂腹鱼亚科的鹅耳枥组成,有20余种,数量大,分布广,具有重要的渔业经济价值。西藏渔业发展水平低,水产品远不能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每年需要从外省市进口水产品1000多吨,为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由于天然冷水鱼生长发育缓慢,在保护野生冷水鱼资源的同时,发展人工养殖的具有西藏特色的冷水鱼,如亚东三文鱼、黑斑鱼等,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4,卤虫

卤虫是一种嗜盐的小型甲壳类动物,生活在高盐度的水中。卤虫卵是鱼、虾、蟹等幼体的良好饵料。按照我国现有的卤虫卵质量失业标准,西藏加工的卤虫卵可以达到二级。西藏是中国盐湖较多的省份之一,有大小盐湖221个,总面积6025平方公里。现已确认卤虫资源分布在阿里、那曲、日喀则8个县的20多个盐湖中,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有9个。专家推测西藏卤虫卵500-600吨。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一段时间以来,西藏卤虫卵被无序开采和掠夺。在不了解卤虫资源数量和繁殖规律的情况下,过度捕捞造成了卤虫资源和盐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卤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卤虫卵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目前正在整改中。

15,藏猪藏鸡

藏鸡和藏猪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纯天然的色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藏猪肉价格比普通猪肉高30%-40%,藏鸡比其他鸡高1倍,价格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西藏藏猪约4万头,林芝是藏猪数量较多的地区,654.38+10万头以上。西藏现有藏鸡30多万只,占鸡总数的50%以上。与1981相比,藏鸡数量减少了20万只。由于藏猪和藏鸡的养殖规模小而分散,没有确定的核心群体进行育种,没有完整的育种研究,没有纯育种的扩大和相关的生产措施,产量日益萎缩。目前,纯藏猪和藏鸡在全区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都在减少,藏猪有灭绝的危险。据初步调查,目前仅工布江达县、米林县、波密县部分乡镇仍有纯藏猪。藏鸡有一些缺点,比如产蛋量低,生长慢。不易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差,饲养量下降。发展藏猪和藏鸡的重点在于纯种繁殖和扩大种群,从而增加种群。